胡蘿卜味甘、性平,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行氣化滯、明目等功效,即對有些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一般人都知道胡蘿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但有的人不知其效用,胡蘿卜素經(jīng)過吸收,在小腸粘膜內(nèi)及肝臟經(jīng)過酶的作用,近一半會變成維生素A,可補肝明目,對夜盲癥有療效;維生素A也是骨骼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必需物質(zhì),嬰幼兒食用胡蘿卜無疑對身體發(fā)育有益。胡蘿卜中含有大量食物纖維,在腸道中體積容易膨脹,可加強腸道的蠕動,改善胃腸功能,緩解和改善便秘情況。胡蘿卜中的木質(zhì)素和豐富的葉酸,都能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力。
專家建議,每人每天應均衡攝入10毫克的天然胡蘿卜素,而吃胡蘿卜無疑是獲取胡蘿卜素的主要來源。所以,歸納起來可以這么說,吃胡蘿卜比不吃好,熟吃要比生吃好。由于胡蘿卜素屬于脂溶性物質(zhì),生吃胡蘿卜,人體只能吸收其中微量的胡蘿卜素,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如果經(jīng)過油炒,或者吃蔬菜沙拉,α-胡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的吸收就大大增加。這里有一種常用吃法挺不錯,即將胡蘿卜切成塊,與豬肉或牛、羊肉燉后食用,可減輕肉的腥味又提高了肉湯的營養(yǎng),特適合老人、小孩。
需要提醒的是,胡蘿卜忌與酸味食品如醋等共食,否則,會使胡蘿卜中的維生素A原遭到破壞。還有一種說法也有道理,就是白蘿卜和胡蘿卜不宜一起食用。有人喜歡把胡蘿卜和白蘿卜切絲或切片后一起炒,或在一起拌涼菜或燉食,這是不科學的。因為白蘿卜中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而胡蘿卜中則含有一種對抗維生素C的分解酶,可破壞白蘿卜中的維C,使白蘿卜的營養(yǎng)價值大打折扣。
(來源:中新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