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部獲得性色素沉著性皮膚病,多發(fā)于中青年女性,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因其嚴重影響容貌,病因復雜又久治不愈,故成為愛美女性的心理負擔。2011年2~l0月,筆者科室應用復方木尼孜其顆粒(新疆維吾爾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準文號:Z65020166)治療女性黃褐斑患者80例,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80例女性黃褐斑患者均來自本科門診自愿受試者,參照文獻黃褐斑的診斷標準[1]。用單盲法將患者隨機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年齡 20~44歲,平均(28.70±6.22)歲,病程 12~155個月,平均30.2個月;對照組40例,年齡2l~45歲,平均(28.68±6.84)歲,病程10~144個月,平均30.48個月。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病程及治療前皮損嚴重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入選患者均否認有長期服用避孕藥、維A酸類藥物史;入組前、后檢查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正常者方能入組。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口服復方木尼孜其顆粒,6g/次,每日3次;對照組口服維生素E膠囊100mg,每天2次,維生素C片0.2g,每日3次。30天為1個療程,每月隨訪1次,連續(xù)服用3個療程。同時均外用自制的維生素E乳膏,每日早晚各1次。
1.3 療效判定標準:根據(jù)患者色斑面積、顏色變淡情況進行評分[1]。痊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90%,顏色基本消失;顯效:89%>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60%,顏色明顯變淡;好轉:59%>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淡;無效:肉眼視色斑面積消退<30%,顏色變化不明顯。顯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完成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痊愈例數(shù)+顯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完成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療效:治療組40例,失訪3例,37例完成治療,痊愈9例,顯效14例,好轉8例,無效6例,顯效率62.16%,總有效率83.78%;對照組40例,失訪4例,36例完成治療,痊愈6例,顯效7例,好轉12例,無效11例,顯效率36.11%,總有效率69.44%。兩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5.12、4.33,P<0.05)。
2.2不良反應:用藥治療期間,治療組僅2例訴治療第1個月月經量增多,顏色發(fā)暗,此后2個月均正常。兩組均未出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治療結束后復查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均正常。
3 討論
黃褐斑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與內分泌失調、遺傳因素、氧自由基、紫外線照射、血清銅含量、甲乙型肝炎、酪氨酸功能障礙、化妝品、光毒性藥物、抗癲癇藥及情緒波動等因素有關,治療上尚無特效療法,主要通過調節(jié)內分泌、抗氧化、抑制酪氨酸活性、促進酪氨酸降解、抑制黑素細胞受體活性、阻礙黑素體的成熟和轉化過程、避免可能誘發(fā)和加重色斑的因素等環(huán)節(jié)[2]。
維吾爾醫(yī)學認為,黃褐斑是由體液中的血液質異常變化,粘液質和黑膽質偏盛,造成血液質流動性變差、顏色變深而積郁于皮膚表面。由于血液質易上行,故黃褐斑多發(fā)生于顏面部。對于體液失調的治療原則為:先成熟致病體液,再排除致病體液[3]。復方木尼孜其顆粒主要由洋甘菊、駱駝篷子、菊苣根、香青蘭子等多種維吾爾藥材組成,為體液成熟劑,用于調節(jié)異常體液及體質。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具有預防和減少色素沉著[3]、調節(jié)精神郁悶、健胃及抗菌等作用。維吾爾醫(yī)藥用復方木尼孜其顆粒治療黃褐斑有多年的經驗,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復方木尼孜其顆粒治療黃褐斑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口服維生素類藥物的效果,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yè)委員會色素組.黃褐斑的臨床的診斷和療效判定標準 (2003年修訂稿)[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37(7):440.
[2]施偉偉,許惠娟,賈虹.黃褐斑的研究進展[J].中國麻風皮膚病學雜志,2010,26(1):46-48.
[3]吐爾孫 ·烏甫爾,艾爾肯·米吉提.維吾爾藥復方木尼孜其顆粒治療黃褐斑的臨床報告[J].新疆中醫(yī)藥,2009,27(1):41-42.
[收稿日期]2012-01-05 [修回日期]2012-02-14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