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原因導致的毛發缺失臨床多見,其中頭發、眉毛、睫毛等頭面部的毛發缺失對患者的心理壓力最大,他們迫切要求恢復毛發的美觀、自然形態。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毛發移植技術也向設備更專業、方法更精細的方向發展。Limmer首次將顯微外科技術應用于毛發移植中,仔細分離毛胚保護毛囊結構,大大提高了移植成活[1]。顯微外科技術在毛發移植中的應用,為多種病因導致的頭面部毛發缺失進行顯微自體毛發單位移植提供了更好的保證。我科于2004 年5月~2011年10月應用顯微外科設備輔助進行移植毛胚解剖,為42 例患者60個頭面部毛發缺損受區進行了自體毛發移植,取得滿意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共42例患者,60個頭面部毛發缺損受區,其中禿發患者18 例,18個缺損受區,眉毛缺失患者14 例28 個缺失受區,睫毛缺失患者4 例8 個缺損受區,胡須缺失患者6 例6個缺損受區。患者年齡13~56歲,平均(33±1)歲。42例患者,60個毛發種植區中,有24例(42個種植區)一期完成手術治療,18例(18個種植區)進行了二期治療。各毛發移植區,毛發移植密度為16個/cm2,植發面積3~10cm2,平均(6±1)cm2。6~12個月的遠期隨訪結果表明,移植毛發形態自然、生長良好,成活率90%~95%。患者術后滿意率100%,其中非常滿意80%[2]。
2 手術方法
遵循美學原則和患者要求設計睫毛、眉及發際線。毛發供區的確定是按照受區毛發的需求量及生長特點來選擇。手術在局部腫脹麻醉下在耳后或頭枕部的毛發優勢區內。切取帶發頭皮條,放入冰鹽水混合物中備用,毛胚制作的整個操作過程要始終保持在冰鹽水混合物中進行。將取下的頭皮放置在壓舌木板上,在8~10倍手術顯微鏡配合下加工成所需毛胚。將切取的毛胚按所包含毛發的數量多少分成單株或小株毛胚,浸放在冰鹽水紗布上。用筆式毛發移植器將毛胚按術前設計植入受區,種植孔間距約2mm,種植方向與毛發的自然生長方向一致,在此過程中須防止因頭皮過密植入困難而出現“跳胚”現象。
3 護理對策
3.1 術前護理
3.1.1心理護理:毛發缺損不僅影響美觀,患者通常因自身的毛發缺失或稀少感到自卑,易多疑,敏感,造成心理障礙。巨大的心理壓力常使患者對術后效果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同時影響到患者的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質量[3]。術前與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談話與評估,針對患者的認知與接受程度,耐心解釋其疑問。介紹醫院先進的儀器設施及醫師過硬的技術等,給患者觀看治愈患者的對比照片,讓患者了解術后的效果,消除思想顧慮和不切實際的期望值,使患者能積極的配合治療,達到滿意的效果。
3.1.2術前準備:①術前儀器及器械的檢查,我科使用江蘇省鎮江市光學儀器廠生產的手術顯微鏡及上海申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成套顯微外科手術器械;②術前常規檢查,如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肝腎功能及心電圖檢查;③告知患者術前兩周禁煙、減少飲酒;④術前服用阿司匹林患者需停藥3天,以免術后傷口滲血和出血;⑤女性應避開月經期;⑥為了方便術后護理,盡量穿開衫,避免穿脫不便損壞移植后的毛發;⑦術前一日清潔毛發,0.1%新節爾滅洗發,供區毛發剪短至2cm,以利于毛囊的分離。
3.2術后護理
3.2.1毛囊移植區護理:保持局部濕潤,可用鹽水輕輕沖洗,局部涂抹紅霉素眼藥膏保持濕潤環境,促進毛囊生長。對于局部沉積的污物需及時清理,以免引發毛囊炎而影響毛發生長。反復用水沖洗,避免用力揉搓或手指搔抓。
3.2.2水腫和疼痛護理:由于手術損傷,患者術后容易發生頭面部水腫,24~48h達高峰,術后72h最為嚴重,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一般10天左右。囑患者術后24h內盡量抬高頭部25°,48h內禁止低頭。如腫脹較重, 護士于術后12h用冰袋冷敷患者頭部,1 次/2h ,既可減輕水腫又能緩解疼痛。冷敷時注意保護患者,防止耳部凍傷[4]。每日3次口服300mg邁之靈,改善微循環,有利于移植毛胚的成活。術后12h出現疼痛,可持續2~3天,必要時口服止痛藥物緩解疼痛。
3.2.3并發癥的預防:①出血與感染:因為頭皮血供豐富, 損傷后易出血,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情況,敷料應及時更換。患者的枕頭上覆蓋一塊經過消毒的治療巾,保持清潔。如發現移植區有滲出物,可在局部給予輕輕加壓以減少滲出,如創口滲血較多,需及時通知醫師,遵醫囑應用止血劑;②表皮樣囊腫形成發生率較小, 一般是移植物在上皮下形成黏合所致。通常采用局部熱敷,熱敷時注意溫度,避免燙傷;③終末期脫發:移植后初期毛發處于營養匱乏期, 需等待新的血供循環形成之后毛發才會真正的生長, 即新的毛發生長周期。術后2~4周會發生移植區周圍毛發脫落, 約2~3個月后會重新生長。告知患者移植后脫發只是暫時的,以減輕患者心理負擔。
3.2.4 健康指導:因移植的毛發需要一定的時間附著、存活,囑患者2周內不要搔抓、洗搓,更不能自行揭痂,以防將毛囊拔出[5]。有部分患者會出現暫時性頭皮麻木和感覺喪失,指導患者通過頭部按摩加以緩解。同時讓患者了解毛發移植是通過手術方法將自體毛囊進行科學重分布,使缺損區外觀改善,毛囊的整體數量不會增加[6]。術后2個月內,避免直接在日光下暴曬,不宜戴帽子和假發,保持移植區空氣流通,利于毛發生長。
4 討論
毛發移植是一項集體合作完成的手術。隨著毛發移植技術和器械的改進,毛發移植的療效也在不斷提高。顯微外科技術的應用能夠精細解剖毛囊,減少損傷及頭皮組織浪費。術前通過與患者溝通交流,術后嚴密的護理觀察及完善的健康指導,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移植毛發的成活。
[參考文獻]
[1]Limmer BL. Recipient site grafts and incisions, the history of the follicular unit micro-grafting technique: a personal view. In: Unger W, Shapiro R, eds. Hair Transplantation[M]. 4th ed. New York: Marcel Dekker; 2004,383-388.
[2]王海波,鄭 澤,李文志.顯微自體毛發單位移植治療毛發缺失[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3):305-306.
[3]蔣永能,王會軍,趙炳瑜,等.單株毛發移植修復大面積瘢痕性禿發[J].中國美容醫學,2009,18(3):299-300.
[4]吳學清.自體頭皮毛發移植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6,12(41):1118-1119.
[5]王紅霞,胡曉佳,陳 亮.自體毛發移植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0,19(6):920-921.
[6]李桂珍,張紅梅,孫京媛,等.自體單位毛發移植術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07,12(16):1638-1639.
[收稿日期]2011-12-02 [修回日期]2012-01-12
編輯/賀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