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個5歲的男孩看了動畫片超人之后,因為崇拜超人英勇的形象,在陽臺上模仿超人“展翅高飛”,結果不慎從陽臺上跌落,幸無大礙。
——摘自上海《新聞晨報》
3歲的毛毛自從看了《蠟筆小新》后,一見到客人,他就會扭起小屁股對著漂亮阿姨說“美女,吃不吃青椒?”弄得大人們忍俊不禁。
看了《奧特曼》,星星成了幼兒園里的“小魔頭”。在幼兒園里,他只要看到“犯錯誤”的小朋友就要動手打人,還說:“這是運用‘正義’來面對‘邪惡’的勢力,對待‘犯錯誤’的小朋友就要像對待怪獸一樣。”
如今的孩子都是看著卡通片長大的,與我們小時候崇拜雷鋒、歐陽海不同,他們崇拜的對象有超人、外星人、機器入,甚至只是一些具有魔法的動物。孩子把自己所崇拜和喜愛的卡通人物的言行舉止“拷貝”到自己的生活中,自以為樂,卻不知道這可能給父母帶來煩惱,甚至給自己帶來危險。
為什么孩子迷卡通?
也許我們不能理解卡通片對于孩子的意義,但只要想一想當年我們是多么著迷于《大鬧天宮》、《天書奇譚》和永遠都沒有后半部的《西岳奇童》,或許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卡通片中鮮明、新穎和具體的形象刺激,以及它突然、顯著的變化等都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因素。
▲孩子會隨著影片中的情境引起情緒上的變化。如當卡通人物受到攻擊或感覺孤單而落淚時,就會讓孩子產生相同的情感體驗。
▲卡通片給孩子提供了不受現實限制的想像空間。其實,孩子并非完全無法分辨卡通片內容和現實生活,他們知道卡通人物是虛構的,打斗場面也是“演”出來的,然而這些不存在于現實世界中的人物和情節卻為他們提供了更廣闊、更美妙的想象空間,讓他們沉醉其中。模仿卡通人物會帶給孩子什么?
關鍵詞1:想象力
首先要指出的是,卡通人物并不是不可模仿的。學前教育專家認為,模仿是孩子的正常表現,也是激發他們的想象力的一種動力。
模仿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表現力和想象力。在模仿的過程中,孩子的語言、動作和表情等各個方面都得到了鍛煉和實踐。
在兒童時期模仿能力強的孩子,今后往往會在表演、語言、形象、動作等方面表現突出,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公眾表現機會,在學習中,一般也表現得比較主動、積極。
關鍵詞2:認識誤差
卡通雖然能給孩子提供多重的學習管道,卡通人物也很可愛,但它們也有不少缺點。如果不能幫助孩子分辨各種形象和人物的優劣,就可能使他染上一些不良的習慣,甚至帶來一系列認識誤差。如對善惡界定太刻板、認同偏差行為和形成偏差概念。
二分法的善惡定義
孩子對善惡的界定方式十分單純,主要是以人物的行為來判定角色的善良與否。在孩子看來,只要對好人不利的就是壞人。與之相應的是,卡通片也常以此明顯地區分正、反派人物。這會讓仍保有自我中心性的孩子形成“只要對自己好的人就是好人,對自己不好的就是壞人”的概念。
現實生活中許多傷害孩子的人往往不是陌生人,如果不適當引導孩子的這種二分法觀念,將是十分危險的。
偏差行為的認同
卡通片中常有女性較瘦弱,遭遇挫折便哭泣、等待英勇男主角搭救以求脫困的情節,或凡是和所謂好人作對的壞人都必有凄慘的下場,因為是壞人所以“人人得而誅之”,報仇、砍殺都是被容許的。如果沒有正確地引導孩子,他就會接受并認同這種觀念,認同這些現實生活中不容許的過激或偏差行為,這可能會對他將來的成長帶來負面影響。
偏差概念的形成
孩子在觀看卡通片時常常以人物的外形來辨認其性別,并以舊有經驗來解釋片中人物的行為和不熟悉的名詞。對于片中象征性意義也不能完全理解。這時如果沒有旁人的解釋和引導,將可能形成“錯者恒錯”的偏差概念。
卡通模仿中的“雷區”在哪里?
3歲以前的孩子,只能記得具體的事物,不容易記住你對他講的話,大人口頭上的提醒、訓誡不會在他腦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孩子很可能因為忘記你曾對他說的有些行為是危險的而發生意外。
同時,這個時期又屬于孩子成長中的社會行為反抗期。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常常為反對而反對,或為反抗大人的權威而執意去做大人禁止的事,因而發生意外。比如你不讓他學宇宙人從高處跳下,他就偏要學,最后傷害到自己。
此外,3~4歲的孩子沒有很強的是非意識,攻擊性又特別強,特別容易模仿卡通片中的暴力行為,傷害到別人和自己。
家長該怎么做?
孩子的辨別能力比較差,所以你的任務就是指導他有選擇地模仿,清楚地告訴孩子什么是錯、什么是對,讓他樹立模仿對象的標準和尺度,建立起正確的是非觀念。
●平時用自己的言行為孩子樹立起一個可供他模仿的正確榜樣。
●和孩子一起選擇有益的、健康的、科學的、文明的,同時又是有趣的卡通片和連環畫。
●孩子觀看卡通片的同時,你可以陪在一旁,和孩子一起討論片中的人物形象,適時引導孩子,提醒他注意并學習卡通人物好的行為,改正片中不合理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對孩子說身邊的好人好事,批評不道德行為,讓孩子逐步樹立起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孩子念一些有趣的、弘揚高尚品質的兒歌、唐詩或者故事o
●告訴孩子對他好的人并非全都是好人,讓他建立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善惡的界定層次。
●對孩子好的模仿行為應當支持,并給予表揚和獎勵,使之強化。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不良模仿行為,不要打罵他,應該用其他方法加以糾正。
每個做父母的都有足夠的智慧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請相信自己,你一定會有找到很好的辦法來處理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