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西游》里笑料不斷,堪稱經(jīng)典,但是哪一段都比不上唐僧絮絮叨叨表情引吭高歌《Only You》的場景更具喜劇效果,原因就在于,你怎么那么多廢話!
我曾經(jīng)在公園里遇到這樣的一個媽媽。那是一個周末,她本來應該開開心心地帶著孩子玩耍,但是整個過程中,這位媽媽一直皺著眉頭,一會兒抱怨天氣熱,一會兒又怪地面不干凈。小孩子很開心地跑到游樂場里去玩,卻被她呵斥住:“別跑那么快!摔倒了怎么辦々這么臟的地面、這么臟的空氣,感染了可怎么辦?”小孩子癟癟嘴,停止了腳步。到了游樂場,小朋友都在玩沙子,寶寶也興致勃勃地要沖進去,結(jié)果腿還沒有邁進去,媽媽又開始呵斥:“別進去!這些沙子整天晾曬在這里,會有多少細菌?”她這樣一吼,周圍的爸爸媽媽們以及開心的小朋友們都開始看她。她絲毫不覺得愧疚,也沒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打擾了別人的好心情,繼續(xù)嘮叨道:“你看看,這么多人玩兒,誰知道誰有腳氣?萬一傳染了腳氣可怎么辦?啊?那個東西一旦傳染上,會連累周圍所有人……”
我實在無法忍受,決定離開,臨走前看了一眼那個寶寶,他從沮喪到積累小希望,從小希望又被打碎的失望,再因周圍人對他們的側(cè)目和散發(fā)出來的敵意而恐懼,讓這個原本屬于他的快樂的周末早晨徹底變成一場不愉快的回憶。
試想這個從小就被媽媽的廢話打擾的寶寶,在整個的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否定、不斷被注入不愉快的因素、被不斷地挑剔和警告,他的人生會是什么樣的?他怎么可能會擁有健全的人格,怎么會擁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怎么會用真誠的愛去面對這個世界?
不僅僅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在其他親人關(guān)系中,也存在這種廢話相處模式。丈夫?qū)ζ拮拥娜菝仓T多挑剔,妻子對丈夫的事業(yè)諸多干涉,孩子對父母的落伍表示不耐煩,父母對孩子的種種行為隨意批評……這已經(jīng)成為親屬間和諧相處的最大的困擾。
為什么非要諸多挑剔,為什么非要那么多廢話7改變一下不行嗎?
試想,媽媽帶著剛剛會走路的寶寶去公園的游樂場,一路上說說笑笑,寶寶還會不時地和媽媽親密地對視或者擁抱,然后他熱情地跑去玩沙子,和那些在小沙堆里搞得臟兮兮的小朋友們一起盡享游戲的樂趣,媽媽則在一邊溫柔地注視著孩子的成長,參與孩子的興奮,不打擾屬于他們的快樂。這個周末將是多么美好,而寶寶也會從自己的父母身上學會愛、學會欣賞、學會包容以及享受生活,那么他將來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千萬別小看一點點小情緒產(chǎn)生的巨大影響,它的威力可能是你根本就沒辦法估量的,不管是對孩子、對丈夫、對妻子、對父母甚至對朋友,相處的方式都不應該是隨意妄為、肆無忌憚的,這是一種潛在的暴力行為。雖然你可能覺得嘮叨點不算是什么大毛病,實際上這是一種很自私、很偏執(zhí)的心理變態(tài)行為,以壓制別人的愉快為基礎(chǔ),以不讓別人開心為目的,其實就是一種極端任性的表現(xiàn)。
尤其是如果已為人父、為人母,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這會直接地破壞孩子繪制自己的人生藍圖。大部分成年人的問題來自童年,來自缺失的愛、理解和被粗暴對待。如果你一直是個廢話專家,每天都用這些語言和情緒垃圾去虐待別人,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檢省,誰都不愿意做那個討人嫌的唐僧,你的廢話可能比唐僧更甚,Only you,Only you,趕快滅掉你那些沒完沒了、沒任何營養(yǎng)的廢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