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怎么讓他們學會關心別人呢?
我有個朋友,他家的小孩每到吃飯的時候就吵鬧不休,說飯不好吃,很多年都這樣。他為此很煩惱,來問我怎么辦。
我告訴他,以后孩子吃飯的時候跟他說,爸爸賺不了多少錢,沒有錢給你們買好吃的,就請你們幫忙,將就一點吧。他這樣說了,孩子一聽就說:“哎,好吃,好吃。”
愛的教育不必說到多偉大,父母也有無奈,兒女知道爸爸媽媽很辛苦,自然比較孝順。
父母的言行也能影響孩子的行為,好比父母樂于助人,也會熏陶小孩子更關心別人。
其實,小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關心別人的潛力。某報曾經刊載,英國一位父親發病昏倒,他年僅2歲的女兒從廚房里找到一袋糖,一匙一匙給他喂食,因而救活了他。因為受環境、教育方式等影響,小孩子會積極展現幫助的行為,天性如此。
更重要的是,要讓他懂得關心別人,首先必須關心自己,好比學習規劃自己的生活、愛惜身體、關心自己的前途、加強學業、注重儀容整潔、禮貌周到等。倘若連關心自己都不會,哪里談得上關心別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