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分析中國鋼鐵行業近年來并購的模式,歸納中國鋼鐵行業的并購特點。在現階段鋼鐵行業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作者提出中國鋼鐵行業的并購趨勢不僅僅是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的簡單融合,而是在產業合理布局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整合行業規模,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中國鋼鐵行業 并購 市場化
一、引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鋼鐵行業進入一輪快速增長期。其爆發式的增長使中國從1996年起粗鋼產量居全球第一。然而第一名的背后卻存在鐵礦石成本居高不下,產品同質化程度嚴重,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問題。為了解決鋼鐵行業的無序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和發展委員會于2005年頒布了《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有效推動了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發展進程。隨著2008年末金融危機的蔓延,中國鋼鐵行業受到國外經濟環境疲軟以及國內需求拉動降低的雙重影響,其并購趨勢已經逐漸由行業內轉向供應鏈上下游。整合中國鋼鐵企業的規模,提高中國鋼鐵行業的市場競爭力,優化鋼鐵產品結構等幾方面將引導中國鋼鐵行業下一步并購戰略的展開。
二、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模式
中國鋼鐵行業自2005年之后,涌現出一輪又一輪的并購浪潮。根據其并購模式的不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中央企業跨區域對地方企業的并購
作為中國鋼鐵企業龍頭老大,寶鋼近幾年頻頻出手,先后跨區域并購了八一鋼鐵和寧波鋼鐵。從成效看,寶鋼的跨區域并購模式、“行政加市場”的手段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以八一鋼鐵為例,2007年,經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八一鋼鐵集團48.46%的國有股權無償劃轉由寶鋼集團持有,寶鋼集團成為八一鋼鐵的實際控制人。八一鋼鐵正式進入寶鋼集團后,引入了寶鋼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同時,寶鋼向新八鋼注入30億元資金,支持其改造生產線、提高管理水平、調整產業結構,增強產品競爭力;八一鋼鐵則發揮其區位優勢,將寶鋼的銷售布局擴大到中西部,并有效地輻射到西亞地區。
寶鋼集團屬于中央企業,而八一鋼鐵集團屬于新疆地方企業,因此這種資產無償劃轉的方式,僅限于同屬國有企業之間的并購重組,并且主導企業具有明顯的優勢,常現于政府主導的并購重組中。
(二)地方政府成立新企業統一并購行政區域內部企業
山東省重組濟鋼和萊鋼,成立山東鋼鐵集團;河北省重組唐鋼、承鋼、宣鋼、邯鋼成立河北鋼鐵集團,主要采取行政主導、資產捏合的方式。2008年3月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成立,而歷經4年的時間,其下屬的濟南鋼鐵以換股形式合并萊鋼股份,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才正式亮相資本市場。這種整合式的區域內并購重組由于企業經營模式、資產狀況、工資收入、管理層人員安置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阻力。但山東省內有效壓縮了鋼鐵行業規模,通過建立鋼鐵精品基地,加速鋼鐵企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
(三)戰略聯盟式聯合重組
2005年鞍本鋼鐵集團的成立意味著中國鋼鐵巨無霸的誕生。而鞍鋼集團和本鋼集團只是名義上的聯合,實質未發生股權轉換。雙方倚靠遼寧省較為豐富的資源,共享市場,優勢互補,并針對自身的特點制定了較為獨立的發展規劃。因此,鞍本聯姻,可以增加規模效應,對遼寧省整體鋼鐵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但這種非產權型的聯合,大多采用比較松散的方式,僅僅是一種戰略上的合作。
(四)民營企業的自發并購重組
《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幅減少鋼鐵企業數量,全國形成六家至七家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集團。因此,占據中國鋼鐵行業半壁江山的民營鋼鐵企業只能通過并購重組才可以生存。2008年末,唐山39家民營鋼企共同出資,成立了長城鋼鐵集團和唐山渤海鋼鐵集團。兩家鋼鐵企業擬在2012年通過搬遷改造,減量置換等手段,最終整合成一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產能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集團。民營企業的合并,對中國鋼鐵產業結構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特點
與國外鋼鐵行業成熟的并購相比,中國經濟制度的不完善導致中國鋼鐵行業在近十年的并購過程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政府導向明顯,缺乏市場化并購
從并購的幾種模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并購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每一次大的并購行為都有政府在背后做推手。并購體現的是政府的意志,而非企業本身的需要,某種程度上有些企業是“被并購”。中國鋼鐵企業走進了只追求規模效應,而疏忽了利潤最大化的怪圈。政府的包辦行為造成政府實際上成為企業經營虧損的最終買單者,不利于企業的自我約束[2]。這種非市場化的并購會降低優勢企業的競爭實力,使他們背上沉重的包袱,導致經濟效益大幅下滑。
(二)鋼鐵企業盲目并購,缺乏戰略布局
近年來,中國鋼鐵行企業希望通過擴大規模,增加產能在世界鋼鐵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這種產能競賽導致中國鋼鐵企業在并購中以機會為導向,“撿到籃里就是菜”,至于這種機會性的并購與企業未來的戰略布局是否吻合一致缺乏考慮。盲目的并購行為導致中國鋼鐵企業產量不斷上升,利潤逐年下降。很多企業在并購前缺乏戰略設計,并購后使企業整合陷入困境。
(三)并購的外部環境不成熟,阻礙較多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內鋼鐵企業并購發生,提高了地區鋼鐵產業的競爭力,但這種區域內的大范圍整合的另一目的是為了防御本地區鋼鐵企業被區域外其他優勢鋼鐵企業并購。這種行為造成了區域內鋼鐵市場的相對壟斷,不利于市場競爭,更容易形成市場的割據。同時,中國與并購相配套的法律制度,金融機構等也不盡完善,導致并購過程中無法可依,融資手段匱乏,增加了企業并購的難度。
三、中國鋼鐵行業并購的趨勢
在一定條件下,橫向并購能使企業規模擴大,生產要素增加,從而引起規模收益的遞增。過去數年,中國鋼鐵企業無論是實施區域內重組還是跨區域并購,基本采取橫向并購的方式。
而基于產業鏈的縱向并購在近兩年里逐漸成為中國鋼鐵企業應對鐵礦石價格上漲和鋼材市場萎靡的策略。通過縱向并購,中國鋼鐵企業可以穩定鐵礦石等原材料的供應和產品的交付能力,制訂有效的作業計劃可縮減原材料的閑置時間和產品的交付周期,從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針對下游行業的發展情況,并購重點客戶的配套工廠,提高鋼材的深加工能力,促進鋼鐵服務貿易的發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才有利于抵御上下游給鋼鐵行業帶來的風險,穩定供求關系和市場地位。
單純的橫向并購和縱向并購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將會是中國鋼鐵企業并購的主要形式。但這兩種形式的簡單融合已經難以提高中國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的速度,同時可能造成惡性競爭,強行兼并等負面影響。因此,中國鋼鐵行業首先要建立相互持股的戰略聯盟,形成一批在全球鋼鐵行業中有實力、有對抗力的大企業。其次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引入混合并購的方式,圍繞核心競爭力實行多元化經營,為自己的資金實力擴容。
四、結論
中國鋼鐵行業并購不能以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為單一的目標,必須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核心競爭力等多方面入手,改變現有落后產能規模大、高端產品缺乏、產業布局不合理的情況。只有不斷完善現有的并購模式,通過橫向并購,縱向并購和混合并購相結合的方式,提高鋼鐵行業的盈利能力,才可以改變由政府主導的并購行為,真正實現市場化并購。
參考文獻
[1] 張超,賈晉平,孟哲.鋼鐵企業的戰略性并購重組[J].經濟與管理,2010(4):37.
[2] 倪峰.中國鋼鐵行業兼并收購路徑研究[J].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3):25-29.
[3] 張文魁,張永偉.我國鋼鐵行業發展走勢及重組整合的可能性分析[J].經濟界,2009(2):45.
[4] 徐樂江.提高并購重組質量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實現中國鋼鐵工業的二次飛躍[J].中國鋼鐵業,2010(6):12.
[5] 張立紅.鋼鐵企業競爭力與并購研究[J].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8(3):31.
作者簡介:崔子星(1983-),女,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學。
(責任編輯: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