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丹
淺析老年性腎病的臨床特殊和愈后分析
韓丹丹
目的對老年性腎病的臨床特殊性與愈后進行研究分析。方法將我院收治的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收治的非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90例作為對照組,將兩組的臨床特點與愈后進行分析。結果觀察組的慢性腎功能不全與高血壓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P<0.01),鏡下血尿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并發癥以感染為主,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P<0.01)。觀察組的愈后情況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差。結論老年性腎病綜合癥患者的臨床特殊表現為腎功能不全與高血壓的發生率比較高,鏡下血尿的發生率比較低,主要并發癥為感染,愈后情況較差。
老年腎病;特殊性;愈后
近幾年來,全球人口出現老齡化的趨勢,而老年性腎病的發生率也出現了逐年遞增的情況[1]。筆者將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60例的臨床特殊性與愈后與同期收治的非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90例進行比較分析,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6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齡61~84歲,平均年齡68.2歲,觀察組的原發病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37例,占61.7%;糖尿病腎病14例,占23.3%;原發淀粉樣變性4例,占6.7%;實體腫瘤3例,占5.0%,其中卵巢癌2例,胃癌1例;多發性骨髓瘤2例,占3.3%。同期收治的非老年腎病綜合癥患者9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齡24~46歲,平均年齡35.2歲。對照組的原發病為原發性腎小球腎炎73例,占81.1%;系統性紅斑狼瘡11例,占12.2%;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3例,占3.3%;糖尿病腎病2例,占2.2%;過敏性紫癜1例,占1.1%。
1.2方法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所有患者進行血、尿常規,24小時內生肌酐清除率,尿蛋白免疫化學分析,24小時尿蛋白定量,電解質、尿素氮、血清肌酐、肝功能、肝炎病毒相關抗原,自身抗體、血漿蛋白與免疫功能的檢測。對原發腎病綜合癥患者使用激素進行治療,使用強的松每日清晨1mg/kg頓服,56日為1個療程,癥狀緩解后逐步減量至停藥[2]。使用激素治療不敏感患者依據其病理類型進行聯合用藥。
觀察組的慢性腎功能不全與高血壓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與P<0.01),鏡下血尿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并發癥以感染為主,發生率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升高(P<0.01)。觀察組經治療后完全緩解率為21.3%,對照組經治療后完全緩解率為60.1%,觀察組愈后情況與對照組相比顯著較差。觀察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特殊性比較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臨床特殊性的比較(g/L,mmol/L)
老年性腎病與非老年性腎病的臨床比較相似,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血白蛋白濃度沒有明顯差異,但是血尿的發生率比較低,而腎功能不全與高血壓的發生率比較高,總膽固醇也比較高。高血壓的發生率高受到年齡的影響,同時高血壓會對腎臟損害加重,與此同時高脂血癥也會導致腎臟病發展[3],因而要對血壓積極控制,對保護腎功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老年腎病的主要并發癥為感染,觀察組的發生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因而在治療中要對病情緊密監測,降低激素的使用量,要依據不同的病理類型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4]。栓塞也是重要的并發癥之一,腎病綜合癥表現為高凝狀態,同時由于老年人存在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例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血管內膜損害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再加上治療中使用激素與利尿劑,十分容易形成血栓[5],因而要及時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與降脂藥物,避免長期使用利尿劑,同時要緊密掌控激素類藥物的使用原則,不要大量長期應用。
[1]劉樹軍,回學軍,顧華,等.198例老年及老年前期腎臟病腎活檢病理診斷的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4,27(4):307-308.
[2]Reich HN, Troyanov S, Scholey JW,et al.Remission of proteinuria imp roves prognosis in IgA nephropathy[J].J Am Soc Nephrol,2007,18:3177-3183.
[3]Lok CE, Loiver MJ, Rothwell DM,et al.The growing vounme of diabetes-related dialysis:apopulation based stud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4,19:3098-3103.
[4]Fofi C, Pecci G, Galliani M,et al.neohropathy: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aimed at predicting outcome[J].J Nephrol, 2001,149:280-85.
[5]D’Amia G.Natural history of idiopathic I IgA nephropathy:role of clinical and histological prognostic factors[J].Am J Kidney Dis, 2000,36:227-237.
北京軍區北戴河療養院,河北秦皇島 0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