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艷
青霉素對干化學法檢測尿紅細胞的影響分析
李 艷
目的研究青霉素對干化學法檢測尿紅細胞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隨機抽取未用過任何抗生素藥物的健康志愿者的尿液標本30份將其進行分組后,分別配制不同比例的尿液、紅細胞和青霉素混合液,進行干化學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尿中的青霉素濃度≥2.5萬單位/ml時能夠導致尿測定結果呈現出‘+’的紅細胞變化為‘±’,若是尿中青霉素的濃度高達40萬單位/ml,會導致結果呈現假陰性。結論尿液中的青霉素會對干化學法檢測尿紅細胞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應對其予以注意。
青霉素;干化學檢測;尿紅細胞;尿液分析
目前在臨床上尿紅細胞檢測是對泌尿系統疾病進行診斷,尤其是對腎病進行診斷的一項重要實驗指標,一般情況下實驗室會對干化學法予以應用進行尿常規的過篩實驗。青霉素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抗生素,本研究是青霉素對干化學法檢測尿紅細胞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與探討,從而為今后的臨床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我們將隨機抽取的健康人群志愿者分成三組進行尿液分析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隨機抽取未使用過任何抗生素類藥物的健康人群30例,將其分成甲乙丙三組,每組10例。男18例,女性12例,年齡18~67歲,平均(45 ±2.13)歲左右。以上所統計志愿者的年齡、性別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將甲乙丙三組尿液標本,分別制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液進行干化學檢測,并將檢測結果進行統計,作比較分析。
1.2.2分組方法將甲組標本分成5小組,每小組2份,在這5小組中分別加入新配置的青霉素,保證每組尿液標本的濃度分別為2.5、5、10、20、40萬單位/ml,且加入紅細胞混懸液,標準為每10ml尿液加濃度為0.5ml/dl紅細胞混懸液1ul,保證紅細胞混懸液為‘+’。乙組尿液標本分組與甲組相同,并同樣加入新配置的青霉素,量與甲組相同,而后加入濃度為0.5ml/dl的紅細胞混懸液2ul,使其量能夠保證為‘++’。丙組分組加青霉素的量均與甲乙兩組相同,而后加入濃度為0.5ml/dl的紅細胞混懸液20ul,使其量能夠保證為‘+++’。分別對這三組尿液標本進行尿液分析實驗。
1.3數據處理在本次研究過程中所得相關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當P<0.05時,我們認為數據之間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
通過統計分析發現,尿液中的青霉素濃度若≥2.5萬單位/ml時,能夠導致尿也分析結果原本呈現為‘+’的紅細胞變化為‘±’,若是尿液中的青霉素濃度達到40萬單位/ml時,會導致結果呈現出假陰性;若是尿液中的青霉素濃度達到每毫升10萬單位時,會導致原測定‘++’的紅細胞變化為‘+’;若是尿液中的青霉素濃度≥20萬單位/ml時,會導致尿液分析結果變化為‘±’。嚴重時還會呈現出假陰性的結果;若尿液中的青霉素濃度達到每毫升20萬單位時,能夠導致原來測定結果為‘+++’的紅細胞結果降低(R=10.5,M=145,P<0.05),詳見表1。

表1 尿液中青霉素濃度對尿紅細胞檢查值的影響情況
在臨床上,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尤其是紅細胞的檢查作為對泌尿系統疾病進行診治工作中一項重要的檢查項目。青霉素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抗生素,現階段正呈現大劑量突擊使用的趨勢。注射青霉素后大約有76%的人群會在6小時內以原形通過腎臟排出,并且由于血液濃度的升高,使青霉素的排泄量也隨之增加[1]。本研究中我們得知,尿液中所含有的青霉素能夠導致尿液自動生化分析儀對紅細胞進行檢測的結果發生降低,嚴重時還會呈現出假陰性結果;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尿干化學分析儀在對尿紅細胞進行測定時的原理是對血紅蛋白類過氧化物酶法予以應用,血紅蛋白類過氧化物酶催化試劑塊中包含有過氧化氫烯鈷以及色素原鄰甲聯苯胺,色素原鄰甲聯苯胺有脫氫氧化得以顯色,顏色深淺受到血紅蛋白或是紅細胞含量的影響,一般呈現正比關系[2]。綜上所述,尿液中的青霉素會對干化學法檢測尿紅細胞產生比較明顯的影響,在今后的臨床檢驗工作中,應對其予以考慮,并加以注意。
[1]鄭杰,趙亞妮,安蓉.青霉素對干化學法檢測尿蛋白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09,12(7):76-77.
[2]熊立凡.臨床檢驗基礎[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123-124.
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醫院藥劑科,江蘇昆山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