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立宏
地芪益腎滋陰湯治療慢性腎炎30例
薄立宏
目的探討地芪益腎滋陰湯治療慢性腎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慢性腎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強的松并常規治療,治療組服用中藥地芪益腎滋陰湯。兩組療程均為3個月,觀察治療前后療效及癥狀評分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0.0%,高于對照組的60.0%(P<0.01);治療組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地芪益腎滋陰湯治療慢性腎炎具有確切的臨床療效。
慢性腎炎;地芪益腎滋陰湯
慢性腎小球腎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臨床表現相似、病理改變不一、預后不盡相同的免疫性疾病。臨床以蛋白尿、血尿、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不全為特征,相當多的慢性腎炎患者最終發展到尿毒癥而危及生命[1]。筆者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以補腎、益氣、養陰為主要治則,自擬地芪益腎滋陰湯治療慢性腎炎30例,臨床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60例慢性腎炎病例均為我院門診患者,診斷符合有關標準,且中醫辨證屬于氣陰兩虛。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18~65歲,平均36.6歲;病程1~20年,平均5.1年;其中尿蛋白定量1~2g/24h者18例,>2g/24h者12例,伴血尿者10例;根據病理分類,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16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8例,膜性腎病4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2例,其中腎功能正常者24例,腎功能異常者6例。對照組男22例,女8例;年齡20~60歲,平均36.5歲;病程1~20年,平均6.0年;其中尿蛋白定量1~2g/24h者16例,>2g/24h者14例,伴血尿者7例;根據病理分類,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18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7例,膜性腎病4例,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1例,其中腎功能正常者22例,腎功能異常者8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治療組服用中藥地芪益腎滋陰湯,方藥為熟地黃10g,生地黃10g,生黃芪30g,何首烏10g,山藥15g,黨參15g,金銀花10g,枸杞子10g,菟絲子20g,補骨脂15g,連翹10g;每日1劑,隨證加減。對照組口服強的松40mg~60mg/日,頓服,8周后減量1次,每次5mg/日,減至20mg/日,每次減2.5mg/日,減至10mg/日,維持,另加常規對癥治療。兩組均以3個月為1個療程,每兩周復查尿常規,1個療程后統計療效。服藥期間除患者原服降壓藥外,均停用有關西藥。
l.3療效標準根據上海市衛生局《上海市中醫病證診療常規》制定[2],痊愈:水腫等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持續陰性或24h尿蛋白持續<0.2g,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腎功能正常;顯效:癥狀基本消失,24h尿蛋白持續減少5%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3~5個,腎功能基本正常;有效:水腫等癥狀明顯減輕,24h尿蛋白持續減少 4%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5~8個,腎功能有改善;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
1.4評分標準對癥狀采用半定量評分,按各癥狀有無計分,有計為1分,無計為0分。
1.5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檢驗。
2.1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6.7%,無效者均為膜性腎病和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63.3%。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2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治療組治療后水腫、咽痛、腰痛、頭暈乏力、夜尿多等癥狀評分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情況比較(分)
慢性腎炎屬于中醫學“水腫”、“虛勞”、“腰痛”等范疇,臨床多表現為本虛標實。筆者認為慢性腎炎早期以腎氣虛和腎陽不足為主,故可以出現大量蛋白尿、水腫、怕冷、腰酸、舌淡胖等癥狀。但若久治不愈,長期蛋白流失,可致腎陰虧損,患者臨床表現往往以口干、舌紅、水腫、咽痛、頭暈乏力、腰酸、夜尿多較普遍。另一方面,大量蛋白質從尿中長期流失,也證明了腎的封藏固攝作用嚴重減退,即腎氣的衰退。所以,筆者認為慢性腎炎久治不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患者腎之氣陰雙虧。這是應用益氣補陰固腎法治療本病的理論基礎,臨床證明本法治療慢性腎炎總有效率達 86.7%,能顯著改善患者水腫、咽痛、腰痛、頭暈乏力、夜尿多等常見癥狀,能明顯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紅細胞及血尿素氮指標。
地芪益腎滋陰湯是筆者的臨床經驗方,方中黃芪、黨參補氣健脾,利水消腫;生地黃、熟地黃、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山藥、何首烏滋腎陰,補腎精;金銀花、連翹清熱解毒;甘草解毒,調和諸藥。全方共奏補腎健脾、清熱解毒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通過降低氧自由基生成,或直接使其失活,減輕脂質過氧化對。腎臟的損害,可使蛋白尿減輕,血生化指標及腎損害明顯改善,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和皂甙可調節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3];菟絲子可調節免疫。該方具有補而不滯、祛邪不傷正的特點,因而有利于提高慢性腎炎的臨床療效。
[1]周恩超,王鋼.健脾益腎補氣固澀法治療慢性腎炎脾腎氣虛證120例[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0,21(1):19.
[2]戈阿康,路薇薇,吳敏,等.補腎益氣養陰湯治療慢性腎炎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9(2):69-70.
[3]周崢法,李雪芹,黃斐斐,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衰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07(17):88-89.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河南鄭州 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