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朝斌 許俊濤
摘要:隨著會計電算化工作的普及和深入,傳統的手工記賬被計算機記賬替代,極大地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效率,會計核算及管理工作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使財務管理工作面臨著新的課題。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如何確保會計各崗位之間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準確,就必須隨著形勢的變化,建立健全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和控制措施,本文就如何建立健全電算化條件下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3-0-01
當前,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日益普及和深入,交通系統各基層單位相繼建立了電算化會計系統,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由于使用了計算機,會計數據處理的速度加快了,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減少了因人為的疏忽大意及計算失誤造成的差錯;另一方面,實施會計電算化后,原有的內部控制制度已不能充分順應會計電算化的發展要求,為了確保提供及時、可靠的會計信息和單位財產的安全,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的優勢,建立健全適合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顯得尤為重要。
一、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內部控制的環境變化
1.操作無形化和存儲介質無紙化存在缺陷
在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會計數據是手寫的文字、符號,直接記錄在紙上,直觀性較強,不同的筆跡可作為控制的手段。會計人員之間的業務是通過相互交接完成的,因而很自然地形成了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關系;而電算化信息系統中,各種業務都是通過計算機系統完成,只能通過對操作員身份的識別及授權控制來完成,都有別于手工會計信息系統,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易于辨認的審計線索如筆跡、印章等在電算化環境下已無處可尋。
2.內部稽核機制削弱
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中,每一筆經濟業務的處理都需要經過多重手續,嚴格遵循有關的制約監督機制進行操作,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復查機制,形成嚴密的內部牽制制度,存在相互牽制、相互核對、檢查監督等重要措施。實行電算化后,許多業務處理程序被大大簡化,大部分處理由計算機完成,一些內部牽制措施無法執行,會計人員無法直接參與和控制,其審查、稽核機制被削弱。
3.會計工作質量依賴于計算機軟、硬件系統自身的可靠性及會計人員本身的操作水平
手工會計信息系統易于保持經濟業務的連續性,而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一旦系統由于自身或操作員的失誤而崩潰,就可能使會計工作陷入癱瘓;手工會計信息系統下,會計核算的質量取決于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職業道德及對會計有關法規的理解和執行效果,傳統會計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并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而電算化系統中,操作環境的改變使傳統的管理控制方式失去了發揮功能的土壤。為了減少失誤操作,提高輸出會計信息質量,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必須具備嚴密的內部控制功能和手段。
二、加強電算化內控制度的措施
1.加強電算化會計崗位內控制度建設
(1)合理分工、明確職責。會計主管人員應該檢查會計崗位的組織結構、職權、責任的分配情況,按照職責權限進行合理授權分工,確保處理電算化會計業務過程中各崗位間的相互監督和制約。
(2)加強培訓,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要使會計人員定期參加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水準,增強遵守各種法規的自覺性。要選拔既懂財務知識又有一定計算機知識的專業人才充實到隊伍中。會計主管應當熟悉整個會計電算化處理業務,以便對單位電算化會計工作進行監控和指導。
2.加強電算化程序操作控制
為了保證財務信息處理質量,減少產生差錯和事故的概率,應制定嚴格的上機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主要指計算機業務處理過程的具體操作步驟和具體要求,包括各種操作命令、各種設備的使用說明以及非常情況的處理等。其內容主要包括:(1)各種錄入的數據均需經過嚴格的審批并具有完整、真實的原始憑證;(2)數據錄入員對輸入數據有疑問,應及時核對,不能擅自修改;(3)發生輸入內容有誤的,需按系統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編制補充登記或負數沖正的憑證加以改正;(4)開機后,操作人員不能隨意離開工作現場;(5)要做好數據備份。當然,這些制度還必須隨著單位情況的變化而不斷修改完善。只有通過完善的制度才能減少錯誤的發生,從源頭上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加強電算化系統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計算機系統運行的外部環境,主要包括人員安全、硬件安全和軟件安全。主要的控制措施包括:(1)訂立內部操作制度,禁止非電腦操作人員操作財務專用電腦;(2)設置操作權限限制;(3)操作人員身份的密碼控制,規定交接班手續和登記運行日志;(4)數據存儲和處理相隔離,嚴格控制系統軟件的安裝與修改,對系統軟件進行定期的預防性檢查,系統被破壞時,要求系統軟件具備緊急響應、強制備份、快速重構和快速恢復的功能。
4.內部審計控制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加強單位內部控制的一個有效手段,內部審計在某種程度上可理解為對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對內部控制環節的檢查、監督、評價是通過內部審計來完成的。在電算化會計系統中,由于是“人機”對話的特殊形態,因而對內部審計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內部審計主要包括:對會計資料進行定期審計;審查機內數據與書面資料的一致性;監督數據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對系統進行各環節的審查,防止存在漏洞;檢查和監督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三、結束語
總之,任何電算化系統都不是無懈可擊的,任何規章制度也不是天衣無縫的,完善有效的電算化系統及管理制度是電算化會計系統安全之本;提高會計電算化人員素質,規范和完善電算化會計系統操作和管理章程,重視內部審計,是當前強化電算化環境下內部控制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