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成吉
摘要:三網融合推進工作是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的項目,三網融合是為重要任務納入我國的發展戰略當中。文章對三網融合進行簡要介紹,說明三網融合的特點,分析三網融合大背景下,作為主體的廣播電視行業所具備的優勢,重點介紹這一背景下廣播電視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三網融合;廣播電視;發展思路
1.三網融合概述
1.1三網融合的含義
三網融合,指的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的高層業務應用上的融合。其中,廣播電視是主體,互聯網是核心。2010年1月份國務院提出的三網實現互通和資源共享,為用戶供應數據、話音、廣播電視等等多種服務,標志著三網融合時代真正到來。三網融合,不僅僅是三大網絡在信息傳遞等物理層次合一,重點在于高層業務應用上的融合。具體為技術趨于一致,網絡層實現互通互聯,完成無縫覆蓋;業務上相互交叉滲透;應用上趨于使用統一IP協議;經營上相互間競爭而合作;政策和行業管制上趨于統一。對于實現方式,三網融合則指相同的內容與服務,都能夠在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上被提供;廣播電視網和電信網相互配合,實現業務上的融合。進行技術改造之后,三大網絡可實現互補和發展。
1.2三網融合特點
第一,以有線電視數字化與CMMB 作為基礎。在下一代的廣播電視網在具體構建上,有線電視數字化與移動多媒體廣播(CMMB)是基礎,自主創新的3TNet核心技術是支撐,符合我國的國情和三網融合要求的技術體系將形成。目前,需要進行或正在進行當中的事項包括核心技術突破和成套設備開發,建設起覆蓋全國的主要城市的示范網。這一系列的工程建設將帶動相關的設備制造與信息服務業發展,形成大產業規模。同時,以政府為主導,企業作為主體,市場作為導向的運營體制將形成,在聯合地方政府并動員組織全國的優勢產業和科技資源的形勢下,建立且發展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的產業鏈與創新鏈。根據預計,未來十年內將建成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這一基礎設施,設施以三網融合為特征,并滿足現代化數字媒體與信息服務等等產業發展。
第二,強調三網間業務的融合和信息文化安全監管。三網正在往下一代互聯網演進,在功能技術上三網趨于一致,但存在區別。三網融合并非三網合一,也非網絡相互代替,而是業務的融合。借助網絡互聯互通特點實現資源的共享,使沒一個網絡都能過開展多種的業務,用戶可通過有線的電視網上網、打電話,也可以看電視。此外,根據我國三網融合的總體方案與試點方案可知,三網融合環境下信息安全與文化安全的要求被提升。完善安全的保障體系,提升監管能力成為重要要求,而充分發揮新聞網絡的視聽節目的監控系統作業,規范節目為特別要求。
(三)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三網融合,順應的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意在創造電視和互聯網共贏互利的發展模式,這為廣播電視有線網絡的整合升級以及新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歷史的性契機。以三網融合作為基本特征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對于促進我國的現代服務、電子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意義重大。廣播電視企業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大力開展手機電視、網絡視頻等服務,不斷地發展高清電視、移動的多媒體廣播電視等新型的業務,將有力推動產業升級。2009年,下一代廣播電視網上海示范區啟動,至2011年12月,其完成了100萬戶投入運營的突破,NGB網絡將高達100兆的寬帶接入到上海的百萬居民家庭中,從而為三網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
2.我國三網融合形勢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思路
目前地方電視臺的威脅主要來自于新媒體的不斷出現,以及中央,省級媒體節目的沖擊,導致了地方電視臺在收視率方面無法突破。首先,新媒體的出現對于任何傳統媒體都有很大的打擊;其次,隨著廣播電視事業的不斷發展,地方電視臺的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隨著行業政策、廣電科技的發展以及省級以上電視臺節目上星和地面衛星接收設施的不斷普及,地方電視臺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2.1廣播電視行業的優勢
作為三網融合的主體,廣播電視承載著深重的社會職責。在三網融合當中,廣播電視行業具有技術、內容和用戶三方面的優勢。
其一,廣播電視網絡歷經幾十年發展,已形成符合國情特色的安全播控體系,監管能力強勁。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在解決不良信息與垃圾信息等傳輸方面經驗豐富,這位有效空管網絡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案,同時能夠享受中國特色信息服務和綠色的互聯網服務。其二,下一代廣播電視網中,廣播電視的內容優勢將是其特色。廣播電視行業本身具備節目制作和傳輸等有利條件,并掌握有主導權;廣播電視行業是為宣傳媒介管理部門,掌握廣播電視節目準入和發行等等環節;廣播電視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具備海量節目數據與豐富多樣的媒體內容,能夠為用戶提供各式各樣的精神文化內容。其三,相較于互聯網與電信網,用戶優勢為廣播電視典型優勢。我國的廣播電視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在互聯網與電視網建設欠發達地區,廣播電視具有方便性優勢,且有質量保證。
2.2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途徑
2.2.1力推移動廣播電視業務
作為移動電視的品類之一,CMMB的手持電視由我國的廣播電視系統自主研發而成,可通過手機和PMP等等形式為用戶提供便攜式的終端電視節目,相當于將家中的電視搬到了口袋里,可隨時隨地觀看電視。三網融合政策規定,對于符合相關條件的廣電企業,可經營增值的電信業務與部分的基礎電信業務、互聯網業務。目前,CMMB在TD機以外的手機上不可用,而TD機的使用者優先,僅幾百萬用戶,如果能夠進行技術的改進和磨合,則意義重大。三網融合必將使得CMMB可加載到所有手機,不斷地搶占CMMB電視這個商機,將有助于光電可持續發展。
2.2力推互動式的廣播電視業務
網絡互動電視(IPTV)是三網融合之典型業務,業界視之為三網融合最佳切入點。廣播電視行業應當抓住這個機遇,使其快速發展壯大。電信換個廣電必將完成雙方有限制式的開放,電信領域于互聯網的接入層面上向電信領域進行開發。IPTV 是為TV 節目使用IP網傳送,是為不受時間限制的享受性互動業務體驗,如視頻廣播、視頻點播和信息服務,且使用方法、操作簡單,與普通電視一致。在三網融合的利好政策背景下,有電信與廣電共同推動,網絡結構則的數據傳輸的功能更為強大。進行互動式的廣播電視業務的大力推廣,可吸引眾多電視愛好者加入行列中,提升廣電業務附加值。
2.3大力推動流媒體廣電視業務
伴隨著3G牌照發放,移動互聯網的寬帶加寬,從移動運營商角度出發,手機電視業務是為未來最能夠體現3G服務的一個優勢核心業務。流媒體手機可點播可下載,按照下載與點播的條數計費,互動性優勢較為明顯,且增加用戶的使用選擇,因而,廣播電視行業應當加大對其的宣傳,倡導手機用戶使用流媒體手機電視進行廣播電視節目的手提,培養手機觀看電視的習慣,推進手機廣播電視產業發展。
3.結語
“三網融合”帶來的是媒介生態環境的深刻變革,傳媒業應隨之進行多維轉變。廣播電視是為三網融合主體,在實施三網融合過程當中,應當充分的發揮廣播電視獨特的優勢,同時抓住轉變機遇,堅持與時俱進,進行內容、理念、科技以及體制上的創新,承擔其相應的社會責任,推動三網融合持續健康平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鵬.三網融合背景下電視內容產業升級戰略.電視研究[J].2011
[2]現代電視技術編輯部.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翻開廣播電視發展的新篇章[J].現代電視技術.2009
[3]李光輝.“三網融合”背景下電視媒體內容平臺的構建.中國廣播電視學刊[J].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