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蓮 林紅
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老年婦女疾病[1]。圍絕經期是指從出現與絕經有關的內分泌、生物學和臨床特征起至絕經1年內的特殊時段[2]。圍絕經期功血主要是由于圍絕經期婦女卵巢功能出現衰退,導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調節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從而引起了無排卵性的子宮出血,多發于絕經過渡期,多數患者為良性的病變[3]。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方法有孕激素內膜脫落法、雌激素內膜生長法及內膜萎縮法等[4],但這些方法不良反應比較明顯,臨床療效不佳[5],因此,臨床上一直尋找一種既安全又可靠的治療方法。為探討和分析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臨床療效,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具有完整臨床資料的2006年1月~2010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血色素90g以上的圍絕經期者,采用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6年1月~2010年12月來我院就診的血色素90g以上的圍絕經期者80例,均符合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有關診斷標準,經婦科檢查、B超檢查、刮宮病理檢查、血液生化檢查確診為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年齡43~56歲,平均年齡51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個月,平均血紅蛋白92.4g/L,經病理診斷增殖期內膜患者有29例,單純性增生患者有27例,囊腺樣增生患者有29例,腺瘤樣增生患者有15例。所有患者均無器質性病變、肝腎功能正常,無妊娠及子宮器質性的病變,排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以及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就診治療前3個月內所有患者均未接受激素類藥物治療(包含性激素治療),均無口服避孕藥的禁忌證,均無吸煙史,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治療,血液中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均正常。就診時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有不規則出血或血性分泌物,接觸性出血。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患者40例。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43~52歲,平均年齡50.5歲,病程2~5個月,平均病程3個月,平均血紅蛋白92.0g/L,其中增殖期內膜患者有15例,單純性增生患者有13例,囊腺樣增生患者有14例,腺瘤樣增生患者有8例。4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44~56歲,平均年齡51.5歲,病程2~6個月,平均病程3個月,平均血紅蛋白92.6g/L,其中增殖期內膜患者有14例,單純性增生患者有14例,囊腺樣增生患者有15例,腺瘤樣增生患者有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具體病理分類見表1。

表1 病理分類及病例數 [例(%)]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服藥治療,有感染的患者積極采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診斷性刮宮術后5天口服黃體酮膠丸每天100mg,服用12d。3個月為一個療程。觀察組患者診斷性刮宮術后5天口服媽富隆每天1片,治療21d,3個月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3個月前后的月經出血時間,出血量,B超單層法測量治療前后子宮內膜的厚度,服藥后的副反應以及停藥后的復發情況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 按以下標準評價兩組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治療效果。治愈:治療期間未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停藥3個月后無復發病例。有效:服藥治療后止血或者血量明顯減少,停藥3個月后無復發病例。無效:服藥治療后止血或者血量未見明顯減少,陰道仍有不規則流血。
1.5 統計學方法 對統計學數據采用SPSS12.0錄入統計數據,并對計量統計資料進行t檢驗,對計數統計數據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情況比較 經2個月的觀察和隨訪,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對照組治愈13例,有效2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2.50%。觀察組治愈16例,有效2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5.00%。經χ2檢驗,兩組療效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圍絕經期子宮功能性出血的臨床療效[例(%)]
2.2 止血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控制止血時間為(30.56±10.34)h,完全止血時間為(61.18±14.13)h,觀察組患者控制止血時間為(17.53±4.75)h,完全止血時間為(35.67±8.92)h,經t檢驗,兩組不同治療方法的止血時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止血時間優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治療方法控制出血時間和完全止血時間比較
2.3 子宮內膜厚度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11.09±1.23)mm,治療后(6.35±0.43)mm,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子宮內膜厚度(11.23±1.12)mm,治療后(4.23±0.35)mm,經t檢驗,兩組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有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子宮內膜厚度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4。

表4 兩組不同治療方法治療前后子宮內膜厚度情況比較(mm)
圍絕經期是婦女的必經階段,圍絕經期綜合征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出現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了一系列的癥狀,主要包括月經量減少,月經紊亂,性交困難、潮熱、失眠、骨質疏松、健忘等[6]。其中圍絕經期功血是圍絕經期綜合征的表現之一。主要是由于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出現了衰退,從而造成了卵巢或子宮局部的調控機制出現了異常,卵泡數量逐漸減少,黃體酮等分泌缺乏[7]。由于雌激素的分泌不穩定,出現了子宮內膜的增長過快,子宮內膜出現了不規格的剝脫[8]。
對于圍絕經期功血的患者,一旦出現出血的癥狀,應接受診斷性刮宮術。進行診斷性刮宮術不僅可以排除惡性疾患,還可以診斷功血的類型[9]。目前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主要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方法治療以及子宮內膜切除手術治療以及子宮切除治療等。臨床上應用治療為絕經期功血的主要藥物包括米非司酮、黃體酮、媽富隆等[10]。媽富隆是去氧孕烯和炔雌醇的復方制劑,是新一代的避孕藥物。炔雌醇能補充雌激素,去氧孕烯能補充孕激素并可抑制雌激素引起的子宮內膜過度增生,兼有治療子宮內膜萎縮和內膜增長的雙重作用,在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過程中能迅速止血,效果比較明顯,由于媽富隆雌激素樣和雄激素樣作用比較弱,治療時不會增加靜脈栓塞的風險,也不影響代謝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血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1]孫敏玲.媽富隆和米非司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療效及對性激素濃度的影響[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1,3(32):417-419.
[2]張永鋒.口服避孕藥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26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10(7):82-83.
[3]龔玲.媽富隆用于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0,2(8):150-151.
[4]王愛平,媽富隆和安宮黃體酮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療效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2(31):223-224.
[5]余宏燕.媽富隆聯合安宮黃體酮治療青春期功血療效觀察[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4(21):259-260.
[6]陳麗蓉.三種方法治療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代醫生,2010,33(48):144-145.
[7]呈豫琳,張富青.媽富隆治療低齡婦女圍絕經期綜合征65例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5,7(12):929-930.
[8]王冬梅,李滸春.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36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5):106-107.
[9]關秋云.中藥治療圍絕經期功血60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26):142-143.
[10]趙霞,孫倩.媽富隆治療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臨床醫學雜志,2007,10(6):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