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燕
21世紀我國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劇,許多老年人的問題都已成為社會的重點和熱點問題。手術麻醉對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老年創傷性患者手術中早期的POCD發生率高達25.8%。雖然造成患者出現POCD的因素較多,但是麻醉帶來的影響較大,因此臨床上將麻醉方式對老年創傷性患者認知能力影響的研究,作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課題。以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60歲以上股骨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手術方式及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現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周口市中心醫院外科60歲以上行股骨手術患者50例,隨機分為兩組。基本臨床資料如下:⑴觀察1組: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齡62~73歲,平均68.6歲,股骨粗隆骨折擬行人工股骨頭置換8例,股骨頸骨折6例,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7例,合并糖尿病6例,高血壓7例;⑵觀察2組: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63~75歲,平均69.2歲,股骨粗隆骨折擬行人工股骨頭置換7例,股骨頸骨折8例,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10例,合并糖尿病7例,高血壓8例。所有患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學以上,兩組患者均無安定類藥物服用史,且不伴有精神疾病,研究前對有精神障礙的患者進行排除,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MMES術和認知功能測試,且所有患者在手術前進行認知功能測試不超過17分。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方式、并發癥及術前MMES術和認知功能測試評分進行比較,經統計學分析,P=0.053>0.05無顯著差異性,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進入手術室前,對所有研究對象給予0.5mg的阿托品和0.1g的苯巴比妥鈉肌注給藥。進入手術室后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進行ECG、SpO2、BP、HR監測。之后按照分組分別進行麻醉處理。
1.2.1 觀察1組麻醉操作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1)手術前:予以1.5mg/kg的丙泊酚,3μg/kg的芬太尼和0.2mg/kg的阿曲庫銨,使用氣管插管進行機械通氣;(2)手術中:使用2mg/kg的丙泊酚及2%異氟醚通過靜脈微量泵持續輸注聯合氣管導管吸入進行復合麻醉;(3)手術后:靜脈自控鎮痛,使用0.001%芬太尼,負荷量為5~7ml,按2ml/h持續給藥,每次給藥0.5ml,將時間鎖定為15min,鎮痛連用48h。
1.2.2 觀察2組麻醉操作 患者使用單側腰-硬聯合麻醉,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體位,按0.75%羅哌卡因2ml+蒸餾水1ml配成3ml輕比重液;按照0.75%羅哌卡因2ml+10%GS 1ml配成3ml重比重液;15s內將藥物注入蛛網膜下腔,注藥后保持體位15min。以患側T10作為麻醉阻滯感覺平面,確保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術后將200mg的羅哌卡因及10mg的畢嗎啡加入到100ml的生理鹽水中進行硬膜外自控鎮痛,初始劑量為2ml,2ml/h持續給藥,每次給藥0.5ml,將時間鎖定為15min,鎮痛連用48h。
上述患者手術過程中均維持穩定的生命體征,血壓波動在基礎值的20%以內。分別收集患者術前1天及術后第1天的POCD評分。使用MMSE量表通過被時間地點定向力、言語表達、計算、閱讀聽力理解、記憶、讀寫繪畫等內容對患者的認知能力進行檢測。
1.3 統計學方法 將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并采用SPSS15.1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MMSE值進行比較 觀察1組售后的患者術后MMSE值明顯低于術前,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2組患者手術前后的MMSE值無顯著變化。術后兩組患者的MMSE值比較,觀察2組明顯優于觀察1組。經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手術前后MMSE評分比較表(分,±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手術前后MMSE評分比較表(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1組 28 27.4±3.5 24.3±4.3觀察2組 22 27.2±2.6 26.5±2.4
2.2 兩組患者術后POCD發生率比較 術后1天對兩組患者的術后POCD發生率進行比較,觀察1組患者出現POCD 12例,發生率為42.9%;觀察2組患者發生POCD僅3例,發生率為13.6%,觀察1組明顯高于觀察2組,經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差異性(P<0.05)。
手術麻醉對老年患者認知功能有很大影響,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老年創傷性患者手術中早期的POCD發生率高達25.8%。雖然造成患者出現POCD的因素較多,但是麻醉帶來的影響占主要地位。因老年患者的大腦機能隨著年齡呈減退趨勢,如腦體積縮小、重量減輕、腦溝變寬、特殊區域功能性神經元等一系列變化,使得臨床使用麻醉藥物對其的影響相對較大。因此采用何種麻醉方式能夠減少對患者影響,降低臨床POCD發生率,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
目前臨床常用單側腰-硬聯合麻醉代替傳統的全身麻醉方式,經臨床研究證實,該法不僅確保了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效果,而且明顯減輕了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提高了術后患者的MMSE值,降低了POCD發生率,是目前較為理想的麻醉方法。尤其是在老年創傷患者的使用中具有巨大的優勢[1-4]。
綜上所述,證實在老年創傷患者的手術中使用腰-硬聯合麻醉較全身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影響小,POCD發生率低等優勢,適于臨床推廣使用。
[1]余斌,何康梅,張曉慶.麻醉方式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2):110-112.
[2]劉秋華.麻醉方式對老年創傷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健康必讀(下半月),2010,8:133,130.
[3]陸利君.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1,9(04):260-262.
[4]鞏海燕,沈烈峰.腰-硬聯合麻醉于老年人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探析[J].當代醫學,2012,18(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