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

沿寧宿徐高速公路由宿遷市區入泗洪縣,行不足10公里,路兩邊突然出現一片200多畝的工地。
工地上豎著一塊金屬材料現代物流園區的牌子,里面有幾輛推土機作業,四處是高隆的土堆,半截斷墻立在路東,上寫:“點燃激情文化,建設美好家園”。
再向南10公里,進入連成一片的泗洪經濟開發區和常熟泗洪工業園,東西廠房蔓延,看不到邊。
“空殼”工業園
位于縣城西北郊的泗洪經濟開發區是泗洪縣最早發力招商之地,成立于2002年,原名為泗洪工業園,2005年更名,2006年即被評為省級經濟開發區。援引其官網招商熱線人員的說法是,“泗洪縣城建成面積僅為30平方公里”,“該區總規劃50平方公里,已建25平方公里,入住企業300多家”,規模居縣各工業園區之首。
在園區嵩山路和香江路交叉口處,有一家名為江蘇象山光明機械輸送機有限公司的企業,其鐵欄桿所圈約有100畝土地,只在靠近路邊方位,建了一座5畝的工作車間和兩三棟樓房,后面一大半土地長滿荒草。
象山光明公司在2008年入駐園區,自稱有50名員工。園區大多數企業像這家公司一樣,圈置了遠超于自身廠房面積的土地。不少公司順勢借殼生蛋,出租廠房。
記者以租倉庫為名聯系了位于天目湖路的泗洪錦煜機械制造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于2009年9月,2010年拿到了12畝的土地,50年產權,之后投建了3個簡易廠房,近一半的土地還未有計劃。3個廠房中,有兩個完全空著,公司只使用其中一個1000多平方米的廠房。
該公司一位孫姓負責人表示,在這個廠里上班的有6名員工,每年銷售30臺鍘揉機、秸稈煤炭成型機等機器設備“就夠自己玩了”。當天廠房里只有3個工人在焊接機床,里面散落著一些成品,半截地方都是空的。
到晚上6點多,園區路上偶見三五個人,亮燈的企業廠房屈指可數,大半園區處于黑暗沉寂之中。泗洪縣一位熟知經濟開發區的內部人士承認了空殼的事實:“不能說泗洪招這么多年商,沒有成績,像區內的上海杉鑫服裝、臺灣華老鴨食品、蘇州百靈絲綢等這些企業都近10年了,現在江蘇首義薄膜、斯迪克等也是干實事的,但這樣的企業少之又少,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很差?!?/p>
而在《南風窗》記者走訪了泗洪引為典范的寧波機械工業園和常泗工業園后,發現其“稀稀拉拉的廠房”,也如同經濟開發區的翻版。
“能把2000萬包裝過億”
當得知北京某動漫公司想入駐泗洪產業園的消息時,縣某部門一名招商人員表示無限歡迎,脫口而出“可以免租免稅入園”:“我可以聯系縣軟件產業園,注冊資金只要超過200萬,其實都知道這個注冊資金是虛的,最基本的條件是場地宿舍我們3年內免費提供,地方留成稅收3年內全免,再3年減半,注冊資金越多,優惠條件越大?!?/p>
和《南風窗》記者約談時,他所交底的招商引資政策讓人怦然心動,“如果需要貸款,項目大的,政府可以出面擔保,也可以通過縣政府控股的擔保公司擔保?!薄叭腭v后,所需要的一切運營手續我包辦,你不用和各個政府部門打交道?!薄罢泄げ缓谜?,我們領導在人事局有關系,可以幫幫忙?!鄙踔猎诳h里闖紅燈了,也可以注銷記錄。
而最有誘惑力的是“包裝術”,上述招商人員表示,比如企業預計固定投資額投資2000萬,他這邊甚至可以“包裝”過億。
只要能招到商,這里似乎一切都好談,曾到泗洪投資的寧波人邊明表示:“招商吃飯時,有鄉領導說,來這邊投資的企業家,可以優先考慮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還半開玩笑地說,可以在這再找一個老婆,生孩子過日子都沒問題?!?/p>
據他了解,近幾年,寧波陸陸續續約有五六十家企業到泗洪投資,“實際上十有六七都是奔圈地而去,有企業以低價入手,拿地去銀行貸款,建一些簡單的廠房給政府看,來年以兩倍三倍的價格尋找買主,買主付80%的資金,企業拿著這部分錢去還銀行貸款和利息,這就是空手套白狼。只不過,近兩年地產行情不好,很多老板都砸在手里了,眼前做點出租或者利用廠房做點小規模生產。”
全縣招商
自2002年起,招商引資被泗洪連續3任縣委書記“狠抓不放松”,去年政府換屆后,風潮更盛。目前泗洪組建“一辦十局”:常熟辦事處和10個直屬專業招商局,其余還有縣主要行政部門和下面23個鄉鎮等各自組建的招商協作組,可謂全縣招商。
政府產業轉移之心遠猛于企業。邊明表示:“寧波這幾年產業轉移比較緩慢,這里的企業沒有一家愿意背井離鄉,再折騰一番,都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才做。另外,業內有一種說法叫‘開門招商、關門打狗,一旦投入大量資金,企業和政府的位置會由主動變被動。信息不對稱也是困擾企業的主要難題,沒有熟人搭橋,寧波的企業根本不會考慮遷到那里。最常見的是企業家和某縣委書記或某鄉長很熟,然后遷過去。現在招商的地區實在太多,這些因素造成大量企業觀望投機?!?/p>
寧波中皇城集團在泗洪投資事件讓邊明印象深刻,該集團老總馮光東在寧波商圈頗有名氣,曾在2008年被聘為泗洪人民政府經濟顧問,然而兩年之后馮光東一度成為泗洪縣網上通緝犯,旗下房地產公司、開關廠等損失慘重,據說因青陽鎮政府拆遷承諾未兌現,馮原本打算賺一大筆的安置房被迫以商品房出售,因五證不齊,辦理時間很長,馮被迫借高利貸,最終在2010年出現馮光東非法集資案。
經過多方努力記者電話聯系到已“跑路”的馮光東,但他嘆口氣說:“還有一些產業在泗洪,不能和政府徹底鬧僵。事到如今,被打掉多少牙都得往肚里咽?!?/p>
被強征的家
3月1日,泗洪細雨紛紛,在泰山北路和牡丹江路口,60多歲的董師傅坐在摩的上不停瞅尋客人。他是董溝村村民,拆遷后就拉座掙錢,離他50米處是占地50多畝,號稱投資4億的北辰國際會展中心,雖名為會展中心,主樓卻是一座豪華酒店,四周都是兩層小樓。而董師傅的家原先就在這塊“別墅群”旁邊。
走到別墅墻下,董師傅停下車,忍不住指指點點,“前段時間這家企業開業鬧得很歡,現在都裁員了,真是糟蹋地啊?!?/p>
近幾年,泗洪經濟開發區不斷北擴,董溝村也不斷遭到拆遷,董師傅他的房子在去年5月份被拆,“當時就是強拆,我和老伴一下子都沒地方住了,政府以耕地每畝2.34萬、房屋每平方米300元的價格補給我們,其中耕地補償的30%被扣留在村集體?!?/p>
兒女都不在身邊,現在董師傅和老伴在離此不遠的富康家園租房,他覺得“拆遷農民很吃虧”,“家里原先有耕地18畝,房子120平方米,一共拿到了33萬多點,富康家園安置房每平方米價格從900元到1900元都有,即使有拆遷證想買個好一點的房子也得花10來萬,今年房價比去年還漲了點。這樣算下來,地沒了,買了房,錢也剩不了多少。老伴年紀大了,沒工廠要,現在只能靠我拉點客賺錢,老了怎么辦?還不如在破屋子里住著種地啊。”
董師傅始終沒弄明白耕地和房屋補償價格為什么“定那么個價”,“怎么來的”,就“直接被拆了”。關于賠償標準,泗洪縣出臺了相關文件,但董師傅覺得價格太低,特別是房屋補償價格,“我們曾多次上訪,但走到宿遷就被送回來了,還有人被關了黑屋,訴冤無門。”
和董溝村一同被拆掉的,還有周邊六七個村莊,再向北,被稱作產糧基地的五里江農場靠南的一部分,也已經被圈定拆遷。
一堆爛攤子
2010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不足兩年的時間,安徽皖江城市帶、廣西桂東、重慶沿江、湘南、荊州五大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相繼獲批,中西部從省到縣鄉都在搖旗吶喊招商引資,無數的工業園拔地而起。
在寧波一家五星級酒店會議廳,一場招商引資座談會因參會企業家遲遲未到而一推再推,某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帶隊的近10人招商小組坐著無聊地翹首以待。
受邀參會的寧波企業家協會經濟服務部部長張光達已經習慣了這種場面,“其實很多企業家都是礙于面子過來捧場的,招商已經把他們搞煩了?!?/p>
在與政府打交道時,張光達發現自己總是慢半拍,“政府領導帶著招商組來寧波住豪華酒店,請吃請喝,最后還想帶走幾份合同。但我明確告訴他們,你們政府來,我們會給足面子組織會員去捧場,但只聽,不去考察,沒法簽合同。”
產業轉移是大勢所趨。但很多地方政府如泗洪一樣,并不去研究沿海地區哪些產業要轉移,其能夠承接哪些產業。本能的反應只是:招商。
結果是,留下了一堆矛盾:土地被“糟?!?,拆遷引發各種官民沖突。
而最能看得見的成果,也許正如一位泗洪的市民所說的:“如此大躍進莽干,政府得到了什么?當地老百姓得到了什么?那些來這邊投資的工廠帶來了什么?我只看到有人升官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