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翔 陳水鈺 鄭巧瑛 林黎
彌漫性軸索損傷(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指當頭部遭受加速性旋轉暴力時,因剪切力而造成的神經軸索損傷。病理改變主要位于腦的中軸部分,即胼胝體、大腦腳、腦干及小腦上腳等處。是原發性腦損傷的一種,DAI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軸突損傷越重則傷情越重,昏迷時間越長,病死率越高。目前治療上無突破性進展,仍以保守治療為主,近年來我科在保守治療基礎上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取得較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彌漫性軸索損傷病人40例為觀察對象,男30例,女10例;年齡13歲~55歲;入院時GCS3~8分;入院距發病時間不超過8h;頭顱CT未見異常或有小的挫裂傷,與臨床表現不相符合,均由頭顱MRI確診為彌漫性軸索損傷。其中34例為車禍傷,6例為墜落傷。排除并發顱內血腫需手術治療患者以及伴有胸、腹部嚴重損傷和入院后因傷情過重于24h內死亡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GCS評分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保持呼吸道通暢、脫水降顱壓、頭部降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應用神經功能保護劑等。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于治療3d后即開始加用高壓氧治療,氧艙壓力0.2mPa,加壓20min,穩壓吸氧80min,中間休息10min,減壓20min,1次/d,10d為1個療程,連續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清醒時間和治療1個月、3個月、6個月后GOS評分。
1.4 療效標準 (1)治愈:自覺癥狀消失,肢體運動功能恢復正常,生活自理,恢復工作和勞動。(2)顯效:自覺癥狀好轉,偏癱、失語、精神癥狀基本恢復,生活能自理,但無法工作。(3)有效:癥狀減輕,但生活需人照顧。(4)無效:植物生存狀態或死亡。

表1 兩組患者治療1、3、6個月療效觀察
腦彌漫性軸索損傷是重型原發性顱腦損傷的一種特殊類型,是由Adams等人[1]于1982年正式命名的。其發生機理是:當頭部遭受加速旋轉暴力時,腦組織在顱內產生旋轉加速度,不同腦組織,尤其是灰白質之間因質量差異,運動速度不一而產生剪應力或牽拉作用,造成神經軸索斷裂甚至撕裂小血管引起腦損傷。本病好發于軸索集聚區,如胼胝體、腦干上端背外側、腦白質、內囊、基底節區[2]。早期腦部缺血缺氧是造成DAI患者預后較差的主要原因。
高壓氧治療是將患者置于超過常壓的密閉的特殊環境中,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高壓氧治療DAI的機制主要包括:(1)高壓氧可迅速提高腦組織的氧含量及氧儲量,使氧彌散距離增加,改善腦組織和周身組織供氧,對解決腦水腫條件下的組織缺氧是臨床其他方法難以比擬的。可有效糾正腦缺氧狀態,亦可糾正腦外傷所引起的可逆性,局灶性腦缺血。(2)高壓氧可增加椎-基底動脈血流量,提高網狀激活系統和腦干的氧分壓,加快意識的恢復速度。(3)高壓氧可增加毛細血管彌散距離,可彌補因腦水腫使毛細血管間距離加大而出現的缺氧區域。(4)在高壓氧條件下神經再生的速度和軸突再生的數量增多。(5)高壓氧能減少自由基的產生,增加神經細胞膜的穩定性,抑制外傷后炎癥反應,有利于休眠細胞的復活和神經功能的恢復。(6)高壓氧可抑制厭氧菌的生長繁殖,對其他細菌有抑菌作用,并能增加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有利于對繼發性感染的控制[3]。
綜上所述,DAI患者應在生命體征平穩后盡快進行高壓氧治療;昏迷較深患者,無法咳痰,應先行氣管切開再行高壓氧治療,并且高壓氧艙內需備吸痰器,并有專人陪艙。
本組結果顯示,DAI患者早期應用高壓氧治療,其蘇醒時間和GO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證明高壓氧能明顯減低DAI患者的病死率和病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大力推薦。
[1]Adams JH,Graham DJ,Murray LS,et al.Diffuse axonal injury due to nonmissle head injury in human: an analysis of 45 case[J].Ann Neurol,1982,12:557.
[2]賀曉生,章翔,易聲禹.彌漫性軸索損傷[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1,15(1):58-60.
[3]繆海燕,陳立新,繆月華.高血壓腦出血術后高壓氧治療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7):1069-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