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玲
隨著社會競爭力的增加以及人們對更年期的認識,更年期精神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更年期女性,由于身體的機能減退,尤其是雌性激素降低,會導致血脂譜異常[1],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亦會導致血脂譜異常[2],補充雌性激素和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后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目前相關報道較少。筆者比較了4種抗精神病藥物對女性更年期偏執狀態患者在血脂方面相關項目的測定、對照分析與評價,旨在為女性更年期精神病患者的臨床用藥及二級預防提供依據。
選擇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首次住院且單一服用抗精神病藥。其中用氯氮平治療38例,年齡在43~52歲,平均年齡(46.2±2)歲,病程4~28個月,平均(18±2.5)月;用喹硫平治療45例,年齡在42~53歲,平均年齡(47.2±2.5)歲,病程6~30月,平均(20±4)個月;用利培酮治療52例,年齡在43歲~55歲,平均年齡(48±3)歲,病程5~28個月,平均(15±3.2)個月;用阿立哌唑治療54例,年齡在42歲~56歲,平均年齡(47.5±1.8)歲,病程3~36月,平均(19±3.3)月。四組在年齡、病情情況等方面具有均衡性。
入選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和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中偏執狀態的診斷標準外加:①更年期首次發病;②多伴有失眠、軀體不適和植物神經紊亂等癥狀,并有內分泌特別是性腺功能減退及衰老等表現;③一般無智能障礙[3]。排除標準:①患病有下列疾病:糖尿病、單純性肥胖、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嚴重軀體和神經系統或器質性疾病;②治療前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和血脂檢查出現異常;③患精神分裂癥前已患有消化系統疾病、影響飲食和活動的軀體疾病。
采用自身對照法,普通飲食,治療藥物均從小劑量開始,一般約15d達到治療量。治療劑量:利培酮2~4mg/d,1次/d;喹硫平200~400mg/d,2次/d;阿立哌唑10~20mg/d,1次/d;齊拉西酮120~140mg/d,2次/d;所有患者口服己烯雌酚0.5mg/日或舌下含化己烯雌酚0.25~0.5mg與甲基睪丸酮5mg 1次/日。分別比較治療前、4周和8周后測定TC、TG、HDL、LDL。儀器采用美國杜幫-AR全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試劑是原裝進口。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四種藥物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變化見表1
表1 更年期偏執型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變化(±s)

表1 更年期偏執型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的變化(±s)
注:每組內與治療前相比較,*P<0.05,**P<0.01,***P<0.001。
組別 TC(mmol/L)TG(mmol/L)HDL(mmol/L)LDL(mmol/L)利培酮治療前 4.51±1.05 1.12±0.61 1.35±0.27 2.35±0.60治療4周 4.65±1.35 1.65±1.42* 1.30±0.23 2.32±0.65治療8周 4.72±1.11 1.83±0.56** 1.27±0.21* 2.35±0.54喹硫平治療前 4.32±0.82 1.05±0.93 1.33±0.23 2.45±0.58治療4周 4.51±0.93 1.53±1.02* 1.25±0.23 2.38±0.62治療8周 4.73±1.03 1.91±1.14** 1.22±0.16* 2.35±0.57氯氮平治療前 4.31±0.81 1.05±0.93 1.33±0.23 2.45±0.58治療4周 4.36±0.91 1.67±1.03** 1.27±0.23 2.32±0.62治療8周 4.45±0.80 2.43±1.41*** 1.17±0.25** 2.31±0.65治療前 4.21±0.89 1.03±0.47 1.35±0.19 2.24±0.57治療4周 4.23±0.91 1.67±1.03 1.27±0.23 2.32±0.62治療8周 4.36±0.87* 1.06±0.49 1.38±0.21 2.27±0.6阿立哌唑
由表1可見,服用藥物治療4周后,4種藥物對HDL、LDL的影響不大。利培酮、喹硫平對TG影響較顯著(P<0.05),氯氮平更顯著(P<0.01)。治療8周后,使用阿立哌唑的患者TC升高,TG、HDL、LDL沒有明顯改變;其他三種藥物TC沒有明顯變化,使用利培酮、喹硫平也明顯升高(P<0.01),使用氯氮平的患者TG水平進一步升高(P<0.001);組間比較,升高TG的程度由強到弱依次為:氯氮平>奎硫平>利培酮,除阿立哌唑外,3種藥物對HDL水平有降低作用,降低程度由強到弱依次為氯氮平>利培酮>奎硫平。
女性更年期精神病是一組在更年期(45~55歲)首次發病以情感憂郁、焦慮或幻覺妄想為主要癥狀,伴有植物神經與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精神疾病。根據不同癥狀分為更年期綜合征、更年期憂郁癥、更年期偏執狀態三種情況。更年期偏執狀態主要表現為嫉妒、疑病、被竊或被害等妄想。一般無智力障礙和人格衰退。患者往往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藥,但治療效果較好[4]。多種抗精神病藥物可造成血脂升高,已引起國內外醫學專家的關注,并出現大量相關報道[5]。
本研究對四種非經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對更年期女性血脂影響進行了針對性的比較(見表1)。4種藥物中阿立哌唑對血脂影響較小,而其他三種藥物升高TG、TC較明顯,且對HDL有明顯降低作用,其順序氯氮平>利培酮>奎硫平。研究結果與常學潤[6-7]等一致。可能是由于雖然患者處于更年期,自身分泌的雌性激素減低,但在治療時給予了雌性激素治療,況且由于更年期偏執癥藥物治療劑量相對較小[4],固與其他年齡階段未產生很大差別。這提示對于更年期精神病,予以補充雌性激素和給予抗精神病藥物后,可以按其他年齡階段的頻率檢查血脂。
[1]楊小影.女性血清雌二醇激素濃度與血脂的關系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23):2915-2918.
[2]雷光文.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對血糖、血脂和載脂蛋白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2):210-212.
[3]王組承.精神病學[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6.
[4]Moore TA,Covell NH,Essock SM,et a1. Real-world antip—sychotic treatment practices[J]. Psyehiatr Clin North Am,2007,30(3):401-416.
[5]Baptista T,Kin NM,Beaulieu S,et a1.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during antipsychotic drug[J].National Medical Journal,2010,0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