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雍
冠心病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多發病。臨床表現為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并可多引起心律失常[1]。動態心電圖(AECG)是一種可以24小時無間斷記錄并編輯分析人體心臟在安靜和活動狀態下心電圖變化,并成為臨床檢查和診斷的重要方法[2],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和非持續性心律失常檢出率明顯提高。本研究對我院冠心病患者分別采用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監測和診斷,通過分析比較,發現動態心電圖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診斷監測中有重要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的65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心電圖診斷、臨床表現及實驗室資料均符合1997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心臟病學會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其中男性39例,女性26例,男性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56.93±4.73)歲,女性年齡41~79歲,平均(57.35±3.21)歲。病程3周~13年,平均(2.3±0.4)年。所有患者中合并高血壓病58例,2型糖尿病17例,高脂血癥25例,既往病史半年以上。
1.2 方法
采用HOL TER-STAR三導聯24h動態心電圖系統,HS9514型記錄儀,詳細記錄生活日志,并記錄癥狀發生及持續時間。常規心電圖采用同步三導聯心電圖機,紙速25mm/s,增益10mm/mV。
1.3 診斷標準 動態心電圖的陽性標準:以等電位線的基線為標準,ST段呈水平型或者下斜型下移大于0.1mv;下移的時間持續大于等于1min;2次心肌缺血發作時間間隔大于等于1min,ST段的測量以J點后80ms為準。常規心電圖中缺血性ST-T改變是當T波小于同導聯R波的1/10,ST段水平下移>0.05mV。根據發作時起止特點、節律、心率、伴隨癥狀和持續時間等并結合心電圖檢查以明確診斷心律失常。記錄心律失常中激動起源部位、節律、頻率、途徑和傳導時間的異常。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分析,認為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與診斷陽性率的比較
所有65例冠心病患者中動態心電圖陽性者41例,陰性者24例,陽性率為63.08%;常規心電圖陽性者36例,陰性者29例,陽性率為55.38%。二者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常規心電圖與動態心電圖的檢出結果比較具體情況。
65例患者中動態心電圖檢測室性早搏二、三聯律,室性早搏成對,房性早搏二、三聯律,房性早搏成對,短陣室上速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兩者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室性早搏早發、房性早搏早發、房室傳導阻滯檢出率比較,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冠心病患者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可導致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可以導致冠脈的血流量下降,加重冠心病患者病情,并可能導致猝死[3]。冠脈造影或冠脈CTA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4],但是其屬于有創操作,價格高,患者不易接受,且易受到器械和技術的限制。動態心電圖檢查無創、操作簡易、費用低,對于冠心病粗篩診斷有很大幫助[5]。同時動態心電圖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心律失常的產生和變化,更有助于臨床的診斷和指導治療,對于評估SMI有重要的意義[6]。常規心電圖雖然簡單、方便,但是不能持續監測,易漏診和誤診,所以對于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動態心電圖效果優于常規心電圖,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65例冠心病患者中動態心電圖陽性者41例,陰性者24例,陽性率為63.08%;常規心電圖陽性者36例,陰性者29例,陽性率為55.38%。二者陽性率比較。65例患者中動態心電圖檢測室性早搏二、三聯律,室性早搏成對,房性早搏二、三聯律,房性早搏成對,短陣室上速檢出率均明顯高于常規心電圖。室性早搏早發、房性早搏早發、房室傳導阻滯檢出率比較,動態心電圖和常規心電圖無明顯差異。動態心電圖由于導聯過少,無法記錄某些部位的心肌缺血,所以兩者結合效果更為全面。綜上所述,動態心電圖具有簡便、無創、準確等優點,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表1 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的檢出結果比較
[1]龐志茹.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較[J].中外醫療,2009,6(13):1-3.
[2]劉克霞,高淑梅,吳文英,等.12導動態心電圖與12導常規心電圖ST-T差別的研究[J].河北醫學,2008,4(01):25-27.
[3]李蘭芳.12導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ST-T參數差異的研究[J].西南軍醫,2008,5(06):26-27.
[4]黃寶晨,高淑梅,張鈞,等.12導動態心電圖與12導常規心電圖各項心電參數差別的研究[J].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05,3(04):201-203.
[5]鄭易,岑鎮波,胡海雷.動態心電圖與常規心電圖診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較[J].現代實用醫學,2011,7(06):639-640.
[6]黃東.冠心病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動態心電圖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