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澤良 吳峰
四肢軟組織缺損創面的治療在臨床上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且隨著交通運輸業和工業的迅速發展,軟組織損傷越來越常見。但傳統治療方法不僅療程長,換藥繁瑣,任務量大,而且易并發創面感染[1-2]、骨髓炎等并發癥,甚至MODS。我院骨六科對所早期應用負壓封閉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術治療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78例四肢創傷軟組織缺損病例,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入選患者的創面均為四肢軟組織缺損難以自行愈合或直接縫合,需清創換藥后做移植皮手術。排除有明確的血管閉塞、糖尿病性和惡性腫瘤疾病者。78例患者中,男61例,女17例;年齡6~62歲,平均(36.9±18.8)歲,四肢軟組織平均缺損面積(69.11±24.63)cm2。患者被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0例,對照組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入院后所有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立即進行傷口清創縫合,合并骨折的行骨折復位內、外固定。術中,對照組將創口盡量無張力縮小范圍,采用常規換藥的治療方法,用佛山中醫院自制無菌黃油紗外敷創面,手術后行抗感染、抗破傷風治療,等傷口的肉芽組織生長滿意后行植皮術,封閉創面。治療組則根據創面大小和形狀裁剪VSD敷料,使VSD引流管的端口和所有的側孔位于VSD材料內,把其覆蓋在創口上,確保需要引流的創面與VSD材料充分接觸,不留余地。對創面周圍皮膚進行去除血污和徹底脫碘等清潔處理后,在VSD敷料外用薄膜粘貼密封整個創面。對套脫傷的仍有活力的皮膚行反取皮,回植皮膚上亦用VSD覆蓋,與皮膚缺損創面一起,用生物薄膜封閉后,最后連接負壓裝置,采用三通連接頭連接引流管,開放負壓,24h持續吸引。定時觀察負壓封閉的引流裝置及更換負壓引流瓶,記錄引流液的性狀和數量,VSD敷料在7~10d拆除,當創面長出新鮮肉芽組織且創面無明顯紅腫滲出等炎癥反應時,可行相應的皮瓣成形術或行植皮術,封閉創面。所有患者均配合部分支持療法和抗感染治療。
觀察治療前和用VSD敷料治療后創面面積縮小情況,觀察治療過程并發癥和感染的發生情況,移植皮術后臨床療效情況,同時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醫療費用。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進行統計學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VSD治療的40例患者中,31例單純軟組織大面積缺損患者創面經一次封閉引流后,生長新鮮的肉芽組織,直接縫合后痊愈2例,減張縫合后痊愈3例,行自體植皮后痊愈26例;8例并發肌腱血管神經外露患者創面經一次封閉引流后,行組織皮瓣移植覆蓋創面后痊愈6例,行二次負壓封閉引流后行自體植皮后痊愈2例;9例骨折并骨外露患者,經一次封閉引流后行皮瓣轉移術封閉創面2例,二次封閉引流后行組織皮瓣轉移覆蓋創面后痊愈2例,經二次封閉引流后肉芽組織覆蓋創面,行自體植皮后痊愈5例。所有患者均隨訪3~6個月,全組無一例并發癥,X線復查9例骨折并骨外露者,骨折及創面愈合良好,無明顯功能障礙。治療組與對照組從感染率、并發癥率、移植皮術后臨床療效、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總費用均有明顯差異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感染率、并發癥率移植皮術后臨床療效、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總費用比較
在臨床上,四肢創傷性骨折合并有面積較大的皮膚軟組織缺損或挫傷是常見且難以處理的問題。常規的治療方法是通過清理創面和每日換藥治療,待皮膚軟組織缺損炎癥反應減輕后再通過皮瓣移植等方法進行創面修復,但是這樣的治療方法周期較長,換藥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且創面水腫、感染使創面肉芽生長緩慢,創面愈合難度大,這些影響了患者的后續治療[3-4]。而用于軟組織缺損修復的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其操作簡便,不需要每天換藥,用透明薄膜封閉也有利于觀察傷口,護理方便,創面愈合快,不僅免除了頻繁換藥給患者帶來的極大痛苦,也減少了醫務人員的工作量。此外,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低,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減輕了患者的精神壓力[5]。
VSD的優點:①防止交叉感染:VSD治療全方位的與空氣隔絕創面引流,及時清除壞死組織和創面的滲液[6-7],具有單方向透氣功能的透性生物貼膜閉合了開放的創面,有效防止交叉污染。②縮短治療周期:VSD在引流的同時能緊密貼合腔壁,這樣可縮小淺表創面;使較深創面的肉芽組織平整;使植皮創面皮片靠攏結合,植皮成活美觀且率高,同時預防了死腔及殘余膿腫的形成,促進創面血供的恢復,加快創面血管及肉芽組織快速均勻整齊生長[8]。③VSD并發癥少:40例放置VSD的患者中術后無一例產生并發癥,安全性能高。
VSD應用中的事項:在覆蓋VSD前,先行徹底清創創面、止血。可放置沖洗管接生理鹽水持續沖洗深或感染較重的創面,術后加強觀察,確保創面持續有效負壓及引流通暢。配合抗感染治療,尤其是抗厭氧菌治療。重視支持治療,及時補充營養、電解質,保持水電平衡。
VSD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用于治療四肢創傷軟組織缺損創面,其操作簡單、容易掌握、術后護理方便、創面愈合快、療程短、并發癥少、感染率低、療效顯著,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1]張功林,章鳴,蔡國榮,等.闊筋膜瓣移植修復足背軟組織缺損[J].中國傷殘醫學,2006,14(5):5-6.
[2]程華強,馮孝志,周云,等.手部軟組織缺損的顯微修復[J].中國傷殘醫學,2007,15(4):4-5.
[3]Riedel K,von-Gregory H.Vacuum-assisted closure therapy. Current status and basic research[J].J Bone Joint Surg Br,2008,52(3):377-381.
[4]楊桂元,錢祝銀.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30(2):149-151.
[5]任鵬,陳剛,阿不來提·阿不拉,等.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下肢毀損傷中的應用[J].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10,24(8):1021-1022.
[6]Weed T,Ratliff C,Drake D B,et al. Quantifying bacterial bioburden during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does the wound VACenhance bacterial clearance?[J]. Ann Plast Surg,2004, 52(3):276280.
[7]劉三風,劉志豪,戴志波.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對各種復雜創面修復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09,15(6):66-68.
[8]陳長青,郭林新,林山,等.封閉負壓引流在四肢創傷性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J].臨床骨科雜志,2009,12(4):44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