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銀亮
腦卒中作為常見病中的一種,其發病率相對較高。據報道,一般患者患病后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高達43.2%,致殘率也相對較高,基本上超過70%以上[1-3]。一般來講,由于腦卒中患者患病時間都較長,由于住院費用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很多患者選擇身帶殘疾,回到家中自然恢復[4]。正是基于此,針對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相關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本研究以黑龍江海倫市人民醫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間住院并出院的40例腦卒中患者的相關病例資料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回顧分析,旨在探討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的實際意義。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病例資料為2010年1月~2011年6月間入黑龍江海倫市人民醫院住院并出院的40例腦卒中患者。將這40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家庭康復組(家庭組)20例,從醫院早期出院后回家進行相關的康復護理,家庭隨訪平均16次以上,該組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為65.7歲。按照病變性質進行分類其中出血6例,占30.0%;梗死14例,占70.0%;另外一組作為常規康復組(常規組)20例,住院進行相關的康復護理,該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齡為64.3歲,按照病變性質進行分類其中出血8例,占40.0%;梗死12例,占60.0%。這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情況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腦卒中神經功能康復主要是基于神經系統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組原理,而功能訓練是影響腦可塑性的極重要因素[5]。本次研究的兩組患者均采用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家庭康復除常規治療外,患者病情穩定后即出院回家,由康復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所要達到的康復目標制定個體化綜合治療措施及各階段的康復方案(即康復計劃)。指導家屬及護理人員掌握訓練的基本要領,主要包括:良姿位的擺放、關節被動活動訓練、翻身訓練、坐位訓練、站立平衡訓練、步行訓練、言語及吞咽功能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等。康復醫師定期家訪,進行康復指導,而后的康復治療則根據病情需要進行咨詢和電話監督。若患者需要或病情變化,康復師可很容易與住院醫師聯系。家庭康復與院內康復都需要專業康復醫生對患者的全身狀態、功能狀態和心里狀態進行評估后,根據近期和遠期康復目標制定嚴格的康復計劃。
本次研究的康復效果評定采用了Fugl-Meyer評價法(FMA),該方法滿分為20分[6]。該方法主要是對患者在其生命體征穩定后進行多次評價,來檢驗患者的康復效果。第一次評價是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的兩日內進行,第二次評價是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的第四周進行,第三次評級是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的第八周進行。
本次研究的統計過程運用了SPSS15.0進行了相關的統計分析,采用了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家庭組與常規組的FMA值進行統計分析后發現,兩組患者在第一、二、三次評價結果上均無顯著性差異。詳細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運動功能值比較表
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發現,腦卒中患者家庭康復的效果較為理想,與常規治療組相比來看沒有明顯的差異,三次評價結果相近,且P均>0.05,這說明腦卒中患者較早出院后可在神經康復小組指導積極開展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的方法是可行的。
家庭康復可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地為患者提供更具特異性的服務,可縮短患者的臥床時間,減少長期臥床肺感染、褥瘡的發生率;緩解病房病床緊張的壓力;節約醫療資源;家中熟悉、親切的環境有利于患者克服消極低沉的情緒,增強積極性、獨立性和參與意識;對患者的心里健康恢復產生長遠的積極效應。另外,家庭康復減少醫療費用,緩解患者的經濟壓力,是一種高效的醫療方式。通過本次的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發現,腦卒中患者較早出院后可在康復師指導積極開展家庭康復治療護理的方法是可行的,同樣可取得滿意效果。
[1]Garceau GJ. Transfer of the Anterior Tibial Tenodn for Recurrent Club Foot[J].Bone Jonit Surg,2010 (19):207.
[2]Nilsson L, Carlsson J, Danielson A, et al. Walking training of patients with hemiparesis at an early stage after stroke:a com-parison of walking training on a treadmill with body weight support and walking training on the ground[J].Clin Rehabil, 2010,15(5):515-527.
[3]馬菊香.腦卒中急性期康復治療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0):56.
[4]閆奕,崔寶玲,王強.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1,17(17):15-16.
[5]崔曉朋,王惠芳.腦出血患者康復治療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學,2011,17(31):33-34.
[6]呂巧英,張莉.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單元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0,0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