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寧守斌
膠囊內鏡(capsule endoscopy,CE)滯留為CE使用中的較少見但較嚴重并發癥之一,今年我科在雙氣囊小腸鏡(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下成功取出小腸內滯留CE 1例,避免了患者手術治療的痛苦及并發癥的發生。本例患者有以下特點:(1)患者年齡較小,僅11歲;(2)CE滯留位置深;(3)滯留時間較長,為42d。現將該病例報道如下,并文獻復習。
患者,女,11歲,因“間斷性腹部疼痛3月余”收入我院,在外院診治期間于42d前行CE檢查,檢查提示:空腸遠端炎性改變,膠囊滯留于小腸。期間患者仍間斷腹痛,并偶有嘔吐,多次行B超檢查除外腸梗阻。并給予硫酸鎂、多潘立酮、杜秘克等口服,膠囊仍未排出,復查立位腹部平片見盆腔內偏右可見條索狀致密影,考慮為膠囊內鏡。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患者入院后行腹部平片提示:不完全性小腸梗阻、CE位于空腸內(見圖1)。考慮患者有不完全性小腸梗阻表現,給予禁食及口服液體石蠟30ml/d,靜脈營養支持治療。經仔細檢查患者及分析輔助檢查結果,判斷滯留CE位于空回腸交界處,雙氣囊小腸鏡到達難度大。但患者CE長期滯留,為防止梗阻加重及其它并發癥,避免手術,決定于靜脈全麻及透視引導下行經口雙氣囊小腸鏡異物取出術,由于患者已禁食數日并有不完全性小腸梗阻,未給患者口服洗腸劑。在透視下行經口小腸鏡,術中空回腸交界處發現滯留CE,反復調整角度后,用圈套器將其取出(見圖2、圖3、圖4)。術中發現患者空腸下端粘膜充血糜爛,有可能為克羅恩腸病,但不能排除膠囊內鏡滯留壓迫所致,建議患者密切隨訪必要時隔期復查雙氣囊小腸鏡。術后患者腹痛及嘔吐明顯緩解,觀察3d后無明顯不適出院。

圖1 腹部透視見滯留CE

圖2 透視下DBE及滯留CE

圖3 DBE下圈套器套取CE

圖4 取出后的CE
自從2001年CE正式上市以來,CE被廣泛應用于小腸疾病的診斷中,明顯提高了小腸疾病的診斷率。以往CE滯留的患者需要外科手術解除膠囊滯留造成的梗阻。目前認為當膠囊在腸道停留時間超過2周,或需經內鏡、手術才能取出膠囊者,則判斷為膠囊滯留[1]。目前市場所用膠囊大小相近,正常情況下均能順利通過消化道,當腫瘤、粘連或炎癥導致消化道有嚴重狹窄時,膠囊難以順利通過,導致膠囊滯留。一般認為,膠囊滯留發生率為1.5%左右[2]。其發生率與被檢查者的病種有關,在明確有克羅恩病的患者和應用非甾體抗炎藥患者,其膠囊滯留發生率較高,而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則相對較低。
一般認為,患者有腸梗阻癥狀或放射學檢查提示有腸梗阻或狹窄跡象時,為CE檢查禁忌證[3]。對于那些有高度滯留潛在性的患者,應避免行CE檢查。小腸造影雖能檢測小腸狹窄,但漏診率較高。本例患者其滯留原因可能為克羅恩病所致,需繼續隨訪確診。目前對有明確CE禁忌證患者行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可以提高小腸疾病診斷率并可以對部分疾病鏡下治療[4-5]。目前應用較成功的是試用膠囊,試用膠囊大小與正式膠囊相同,由壓縮乳糖和硫酸鋇構成。吞服后,若應用腸道狹窄在體內滯留時間超過40~100h就會崩解,崩解后的殘留物可順利通過狹窄,防治梗阻發生。當試用膠囊順利通過后,預示可以進行CE檢查。即使有明確的腸道狹窄,只要試用膠囊可以通過,說明CE也可以通過腸道狹窄處,仍可進行CE檢查[6]。
膠囊發生滯留后,若有梗阻發生,應盡快解決,可通過X線、CT及B超等輔助檢查判斷CE滯留位置高低,選擇經口或經肛DBE檢查取出滯留CE不失為一種既經濟又減輕患者痛苦的方法,同時可以對小腸病變進行鏡下診斷。當然在DBE檢查失敗后,手術取出滯留CE,也是必要的。當膠囊滯留而無癥狀發生時,可隨訪觀察,文獻報道最長滯留時間為3年[7]。
膠囊內鏡滯留在CE檢查中雖然少見,但易出現腸梗阻等嚴重并發癥。在行CE檢查前,應對患者行風險評估,對有潛在或高度懷疑腸道狹窄者,可試用膠囊檢查。在CE檢查過程中,一旦出現膠囊滯留,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適當措施。隨著消化內鏡的發展,內鏡下異物取出術患者痛苦小、經濟費用少、并發癥少、成功率高,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1]CAVE D,LEGNANI P,DE FRANCHIS R,et al.ICCE consensus on capsule retention[J].Endoscopy,2005,37(10):1065-1067.
[2]LI F,GURUDU SR,DE PETRIS G,et al.Retention of the capsule endoscope: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of 1000 capsule endoscopy procedures[J].Gastrointest Endosc,2008,68(1):174-180.
[3]戈之錚,蕭樹東.膠囊內鏡展望[J].胃腸病學,2002,7(6):326-330.
[4]岳輝,智發朝,白楊,等.雙氣囊內鏡對小腸狹窄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選擇的價值[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8,25(1):14-17.
[5]寧守斌,毛高平,唐杰,等.小腸息肉的雙氣囊小腸鏡治療[J].胃腸病學,2009,14(8):465-468.
[6]HERRERIAS JM,LEIGHTON JA,COSTAMAGNA G,et al.Agile patency system eliminates risk of capsule retention in patients with known intestinal strictures who undergo capsule end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8,67(6):902-909.
[7]張子其,陳孝.膠囊內鏡對小腸疾病的診斷價值[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3):21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