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倫
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續上升趨勢[1-3],已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微血管并發癥之一,也是終末期腎臟疾病以及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積極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防止其進展惡化,對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及延長其壽命至關重要。為此,本研究觀察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治療的158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觀察,現總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治療的158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4],且根據Mogenson的DN分型標準診斷為III期[5],即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均未出現糖尿病急性并發癥、妊娠以及酮癥酸中毒,心肝腎嚴重疾病,泌尿系感染結石或者梗阻。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對照組。中西醫結合治療組79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33例;年齡51~83歲,平均(69.98±9.27)歲;病程6~29a,平均(13.38±4.67)a;而對照組中,男性49例,女性30例;年齡52~82歲,平均年齡(68.35±9.47)歲;病程5~30a,平均(14.56±5.64)a。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臥床休息,均常規給予糖尿病教育及飲食指導。拜糖平50mg/次,1次/d;卡托普利25mg/次,2次/d。根據患者的血糖情況調整用量。觀察組在采用對照組所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活血益腎的中藥。具體處方:熟地、黃芪、山藥、女貞子、薏苡仁各15g,丹皮、白術、澤瀉、川芎、大黃、水蛭各10g,1劑/d,2次/d。治療3個月后進行臨床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糖尿病腎病患者癥狀體征消失,24h尿蛋白較治療前減少40%以上為臨床療效顯著;糖尿病腎病患者癥狀體征明顯好轉,24h尿蛋白較治療前減少10%~39%為臨床治療有效;糖尿病腎病患者癥狀體征無變化,24h尿蛋白較治療前減少10%以下為臨床治療無效。
1.4 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描述性統計及x2檢驗分析。檢驗水準a=0.05,雙側檢驗。
通過對2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治療后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組63例治療有效,有效率為79.75%,而對照組51例治療有效,有效率為64.56%,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36,P<0.05)。

表1 早期糖尿病腎病治療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
糖尿病腎病在中醫屬于“消渴”“尿濁”“水腫”的范疇,以肝腎不足、氣陰兩虛為基本病理機理,故本研究選用熟地、黃芪、山藥、女貞子、薏苡仁、丹皮、白術、澤瀉、川芎、大黃、水蛭等中藥,這些藥物均具有活血補氣、養陰生津的作用,對于補腎益氣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通過對2008年9月~2011年9月在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治療的158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3個月治療后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有63人和51人有效,有效率分別為79.75%和64.56%,2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4.536,P<0.05)。這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6-7]。這提示:中西醫結合用于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優于單純西藥治療,值得廣大中西醫結合科臨床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推廣運用。
[1]安尼瓦爾·阿不里孜,王磊,馬依彤,等.新疆和田維吾爾族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1,9(8):1275-1277.
[2]陳斌,李德云,梁小冬,等.珠海市15~69歲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影響因素[J].實用預防醫學,2011,18(7):1175-1177.
[3]崔玉霞,張炳,張燕.澠池縣陳村鄉農村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調查[J].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11,22(4):289-290.
[4]王秀梅.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60例[J].臨床醫學,2010,30(6):122.
[5]田穗.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58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導報,2010,16(3):31.
[6]劉長萬.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1,22(7):1795.
[7]鐘德標.糖尿病腎病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2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