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由于其具有可信度高[1],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已經在臨床診斷中得到廣泛使用,并且近年來通過醫院網絡直接由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通過醫院和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將儀器結果通過醫院內部網絡直接報告給臨床醫生,血細胞顯微鏡檢查逐漸被臨床診斷中淡化、忽略,也增加了臨床誤診率,我們對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警示信號進行顯微鏡復查,了解警示信號與顯微鏡檢測之間的關聯,具體匯報如下。
1.1 儀器 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為Sysmex XE-2100(日本東亞),工作原理:細胞計數和體積測定采用電阻抗原理進行,白細胞分群計數采取流式細胞技術半導體激光原理,能夠對發現的異常細胞發出警示信號。雙筒顯微鏡采用O lympus CX31用于血細胞顯微鏡分析。
1.2 方法
1.2.1 標本 來源于本院門診進行檢查患者5866份,于采血后2 h內進行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
1.2.2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 操作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將采集的血液標本上機進行檢測,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自動進入電腦工作程序信息區,檢驗人員觀察Flag所示的紅色警示信號和白細胞分類DIFF(細胞四分類)通道所示信息、D IFF散射圖、IM I(未成熟細胞)通道所示信息、IM I散射圖和IG%。
1.2.3 顯微鏡法檢測 將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發出警示信號標本為復查標本,在自動推片機上進行推片染色,按照美國國家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委員會(NCCLS)H20-A要求進行外周血涂片;選取有豐富的血液細胞形態學基礎工作人員進行鏡檢復查,顯微鏡低倍鏡或高倍鏡全面觀察外周血涂片細胞分布、細胞染色情況,換油鏡在外周血涂片厚薄適中進行仔細觀察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形態和數量。
2.1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顯微鏡法檢測結果分析:5866份應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標本,發出警示信號標本998份,占總標本數17.01%,無發出警示信號標本4868份,占總標本數82.98%;同時進行隨機選取無發出警示信號標本400份進行顯微鏡法檢測進行觀察,具體見表1。
通過觀察Sysmex XE-21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警示信號檢測預測值分別為:陰性預示值為100%,陽性預示值為65.5%,靈敏度為100%,準確度為75.3%,特異性53.7%。
2.2 報警信息和顯微鏡法鏡檢陽性觀察 998份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發出粒細胞系、異型淋巴細胞、有核紅細胞方面警示信號,報警信息包括原始細胞、未成熟粒細胞、核左移、異型淋巴細胞、異常或原始淋巴細胞、有核紅細胞,異常報警,采取顯微鏡法檢測,具體見表2。

表1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與顯微鏡法檢測結果分析(例)

表2 報警信息和顯微鏡法鏡檢陽性觀察(例,%)
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是[2]采用核酸熒光染色技術、半異體激光流式技術,采取流體動力學聚焦方法、電阻檢測方法,同時增加了檢測幼稚細胞通道,并且設置的提示閾相對較低以,提高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異常形態細胞的篩選能力,增高了敏感度,保證了穩定性,同時減小漏診機會。
全血細胞分析儀器由于細胞形態[3]具有復雜性、多樣性及存在內在的缺陷等因素,導致全血細胞分析儀對細胞的具體形態和結構不能夠正確的進行識別,對有核紅細胞、異型淋巴細胞、幼稚細胞、及中毒顆粒不能分辨,仍然需要顯微鏡下進行人工復查,全血細胞分析儀作為對外周血細胞檢測篩查方法[4],在機體處于病理條件下測定結果不準確,需要進行顯微鏡法復查。
通過本次研究觀察,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陰性預示值為100%,靈敏度為100%,對發出警示信號標本是復檢的重點范圍[5],仔細觀察標本血片,認真仔細的讀片,進行修正儀器報告,正確發出檢驗報告,避免發生誤診漏診,血細胞進行顯微鏡檢查是臨床診斷中仍然不可缺少的分析方法。
[1]胡澤溪,劉鳳琴,杜月娟,等.5 dF血球分析儀檢測白細胞分類計數與瑞氏染色鏡檢結果比較研究.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5,15(1):153-154.
[2]肖木洲,張廣聰,葉竟妍,等.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對形態異常血細胞檢測功能的評價.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3(3):225-227.
[3]蘇慶軍,周丹,陳建國,等.邁瑞BC-55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應用評價.華北國防醫藥,2009,21(2):41-43.
[4]潘建玲,付桂華,劉方鶴.血細胞分析儀應用中鏡檢標本的漏診分析.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2008,18(2):270-271.
[5]段六生,熊玲,周欽.加強復檢工作在全血細胞分析儀應用中的作用.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9(30):7389-7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