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zhì)量故事
五代十國是個戰(zhàn)亂頻繁的時期,出生于唐朝末年的軍醫(yī)李莫,大好的年華幾乎全趕在這個年代里了。
靠著祖?zhèn)鞯母呙麽t(yī)術(shù),李莫在軍隊上服役已經(jīng)十幾年了。在這十幾年中,他治好了不少傷兵。可是漸漸地,他越來越被一個問題所困擾——這么多年來,戰(zhàn)爭從未停止過,自己不斷地將傷兵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又不斷迎接著新的傷兵。有時候,一個士兵被自己多次治愈,最后還是要死在戰(zhàn)場上。這樣看來,這個人是命中注定要早死的,而且是要在戰(zhàn)場上殺敵時非正常死亡的。既然如此,我干嘛還要來醫(yī)治他們呢?我的救死扶傷又有什么意義呢?
日復(fù)一日,軍醫(yī)李莫不斷地想著這個問題,想得走了神,把手術(shù)做得一塌糊涂;想得忘了睡覺,整夜整夜失眠。最后,他終于崩潰了,他覺得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簡直就是白過了,兒時和少年時不懂事,全憑了祖輩父輩指教,長大了又周而復(fù)始地做這種蠢事,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后來,他終于找了一個理由從軍隊辭職了,然后就跑到一座深山里去冥思苦想做軍醫(yī)的意義。可是由于斷絕了收入來源,又不會耕種莊稼,1個月下來,李莫就餓得皮包骨頭,形同死尸了。無奈之下,他只好爬出深山,去請教一位得道高僧。
聽完李莫的敘述后,高僧手捻長須微微一笑:因為你是個醫(yī)生啊!然后便一言不發(fā)了。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轟開了李莫的心,他忽然了悟到了什么似的向高僧辭行:“我要再回軍隊去。”
“你為何要再回去呢?”高僧悠悠地問道。
“因為我是個醫(yī)生啊!”李莫答道。
頓時,兩人一齊放聲大笑起來。
感想:
萬事萬物皆自有其理、各有其用,如果因為偏頗地探索其意義而誤解了正常人生,不但不會快樂,還可能貽笑大方。按照規(guī)律去行事做人,才會既輕松又充實。

學(xué)生們向大哲學(xué)家蘇格拉底請教怎樣才叫堅持真理。
蘇格拉底反問學(xué)生:“你們真的想知道什么叫堅持真理嗎?”學(xué)生們點頭稱是。
“那好,”說著,蘇格拉底從抽屜里拿出一個蘋果放在講桌上,然后說道,“請大家集中精力,注意空氣中的味道。”
10 秒鐘之后,他問道:“現(xiàn)在,請你們告訴我,你們聞到了什么?”
好幾個學(xué)生舉起手回答說聞到了蘋果的香味兒。
“好,請你們再集中精力,仔細聞一聞空氣中的味道。”說完,蘇格拉底舉著那個蘋果走下了講臺,圍著學(xué)生慢慢地走了一圈。
“這次,你們能回答我是什么味道嗎?”回到講臺上以后,蘇格拉底又問學(xué)生。
下面更多的學(xué)生舉起了手,都回答說聞到的是蘋果的香味兒。
于是,蘇格拉底第二次走下講臺,把蘋果放在每位學(xué)生的鼻子底下讓他們仔細聞了一回。
這一次,除了一位學(xué)生之外,其他所有學(xué)生都舉起手說是蘋果香味兒。
“那你聞到的是什么味道呢?”蘇格拉底看了看那位沒舉手的學(xué)生,微笑著問道。
頓時,那位學(xué)生意識到了什么,慌忙也舉起了手,回答說自己跟大家一樣,聞到的也是香味兒。
這時,只見蘇格拉底高高舉起了那個蘋果,笑著對學(xué)生們說道:“這是一個假蘋果,什么味兒也沒有。不過現(xiàn)在,你們應(yīng)該知道什么叫堅持真理了吧!”
感想:
當(dāng)你決定放棄所堅持的信念,去追隨與他人相同的觀點或目標時,真理也許會離你而去。所以,不要顧慮堅持的結(jié)果,如果你確定自己的堅持是正確的。
一只頗有人情味的狼對自己的殘酷暴行作了深刻的反省。當(dāng)然,也許它并不是真的有人情味,而只是被人打怕了,所以才不由自主地琢磨起人們這么恨它的理由來。它是這樣自省的:“我為什么會被每一個人所憎恨,成為大家的公敵呢?以前那個村子里的人全都要消滅我,所以我才逃了出來。誰知來到這里以后,依然有這么多人討厭我。嗯,這其中一定有我所不能理解的理由,難道我真的錯了嗎?”
想到這里,狼開始痛苦了,它自言自語道:“為了捕捉我,鄉(xiāng)下的紳士們紛紛貼出了告示。但細說起來,我也算是一個生命啊,我也要生存啊,為何他們要這么狠心呢?難道只是因為我吃掉了一頭長了癬的毛驢、一只遭瘟的病羊和一只好斗的狗嗎?可是我這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欲,還是為了他們著想啊!唉,看來他們只喜歡吃素的動物。那好吧,從今往后我也改成吃素算了,這雖然痛苦,但肯定要比被大家憎罵輕得多。”
狼邊說邊往前走,忽然,它看到一位牧羊人正在用鐵簽叉著羊羔肉片烤著吃,于是便既震驚又悲痛地喊道:“因為曾經(jīng)把羊咬得鮮血直流,我深深地懊悔和自我責(zé)備。誰知這看羊的人倒正在殺羊烤肉,吃得滿嘴流油,而且還又安全又自在。人類自己都不覺得慚愧,作為一只狼,我心里倒有如此多的顧慮,這豈不是沒事找事?”
剛說到這里,一只烏鴉從狼的頭頂上飛了過去,它一聽狼居然說出這么一番話來,就“呱呱呱”地大笑著諷刺狼道:“你可真是個笨蛋,你以為你悔過自新,真理就會站在你這一邊嗎?我告訴你,真理之所以在人那一邊,是因為他們很強大。而你作為一只相對弱小的狼,是根本沒有實力去改變這種現(xiàn)狀的。所以,請記住吧,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強大的一族才能不停地編出各種新的說法來。”
感想:
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里,最強大者即是游戲規(guī)則的制定者。同樣,在激烈競爭中,只有領(lǐng)先者才有發(fā)言權(quán)。而落后者則既無權(quán)制定規(guī)則,又必須遵守既成規(guī)則,否則,他們必然會被排斥出局。

傳說老子騎青牛越過函谷關(guān)后,曾在函谷府衙為府尹大人作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經(jīng)》,正當(dāng)他奮筆疾書之時,一位年逾百歲卻鶴發(fā)童顏的老翁前來府衙找他。
老翁對老子略略施禮后道:“老朽向聞先生博學(xué)多才,故特來向您請教一個問題。”
聽到老子的謙詞和問詢之后,這位老翁得意地揚了揚眉毛道:“老朽我今年已經(jīng)106歲了,與我同齡的人都紛紛作古而去了。你看他們,耗盡心血修筑起萬里長城卻不能享受轔轔華蓋,殫精竭慮建設(shè)好四舍屋宇卻落身荒野孤墳,而辛勞畢生開墾出百畝沃田而死后也只得一席之地。而我呢?從少年到現(xiàn)在,一直都是游手好閑地輕松度日。雖然不稼不穡,我依然能吃上五谷雜糧;雖然不置片磚只瓦,我仍然可居于金碧房舍。所以我想問先生:現(xiàn)在我是不是可以嘲笑他們徒勞一生,卻只換來一個早逝呢?”聽了這番話,老子微微一笑,然后吩咐侍童道:“去找一塊磚頭和一塊石頭來。”當(dāng)磚石拿來時,老子問道:“如果這兩者只能擇其一,仙翁您是選擇磚頭還是石頭呢?”“當(dāng)然是磚頭。”老翁得意地拿起磚頭說道。“為什么?”老子撫須笑問。“這石頭沒棱沒角的,我取它何用?而磚頭好歹還能有點用處。”老翁指著石頭回答。“那么大家是取石頭還是取磚頭呢?”老子這時向圍觀的眾人詢問道。
眾人皆答取磚而不取石,理由同于老翁。“是石頭壽命長還是磚頭壽命長呢?”聽清眾人的回答后,老子回過頭來問老翁。“自然是石頭。”老翁猶豫了一下說。于是老子釋然而笑道:“石頭壽命長而人們卻不擇它,磚頭壽命短而人們卻擇它,不過是因為它們一個有用、一個沒用罷了。”
老翁頓時大慚而去。
感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天地萬物莫不如此。當(dāng)某事物于人有益時,其短處亦能變成長處;當(dāng)其于人無益時,其長處也會變成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