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舉 馬麗
筆者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腸易激綜合征患者35例,采用曲美布汀與谷維素聯合治療,探討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近年來收治腸易激綜合征患者70例,均符合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腸易激綜合征診治共識意見》[1]臨床診斷標準,并排除有胃腸道器質性疾病史、藥物過敏史以及腹部手術史者。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即聯合治療組和曲美布汀組,每組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臨床資料方面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曲美布汀組患者給予曲美布汀口服治療,150 mg/次,3次/d;聯合治療組患者則在曲美布汀組治療基礎上,加用谷維素治療,50 mg/次,3次/d;療程均為6周。
1.3 潰瘍愈合療效判定標準 依據陳朝元,王巖等[2]擬定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療效判定標準,主要從患者腹痛癥狀及腹瀉次數改善兩方面觀察,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3級。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比較 聯合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曲美布汀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曲美布汀組與聯合治療組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且聯合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曲美布汀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s)
注:P<0.05
臨床癥狀評分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曲美布汀組35 3.47±1.17 2.24±0.75聯合治療組35 3.41±1.03 1.05±0.20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曲美布汀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4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4%;聯合治療組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5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4.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種臨床較常見的非器質性胃腸功能失調疾病,其發病機制至今尚未闡明,目前認為與內臟感覺神經異常密切相關[3]。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反復持續發作。曲美布汀作為一種經典胃腸道節律功能調節劑,其通過對于K+、Ca2+通道調控,發揮胃腸道平滑肌興奮和抑制雙向調節作用;此外還可抑制胃腸神經叢阿片受體,減少腸道擴張,恢復胃腸正常蠕動。谷維素是一種由米糠油提取出的維生素,主要藥理作用為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特別是對于內臟自主神經功能作用確切[4],能夠改善內臟感覺過敏反應,逐步恢復胃腸動力紊亂。
本次研究顯示,聯合治療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曲美布汀組(P<0.05);曲美布汀組與聯合治療組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均明顯優于治療前,且聯合治療組患者臨床癥狀評分明顯低于曲美布汀組(P<0.05);同時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曲美布汀聯合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臨床效果滿意,能夠顯著緩解臨床癥狀,且無嚴重不良反應。
[1]常建軍.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臨床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1,6(36):172-173.
[2]水新才.硝苯地平加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分析.醫學理論與實踐,2008,21(11):1280.
[3]陳倫虎,趙華,羅壽軍.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觀察.西部醫學,2011,23(11):2364-2365.
[4]張逸強.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谷維素治療腸易激綜合征72例療效觀察.山東醫藥,2009,49(35):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