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永江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麻醉科,廣東深圳 518036
胸部手術患者由于手術的原因術后多對肺部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手術后的疼痛也可能對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疼痛對患者而言是一種刺激性反應,可造成機體的炎性因子的升高[1-2],故控制好疼痛對于改善患者的多項評估指標的作用不嚴而言。本文中筆者即就硬膜外自控鎮痛對胸部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進行觀察,分析如下:
選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于本院進行胸部手術的6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靜脈自控鎮痛組)和觀察組(硬膜外自控鎮痛組)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 22 例,女 12 例,年齡 22~72 歲,平均(53.4±6.7)歲,手術種類:肺部手術15例,食管手術12例,其他手術7例;ASA分級Ⅰ~Ⅱ級。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23~73 歲,平均(53.6±6.4)歲,手術種類:肺部手術 16 例,食管手術12例,其他手術6例;ASA分級Ⅰ~Ⅱ級。兩組患者在各項基本資料數據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均P>0.05),故認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同種疾病及同種情況的患者的治療方案基本無差異,另外,其中對照組術后進行靜脈自控鎮痛,由外周靜脈進行用藥鎮痛,氟哌利多與嗎啡用藥,鎖定間隔時間為5 min,一次用量1 mL。觀察組則進行硬膜外自控鎮痛,主要為布比卡因與嗎啡組成鎮痛藥物,鎖定間隔時間為20 min,一次用量1 mL。兩組患者的其他處理方式基本無差異,后將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3、5 d的肺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進行比對。
本研究所得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及術前、術后的相關的肺功能指標及炎性因子水平數據的均采用軟件包SPSS 14.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患者的肺功能評估項目中的肺活量、呼吸頻率、動脈血氧分壓、呼氣峰流速及潮氣量等均無差異(均P>0.05),而術后 1、3、5 d 肺活量、呼吸頻率、動脈血氧分壓、呼氣峰流速及潮氣量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均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3、5 d的肺功能評估指標比較(x±s)
術前兩組患者的血清 IL-6、IL-8、IFN-γ、hs-CRP 及TNF-α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而術后1、3、5 d 兩組患者的血清 IL-6、IL-8、IFN-γ、hs-CRP 及 TNF-α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前及術后1、3、5 d的血清炎性因子評估指標比較(x±s)
胸部手術后患者由于疼痛及手術對機體的造成的手術性創傷等原因,患者多存在肺部功能受到影響的現象,另外因為手術對于患者而言是一種較為明顯的較大的應激性創傷,患者的多項血清炎性因子也呈現較高的狀態[3],如血清IL-6、IL-8、IFN-γ、hs-CRP 及 TNF-α 水平均是臨床較多研究中已經得到肯定的用于評估患者的炎性狀態的有效指標。而以往的國內外較多的研究[4-5]也基本可以肯定疼痛對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當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時,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通氣狀態也得到改善,同時鎮痛作用也可能對患者的呼吸中樞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對患者的呼吸狀態造成明顯的影響[6]。另一方面,當疼痛得到有效緩解時,其對機體的不良影響刺激也隨之得到有效控制,機體炎性狀態的變化則體現在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的降低方面,且研究認為這些降低是隨著疼痛控制的效果而呈現一定的波動的,故也可以認為對于這些指標的研究可以從一個方面反映鎮痛方式的有效性及可取性,可以作為評估鎮痛方式效果的有效指標之一[7-8]。
本文中筆者就硬膜外自控鎮痛對胸部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進行觀察分析,并將其與靜脈自控鎮痛組患者的這些評估指標的變化進行比對,發現其在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肺活量、呼吸頻率、動脈血氧分壓、呼氣峰流速及潮氣量等) 及血清炎性因子 (血清IL-6、IL-8、IFN-γ、hs-CRP及TNF-α等)方面的效果均顯著優于靜脈自控鎮痛組的患者,肯定了硬膜外自控鎮痛較靜脈自控鎮痛的優勢的同時,也說明了其在促進患者康復中的效果。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硬膜外自控鎮痛對改善胸部手術患者術后肺功能及控制炎性狀態均有積極的作用。
[1]王之成,夏昌興,潘中心.硬膜外舒芬太尼復合羅哌卡因用于胸部手術后鎮痛[J].浙江臨床醫學,2008,10(8):1112-1113.
[2]龐文廣,黃鳳柳,葉敏.肋間神經冷凍術在胸部手術后鎮痛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3):48-50.
[3]黃勇,劉鯤鵬,王艷,等.開胸術后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鎮痛對肺功能的影響[J].實用疼痛學雜志,2010,6(3):178-182.
[4]王建荔,張行,阮林,等.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硬膜外自控鎮痛對IL-2和 IL-6 的影響[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7):1340-1342.
[5]Lee SH,Kim KH,Cheong SM,et al.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of epidural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with in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on pain control after posterior lumbar instrumented fusion[J].JKorean Neurosurg Soc,2011,50(3):205-208.
[6]李國華,仇金鵬,馮春生,等.術后硬膜外自控鎮痛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循環功能和肺功能的影響[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34(5):887-889.
[7]魏建強,劉成玲,楊景偉.胸部手術后硬膜外和靜脈自控鎮痛的臨床應用比較[J].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2009,16(2):160.
[8]吳秀玲,閆鑫,郭芹,等.術后硬膜外自控鎮痛對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干預作用[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0,33(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