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衛平,李智軍,盧文佳,鄭錦榮
在我國辣椒是一種重要蔬菜,種植面積位居第二[1]。除作為蔬菜外,辣椒還有其他用途。辣椒素能驅趕昆蟲,可作為無公害的天然防蟲劑[2]。醫學方面,辣椒素可選擇性地作用于初級傳入C纖維,在痛覺研究、炎癥等病理生理學上受到廣泛的重視[3]。辣椒素還是催淚彈的重要成分,在軍事上也有重要作用[4]。隨著這些領域的發展,高辣度辣椒需求日益增加。
辣椒原產于中美洲熱帶地區。位于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辣椒資源豐富,存在很多劇辣種。據報道,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出自該國。菲律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7℃。3~5月呂宋島干燥炎熱,白天最高38℃左右,夜溫也高于26℃。即便如此,一些本地辣椒品種也能正常生產,說明菲律賓辣椒資源很耐熱。我國現有的辣椒品種基本不耐高溫。夏秋高溫逆境往往成為其生產制約因素,導致秋淡[5]。為此,于2009年對來自特立尼達、多巴哥、菲律賓的4份辣椒資源進行了農藝性狀和經濟性狀調查,以期評價該資源的育種價值。
P309、P310為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栽培常規種,P328、P329為來自菲律賓呂宋島的雜交種。對照為抗青枯病、中抗病毒病、感疫病的廣椒2號(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選育)。
試驗在廣東省農科院試驗基地進行,前作為甜玉米。2009年春、秋季播種時間分別為2月10日、8月5日。春季在大棚中用塑料育苗盤(直徑×高=50 cm×50 cm)育苗,露地栽培,5~6片葉時定植,株距50 cm,行距75 cm,3個重復,隨機排列。秋季露地育苗,5~6片葉時定植,其他措施同春季。
辣椒生長期間,調查開花期、采收期、第一雌花節位、果色、果形、果長、果徑、單果質量、辣度、坐果率及病毒病、青枯病和疫病發病率。按正常管理進行,生長期觀察植株在高溫下的開花坐果狀況。
開花期:50%植株開花時期;采收期:50%植株達到果實采收標準時期;果長、果徑和單果質量:每個重復內隨機抽取10株第2層果的15個果實進行測量;坐果率 (%)=(前5層實際坐果數/理論坐果數)×100%;病毒病、青枯病和疫病發病率(%)=(田間發病株數/定植株數)×100%,0≤發病率≤30%,表示抗病 (R);30%≤發病率≤50%,表示中抗(MR);發病率≥50%,表示感病(S)。
春、秋季P309、P310病毒病、疫病發病率都高于50%,表現為高感;青枯病發病率為30%~50%,表現為中抗。P328兩季病毒病、疫病發病率均低于20%,青枯病發病率為0,對3種病害均表現為高抗。P329青枯病發病率為0,表現為高抗;春季病毒病和疫病發病率50%以上,表現為感病;秋季病毒病和疫病發病率分別為23.4%和35.7%,對2種病害表現為抗病和中抗。對照在該試驗中表現為抗青枯病,中抗病毒病,感疫病(表1)。

表1 田間病害發生率

表2 主要經濟性狀調查結果
①生育期 最早熟的是P328,采收期早于其他材料3 d以上;P309熟性最遲,采收期遲于4份材料3 d以上。總的來說,在熟性方面,P309、P310第一雌花節位較高,開花期和采收期較晚,表現為遲熟;而P328、P329則表現為早熟,這種差異在秋季更為明顯(表2)。
②果實性狀 P309、P310為小燈籠形,形狀似甜椒,果有較深棱溝,極辣。P309成熟后轉為紅色,而P310轉為橙黃色。P328為朝天椒,青果暗綠色,成熟果深紅,很辣。P329果羊角形,黃色,比對照廣椒2號稍辣,廣椒2號微辣。
③耐熱性 7月10~30日,廣州白天溫度34~38°C,夜溫在26°C以上,對照廣椒2號生長停止;P309能開少量花,掛少量果,P310零星開花沒有果;P328開花結果幾乎不受影響;P329能正常開花,但坐果率下降。
P309辣度高,能提煉出高辣度的辣椒素,在病蟲害防治、醫學、軍事等方面有一定的利用前景。該資源在正常溫度下坐果率高,高溫下失去坐果能力,中抗青枯病,感病毒病、疫病,因而能在青枯病、病毒病、疫病較少發生的北方直接利用。P310綜合性狀劣于P309,只能作為資源予以保留。
P329綜合性狀一般,與國內現有的同類品種相比優勢不明顯。P328早熟,抗病性、耐熱性強,但該資源為雜交種,不能直接利用,但能作為抗病育種及耐熱性研究的優良材料。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加強對該資源的抗病性、耐熱性遺傳規律研究,并結合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多渠道、多途徑選育抗病耐熱的優良品種。
[1]周學校.辣椒多個數量性狀基因效應相關性研究[J].北方園藝,2003(4):44-45.
[2]Gosling P G,Baker C.Six chemicals with animal repellent or insecticide properties are screened for phytotoxic effects on the germination and viability of ash,birch,corsicanpine and sycamore seed[J].Forestry,2004,77(5):397-403.
[3]焦巋然.辣椒素的作用及意義[J].實用疼痛學雜志,1995(4):31-34.
[4]魏慶,齊季.各種各樣的催淚彈[J].百科知識,2010(1):50.
[5]周群初,馬艷青.蔬菜耐熱性研究現狀及展望[J].長江蔬菜,200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