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育紅
淮安市淮陰區地處蘇北平原,交通發達,屬暖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4.4℃,年降水量912.9 mm,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水網密布,是比較適宜種蔬菜的地區之一。近年來,淮陰區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已經成為本區農業發展的主導產業及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淮陰蔬菜生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以申報無公害蔬菜為抓手,著力提高蔬菜生產的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目前,全區蔬菜種植面積為27 747 hm2,年產量99.6萬t,產值12.6億元,形成了以丁集、劉老莊為中心的日光溫室黃瓜、草菇基地,以袁集、漁溝等鄉鎮為中心的辣椒生產基地,以棉花莊、凌橋為中心的西瓜、甜瓜生產基地,以吳城、碼頭、韓橋、老張集等鄉鎮為中心的訂單蔬菜基地。在蔬菜生產中,秋冬春季日光溫室蔬菜占了很大比重,面積達9 137.9 hm2,然而日光溫室蔬菜生產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生育期間遇到極端低溫天氣往往影響棚內作物的生長,當強冷空氣入侵,風力增大,氣溫下降迅速時,對棚內蔬菜生長十分不利,輕則造成棚內溫度降低,植株生長停滯,重則造成棚膜損壞進而發生凍害,例如寡照與大霧天氣日照強度減弱,降低作物的光合作用,容易誘發病害。日光溫室蔬菜一旦受災,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就會給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因而提早做好災害性天氣的預防及災后及時補救工作十分重要。
地點在淮陰區丁集鎮齊莊村,日光溫室長50 m、后墻高2 m、后坡1.5 m、跨度7 m。1~4月觀測棚內中央100 cm高度處的最高和最低溫度。
從表1可見,晴天與陰天的平均氣溫增溫效果差異明顯,在室外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晴天增溫效果明顯比陰天高;但當室外氣溫較高時,反而是晴天的增溫幅度稍低,這與晴天氣溫高、溫室通風時間長、通風量大有關。最高氣溫的增幅較平均氣溫高,通常晴天增幅較大,最高可達32℃,陰天的最高增幅比晴天小得多。晴天狀況下,日光溫室的最高氣溫隨外界氣溫降低而增大,而陰天時不明顯。日光溫室最低氣溫增幅隨室外氣溫的降低逐漸增加,陰天的最低氣溫增幅明顯低于晴天。

表1 不同天氣下日光溫室增溫效果℃
從表2可看出,在陰天條件下,室外氣溫逐漸升高到降低,增溫幅度以陰天前的晴天最高,隨連陰天開始,溫室氣溫增幅逐漸降低,當室外氣溫突降后,溫室保溫效果略有增加。
日光溫室氣溫日變化,一般自早晨日出后,溫室內氣溫逐漸升高,且升溫速度較快,高的每1 h可升5℃,在12:00~14:00時達到最高。隨著日照強度的減弱,溫度逐漸降低,日落后溫室內氣溫緩慢降低,在17:00~19:00達最低。陰天則變化較小,均呈緩慢升高或降低趨勢。溫室內晴天日較差大,陰天日較差小。
冷害通常是由溫度驟降造成的,當氣溫下降至0~5℃時會出現冷害,黃瓜的冷害癥狀表現為葉片反卷、邊緣變黃、有時出現高低不同隆起,莖須卷曲,不伸展;番茄的冷害癥狀為葉背反卷如湯匙狀;辣椒、茄子的冷害癥狀為葉片上翹、反卷,茄子同時還會出現畸形果、芽枯現象。
凍害是低溫條件下作物組織內結冰所致,一般溫室氣溫降到0℃以下,即會出現凍害,主要影響喜溫性蔬菜,如黃瓜、番茄等,凍害癥狀為植株上部葉片及生長點結冰,褪綠變白,局部生長點葉緣干枯,葉片失水萎蔫。

表2 連陰天氣下日光溫室平均氣溫增溫幅度
陰天影響采光升溫,大風可吹壞棚膜和用于保溫的草簾,大雪可將大棚壓塌。連續多日陰雨、光照時間短、低溫寡照時,溫室內形成低溫高濕環境,作物葉片蒸騰作用減弱,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病害和生理性損害,如黃瓜在結果期遭遇低溫寡照天氣,光合效率低,雌花和幼果會因養分供給極少而黃化脫落。
冬季往往會出現寒流強降溫天氣,使外界氣溫下降10℃,晴天遇到寒流強降溫,1~2 d不揭覆蓋物,蔬菜一般不會受凍,因為室內熱蓄量大。如果連續陰天后遇到寒流強降溫,溫室內溫度會降到作物適應溫度以下,造成冷害或凍害,此時應采取人工加熱增溫措施預防,低矮作物加扣小拱掤,棚面再蓋紙或舊薄膜,還可安裝電暖風或電燈,一般每20 m左右裝1盞300 W燈泡即可。
冬季決定蔬菜生長的主要因素是溫度,而非水、肥,因為低溫條件下根系吸收力弱,植株長得慢,對肥、水的需求量少,因此,在保證底肥足,底墑好的情況下,低溫時盡量少澆水、不施肥,這樣有利于保持地溫、氣溫,降低空氣濕度,促進蔬菜的正常生理生長。
大風可以對日光溫室蔬菜產生致命性的毀滅,如果防護不當,大風可以刮破棚膜,損壞設施,降低或破壞日光溫室的保溫性。大風天氣要壓好棚膜、草簾,白天遇到大風天氣會出現鼓膜現象,應立即壓緊壓膜線或放下部分草簾,壓在溫室前屋面,如果溫室前屋面弧度小,壓膜線不牢,最好用竹竿或木桿壓膜。
遇到暴風雪天氣時,一旦雪量大、北風很強時,大量雪花被風吹到溫室前屋面,越積越厚,嚴重時把溫室壓垮,造成毀棚。干燥和較厚的草簾才能保溫,若草簾被雨雪、露水浸濕就會變成吸熱體,降低保溫性,因此,降雪天氣只要溫度不是很低時,可將草簾卷起,以免雪融化時浸濕了草簾影響保溫;降雪加之降溫時,不宜卷起草簾,可在草簾外覆蓋一層薄膜,既可保溫,又可防止雨雪浸濕草簾。遇到暴風雪天氣,應及時用刮雪板清除積雪,防止積雪壓塌溫室。大雪后,對受凍植株,緩苗后噴施2.0%的尿素液或0.2%的磷酸二氫鉀液等葉面肥,促進植株盡快恢復生長。雪后天氣放晴時,應比平常時間提早揭開草簾,使蔬菜作物在較低的溫度下適應光照條件。
冬春季常出現7 d以上低溫寡照天氣,為了保持室內溫度,菜農常不揭或少揭草簾,室內缺少光照,光合作用降低,蓄熱量下降,氣溫、地溫逐漸下降,根系吸收能力減弱,易造成蔬菜生育障礙,遇到連續陰天,只要不是寒流強降溫,不是下雨、下雪、大霧天氣都要揭簾子,只是溫度低時晚揭早蓋,溫度高時早揭晚蓋,做到及時、適時揭簾,以防長時間的悶簾造成低溫高濕環境,誘導病害發生。揭開草簾還可爭取散射光,提高溫室內的溫度。一般情況下,陰天的散射光仍能使棚溫上升5~7℃,且有時的光強也在作物補償點之上。及時清掃膜面,使棚膜保持較高的透光率,冬季溫室張掛反光幕增加光照,提高溫度。連陰雨時,室內不但光照弱、溫度低,而且相對濕度過大,因此在陰天達3 d以上時,每天要進行短時間通風排濕。連續陰天,通風相對較少,溫室內濕度大,為病害發生創造了有利條件,因此,一旦發現有發病征兆及時防治。
日光溫室越冬栽培要選擇優良品種,應選耐低溫、耐弱光、抗病性強的品種。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播期和定植期,注意選擇在冷尾暖頭播種定植。
在果菜類的苗期應根據幼苗的發育要求,實行變溫管理,培育壯苗,一般在播種后提高溫度,出苗后將溫度降下避免植株徒長,在分苗后再次升溫使新根生長,定植前再降溫煉苗提高抗寒性。
溫室內的溫濕狀況極易引發蔬菜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連續低溫寡照是誘發各種病害的主要因素,發現病害后及時防治。番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葉霉病、晚疫病;黃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枯萎病;茄子主要病害有褐紋病、綿疫病等;溫室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白粉虱等。防治蔬菜病害的藥劑一般為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如用百菌清、多菌靈、速可靈等進行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噴霧防治。
日光溫室一般通過揭簾來控制光照和溫度,當溫室內氣溫過高時及時放風,當溫度在26℃左右時關閉風口。日光溫室在前期水分充足的基礎上一般不旱不澆,旱時看天澆水,一般澆水后有3~5 d晴朗天氣,并及時放風排濕。日光溫室蔬菜栽培前可在土壤中增施有機肥,因為有機肥可分解釋放CO2,對植物生長有利,另外還應根據蔬菜生長情況適時追肥。
[1]王洪濤.連續陰雨及低溫天氣設施蔬菜的管理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8(9):55,59.
[2]李建新.設施蔬菜災害性天氣防范管理措施[J].山西農業科學,2009,37(7):86-87.
[3]王瓊,杜成華,周連科.影響大棚蔬菜的氣象災害變化特點及對策[J].氣象科技,2008,36(8):45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