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娟,黃文,應芳卿
番茄是重要的設施栽培蔬菜品種,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番茄設施栽培面積不斷擴大,根據我國的氣候條件和經濟水平,溫室番茄長季節栽培在國內有較廣泛的種植。這種栽培方式是利用無限生長型番茄品種的生長特性,充分發揮植株無限生長的潛力及連續坐果的能力,人為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通過規范化的栽培管理和環境控制,延長番茄生長期和采收期,減少翻耕、播種、育苗、移栽等重復勞動,以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蔬菜生產率,達到常年供應市場的目的,是一種先進的高產高效生產技術。溫室番茄長季節栽培宜采用越冬栽培方式,一般在夏末秋初即8月10日左右育苗,秋季定植,冬季開始上市,采收一直持續到第2年夏季。溫室越冬番茄長季節栽培若田間管理良好,每667 m2可達20 000 kg左右,是提高菜農收益的有效途徑。
溫室越冬長季節栽培的番茄,應選用適合秋冬保護地栽培的無限生長型越冬性番茄品種,并要求植株生長勢強,具有耐低溫弱光、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抗病能力強、連續坐果能力強、高產等特點,如櫻桃番茄品種貝蒂,圓形櫻桃番茄品種摩絲特,大果番茄品種雪莉,以色列的卡斯特等品種。
番茄種子在萌發以前必須先吸足水分才能開始正常的代謝、發芽。播種前進行浸種、消毒、催芽,浸種時間為6~8 h,溫度高浸種時間可縮短,否則時間長,適宜浸種水溫25℃。用微量元素溶液浸種可提高產量。催出芽的種子播種后出土快,出苗整齊,方便管理,減少了種子在播種基質中的滯留時間,減少病菌侵染機會。番茄的催芽適溫為25~28℃,出芽后降溫至20~25℃,使芽齊、芽壯,低于11℃不出芽,高于35℃抑制出芽。
河南地區播種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采用人工無土穴盤育苗,避免苗期土傳病害發生。育苗基質采用 200 L(1 包)的草炭和 15 kg(7.5 kg/袋)的珍珠巖混勻,加防治苗期病害的50%多菌靈或疫菌靈等藥劑,混合均勻。基質裝入72孔育苗盤,苗盤水滲下后播種。播后種子上面覆0.5~0.8 cm厚的蛭石。出苗前溫度保持25~30℃,出苗后溫度為白天20~25℃,夜間10~15℃。苗盤要保持濕潤。
越冬長季節栽培的番茄育苗期正值夏秋高溫多雨時節,秧苗極易徒長,因此要控制澆水量,晴天一般9:00~17:00噴水2次,陰雨天根據苗情少量噴水甚至不噴水。為防止光照過強,可在中午太陽光強烈時拉開遮陽網,降溫保濕。通過澆水、控溫,光照管理等措施使幼苗根系充分發育,控制幼苗徒長,培育健壯秧苗。
出苗后及早見光、及時間苗,噴施0.2%磷酸二氫鉀液葉面肥,防植株徒長,整個苗期應注意防粉虱和蚜蟲。
采用無土栽培的番茄產量高,用水少,防連作,防土傳性病蟲害,且品質優良。選用的栽培基質必須能夠固定作物進行正常生長;對營養液具有一定的保持能力和擴散能力,使營養液均勻分布并保持一定時間;必須具備一定的透氣性能,供應根系呼吸所需氧氣;三者必須協調一致,才能滿足根系生長所要求的良好條件。一般選用草炭、爐渣、珍珠巖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使栽培基質具有一定大小的粒徑,疏松,保水保肥,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本身不含有害成分。栽培基質使用前常要進行一些處理,以保持基質理化性質穩定。
將基質裝入一定容積的栽培槽中以定植番茄秧苗,即基質槽式栽培法。用尼龍袋或專用塑料薄膜袋等裝入基質,按一定距離在袋上打孔,番茄秧苗栽在孔內,通過滴灌方式供液即袋培,在袋的下部或兩側打有小孔,以便排除多余營養液。也可將基質裝入泡沫箱中進行泡沫箱栽培,底部也要打些小孔。
在定植前對幼苗進行蚜蟲和粉虱的防治,防止傳播病毒。把育苗盤澆透,利于帶土起苗,減少根系損傷。定植苗應選擇無病蟲苗及大小盡量均勻的秧苗,以便于管理。
9月中旬,選晴天傍晚,將基質泡沫箱澆透水,水滲下后按每箱一株定植,使基質略高于苗坨,栽苗后澆緩苗水,利于緩苗。番茄長季節栽培的種植密度要比普通栽培的稀,一般為每667 m2栽2 800株左右。
根據番茄生長發育的特點,通過天窗等放風口、降溫系統、保溫系統及加溫系統進行溫度管理。緩苗期間的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不低于15℃。定植后的8~9月正值高溫多雨季節,溫室管理要以通風降溫為主,溫室的頂窗通風口應全天開啟,并在中午太陽光強烈時拉上遮陽網降溫。進入11月,氣溫逐漸降低,白天應根據天氣變化和溫度情況,開關通風口,并逐步減小通風量,縮短通風時間,夜間關閉通風口。越冬期要注意防寒保溫,晚上開啟保溫層。12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易出現強寒流雨雪天氣,應特別注意防寒,可用鍋爐加溫系統進行增溫。3月以后隨著天氣轉暖,溫室管理又轉為適當通風降溫為主。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逐步加大通風量,延長通風時間。5~6月后進行大通風,并根據氣溫進行遮陽降溫。
采用無土栽培的番茄養分供應采用少量多次、分期施用的辦法。番茄是高產蔬菜,整個生育期間需水、需肥量較大。在澆透定植水的基礎上,3 d后開始澆水,每3 d左右1次,緩苗后至結果期要適當控制肥水供應,控制植株徒長,促進發根,提高抗逆性,形成優質花芽,為將來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開花結果前對養分的需求量少,但不能缺乏,尤其是磷肥(占整個生育期吸磷量的一半),缺磷時將影響番茄的花芽分化,氮肥過量很容易分化畸形花。開花坐果后,植株生長發育旺盛,應以促秧為主,特別是晴天,加強水肥供應。
當第一穗果實坐穩后進入需肥盛期,既要長秧,又要長果,可以以氮肥為主,這次肥料很關鍵,施入過早易瘋秧,過晚易早衰。當第2、3穗果實進入膨大期時,養分需求進入高峰期,氮、磷、鉀一樣都不能缺,同時還要配合使用葉面肥,防止營養缺乏引起生理性病害。進入冬季,光照弱,容易導致植株衰弱,要采取增施二氧化碳氣肥,噴灑葉面肥等措施防止早衰。通過澆水控制低溫高濕和高溫干旱的溫室環境。到春季溫度逐步升高,環境條件逐步改善,植株生長變快,可增加水肥供應。到拉秧前一個月停止供肥。
溫室長季節栽培番茄主要采用吊蔓、單稈延伸整枝法。植株定植緩苗后應及時用繩吊蔓,防止倒伏。采用單稈整枝時,當側枝長至5~7 cm長時應打杈,為了促進根系發育,第一次打杈不宜過早,生長勢弱的幼苗更應該如此,也不可太晚,以免側枝消耗養分過多,影響第一花穗坐果、主枝的生長和果實發育。選擇晴天植株上的露水干后進行整枝打杈,利于傷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植株生長前期溫度高,水肥控制不好很容易徒長,莖節細長柔弱,葉片狹小而薄、色淡,根系吸收能力弱,可選用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同時采取通風降溫,控制澆水量,降低濕度,亦可選用每隔10天噴1次200~300 mg/L的助壯素,共噴2~3次,可防止徒長,促進植株生長健壯。
當第1穗果采收完后及時去掉老葉,保持植株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當番茄植株高至操作管理不便時,應及時落蔓。落蔓時,兩個人配合,要先采收果實后盤秧,可在行與行或株與株之間交換位置盤秧,防止下盤的莖稈折斷。配合落蔓還應摘除下部莖上的老葉,加強通風透光。
長季節栽培期間,發現病株要及時清除并消毒處理,當春季溫光條件改善時,加強肥水管理,進行葉面噴肥,整枝打杈,及時摘除畸形花、畸形果等防止早衰,使其生長期持續到6~7月,供應淡季市場。
番茄長季節栽培開花坐果時期正值高溫和低溫時期,為確保坐果率,常用番茄靈蘸花或噴花處理,濃度隨溫度變化而不同,一般為25~50 mg/L。溫度高時使用較低濃度,溫度低時,適當增加濃度。一般粉紅果品種要求濃度低于大紅果番茄品種。采用保花保果措施后花量大、結果數多,應適當疏去一部分。一般大果品種每穗選留4~5個大小均勻的果實,疏掉太大太小的果、畸形果、僵果、病果。櫻桃番茄品種分枝多、花量大、掛果多,也應疏去過多的花果,每穗保留生長均勻、無病蟲、無創傷、果蒂健壯的果實8~10個。
番茄長季節栽培的病蟲害防治應始終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采用農業的、生物的、化學的方法綜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灰霉病、晚疫病、葉霉病、早疫病。一般低溫高濕沒有及時放風易導致灰霉病的發生;高溫高濕易發生葉霉病、晚疫病及早疫病。防治溫室無土栽培時發生的病害,應貫徹排除病害、避開病害及利用病害3個原則。選用抗病品種,嚴格進行種子消毒,培養無病秧苗,定植前對溫室進行消毒處理,及時清潔環境,并對栽培基質進行一定的高溫滅菌處理。操作人員進出溫室時,要注意個人的清潔衛生及消毒。常用的藥劑有5%百菌清粉塵劑、10%腐霉利煙劑、45%百菌清煙劑、15%克菌靈煙劑、5%春雷王銅粉塵劑、噁霉靈、多菌靈、甲霜靈等。
主要蟲害是蚜蟲、潛葉蠅、白粉虱、煙粉虱、茶黃螨,黃薊馬。提倡采用黃板誘殺蚜蟲及粉虱類害蟲、藍板誘殺黃薊馬成蟲、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多種害蟲。選擇殺蟲劑時優先考慮生物源農藥,如Bt、阿維菌素、苦參堿等;次而選擇特異性昆蟲生長農藥,如氟啶脲、氟蟲脲、除蟲脲、滅幼脲、氟苯脲等;最后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如敵百蟲、克螨特等。一般不使用中等毒性農藥,嚴禁使用高毒農藥。
第1穗果基本轉紅,應及時采收,采收時間以傍晚無露水時為宜。以后適當增加采收次數,適時采收,減少養分消耗,為上部果實膨大提供足夠的營養,增加總產量,采收后及時落蔓打葉,以利通風透光,并可防止病害發生,使植株連續生長結果,采收可延長至翌年6月中下旬,采收期長達7~8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