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雄
高血壓急癥是指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在某些誘因作用下,血壓突然和顯著升高(一般超過180/120 mm Hg),同時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1]。高血壓急癥危險大,致殘致死率較高。臨床應立即進行降壓治療,以阻止靶器官進一步損害。硝普鈉為速效強效降壓藥,靜脈用藥2 min即起作用[2],且價格便宜,是臨床用于搶救高血壓急癥最常用的藥物之一。但硝普鈉副作用較多,臨床使用和護理時有諸多注意事項需要重視。筆者總結所在科室使用硝普鈉搶救高血壓急癥護理配合的經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2月在本院心內科住院使用硝普鈉治療的高血壓急癥患者46例,所有患者符合高血壓急癥診斷標準。年齡37~80歲,平均57.2歲,其中男28例,女18例。原發性高血壓35例,繼發性高血壓11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7例,合并高血壓腦病12例,合并腦卒中8例,合并不穩定心絞痛4例,合并主動脈夾層4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1.2 搶救措施 所有患者確診后立即入住監護室,使用心電血壓監護儀連續檢測血壓。使用0.9%生理鹽水100 ml加入硝普鈉50 mg,使用輸液泵避光下持續靜滴,初始滴速5 ml/h,每5 min測血壓1次,根據血壓情況調整滴速。在數分鐘到1 h內將平均動脈壓較基礎水平下降25%,在2~6 h內將血壓下降至160/100 mm Hg左右。在24 h后根據合并癥不同,將血壓控制在合適水平。最長使用時間不超過 72 h。
1.3 數據收集 收集患者使用硝普鈉治療前及治療后0.5、1、2、6、12、24 h收縮壓及舒張壓,計算平均動脈壓。統計患者預后及住院病死率。統計使用硝普鈉后的副作用,如低血壓、靜脈炎、藥物滲漏致組織壞死或皮膚灼傷、惡心嘔吐、氰化物中毒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美國SPSS 16.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及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正態分布的資料結果比較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治療前與治療后血壓變化對照表
2.2 預后及住院病死率 40例搶救成功好轉出院;4例轉科治療,其中2例合并腦出血轉腦外科手術治療,1例合并腎功能衰竭轉腎內科透析治療,1例合并腦梗死轉腦內科康復治療;2例死亡,其中1例死因為主動脈夾層破裂,1例死因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
2.3 硝普鈉相關副作用 有4例患者(6.5%)使用硝普鈉后出現惡心嘔吐,對癥處理后好轉。無一例患者出現藥物相關性低血壓、靜脈炎、藥物滲漏致組織壞死或皮膚灼傷。
硝普鈉使用不當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如低血壓、藥物滲漏致組織壞死或皮膚灼傷,所以使用硝普鈉時強調精細的護理配合。
3.1 硝普鈉溶液配制 硝普鈉水溶液不穩定,光照下分解加速。臨床上常把硝普鈉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鹽水中配制成硝普鈉溶液靜脈滴注。其溶液在陽光下照射10 min即可分解13.5%,pH下降,顏色出現變化;在室內光線下,其半衰期為4 h。硝普鈉經光線照射后生成激發態的硝普鈉,然后分解為水合鐵氰化鉀和氧化氮,水合鐵氰化鉀進一步分解,產生有毒的氫氰酸及普魯士藍等[3]。因此,硝普鈉溶液應在使用前配制,制好后立即采取避光處理,在整個輸液過程中保持遮光,并于6 h內用完[4]。只要嚴格予以避光處理,按時更換藥液,可以避免因藥物分解造成的治療失效或氰化物積蓄造成中毒。
3.2 嚴格控制輸液速度 強烈推薦使用輸液泵來控制輸液速度,這是避免硝普鈉導致低血壓的最重要的方法。有研究指出,若使用普通調速輸液器輸液,患者體位變動可導致滴速改變[5];而使用輸液泵靜脈輸注硝普鈉,可使藥物輸入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用藥濃度、劑量精確恒定,為搶救時用藥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和最佳療效[6]。至于輸液速度的控制,主要是根據醫生為患者制定的血壓下降目標值來決定。筆者所在科室對所有高血壓急癥患者采取血壓監護,對于使用硝普鈉者每5 min測血壓1次,根據血壓情況調整滴速。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輸液速度過快導致低血壓的發生。
3.3 使用套管針或中心靜脈留置導管進行輸液 在臨床靜點硝普鈉應采用套管針。在選擇血管時,應選擇粗直且彈性良好的靜脈進行穿刺,避開關節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使用,且固定要牢固。因輸高濃度的硝普鈉對血管刺激性大,套管針留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2~3 d為宜,強調輸液時要經常觀察巡視,注意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發現問題,及早處理[2]。有條件患者應積極使用中心靜脈留置導管,可以有效避免藥液滲漏。
高血壓急癥危險大,對于高血壓急癥的治療,2010年中國高血壓指南強調臨床應立即進行降壓治療以阻止靶器官進一步損害[1]。硝普鈉是一種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強效、速效血管擴張劑,對動靜脈均有擴張作用。硝普鈉價格便宜,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急癥,效果顯著。雖然使用硝普鈉有一定風險,但嚴格用藥指征和精細護理配合,可以有效減少硝普鈉副作用。但對于高血壓急癥降壓目標值,2010年中國高血壓指南明確指出,應該在數分鐘到1 h內將平均動脈壓較基礎水平下降25%,在2~6 h內將血壓下降至160/100 mm Hg左右,在24~48 h后根據合并癥不同,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1]。降壓時需充分考慮患者的年齡、病程、血壓升高的程度、靶器官損害和合并的臨床狀況,因人而異地制定具體的降壓方案。出現主動脈夾層,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況下,降壓目標應該低至收縮壓100~110 mm Hg。由收集數據可見,筆者所在科室嚴格遵循了指南,在第1小時將患者平均動脈壓降低了24.6%,在之后24 h內讓血壓緩慢下降至合適水平,有效阻止了靶器官進一步損害,減少了致殘致死的發生。
通過本回顧性分析,筆者認為,在嚴密檢測和精心護理下,使用硝普鈉搶救高血壓急癥是安全有效的。
[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2]李麗丹,穆素紅,關欣,等.硝普鈉靜脈輸液的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09,17(6):99-101.
[3]王春芳,常威.滴注過程中應注意避光的藥品[J].中國藥事,2008,2(1):77-79.
[4]王玉,劉京,王偉.靜脈應用硝普鈉的幾點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5):6189.
[5]徐海麗,顧振林.硝普鈉治療腎性高血壓并發急性左心衰療效觀察[J].心臟雜志,2000,12(3):242.
[6]傅開蘭,謝幸華,馮銀英.硝普鈉控制高血壓急癥的觀察和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15):40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