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青(河南省許昌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尹小飛(河南省白龜山水庫管理局)
燕山水庫位于淮河流域沙潁河主要支流澧河上游干江河上,控制流域面積1169km2,占干江河流域面積的91.3%,總庫容9.25億m3。根據淮河流域規劃設計的要求,燕山水庫的主要功能是以防洪為主,結合供水、灌溉,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水庫。
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85mm,年際變化較大,最大年降雨量為1504mm,最小年降雨量為472mm,最大為最小的3.2倍。降雨年內分配不均,汛期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60%左右,尤以7、8兩月雨量最多。
2.1 監測站點依據技術要求在燕山水庫共設3個水質監測斷面,分別為:燕山水庫(壩上)、燕山水庫(庫內)、干江河(徐灣,入庫控制斷面)。
2.2 監測頻次
燕山水庫(壩上)、干江河(徐灣),分別監測12次,燕山水庫(庫內)12次。
2.3 監測項目
包括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銅、鋅、氟化物、砷、汞、鎘、鉻(六價)、鉛、氰化物、揮發酚等19個項目。集中式生活用水、地表水源地補充評價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鐵、錳等5項。
2.4 水質取樣與分析
為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采取了嚴格的質量控制措施,樣品采集、儲存和運輸,按照《水質采樣技術規程》、《水環境監測規范》的規定布點采樣,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并對水溫、流量進行現場測定,同時對溶解氧進行現場固定,每次采集不少于5%的全程空白樣和10%的平行樣。采樣人員詳細記錄現場采樣情況,認真填寫水質采樣原始記錄表,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往實驗室,并有詳細的樣品交接手續。
2.5 評價方法
2.5.1 依據國家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
2.5.2 采用單指標評價法確定地表水水質類別。單指標評價法(最差的項目賦全權,又稱一票否決法)以Ⅲ類地表水標準值作為水體是否超標的判定值。當出現不同類別的標準值相同的情況時,按最優類別確定水質類別。
2.5.3 評價代表值用汛期、非汛期和全年平均3個值。
2.5.4 評價結果的表示
超標率=超標次數/監測次數
超標倍數=(監測值-Ⅲ類標準上限值)/Ⅲ類標準上限值
3.1 燕山水庫壩上:年均水質類別為Ⅱ類,汛期水質類別為Ⅱ類,非汛期為Ⅲ類。水質較好,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符合Ⅱ類或Ⅲ類水質標準。水質為Ⅰ類出現1次,是7月,Ⅱ類水質為6次,分別是1月、2月、5月、8月、9月、11月,Ⅲ類為5次,分別是3月、4月、6月、10月、12月。詳見圖1。

圖1 燕山水庫壩上水質狀況示意圖
3.2 燕山水庫庫區:年均水質類別為Ⅱ類,汛期水質類別為Ⅱ類,非汛期為Ⅱ類。水質較好,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符合Ⅰ、Ⅱ類水質標準。水質為Ⅰ類出現2次,是1月和2月,Ⅱ類水質為10次,分別是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1月。詳見圖2。

圖2 燕山水庫區水質狀況示意圖
3.3 干江河(徐灣):年均水質類別為Ⅱ類,汛期水質類別為Ⅱ類,非汛期為Ⅲ類。水質較好,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符合Ⅱ類或Ⅲ類水質標準。Ⅱ類水質為6次,分別是1月、3月、4月、6月、7月、10月。Ⅲ類水質為6次,分別是2月、5月、8月、9月、11月、12月。詳見圖 3。

圖3 平江河水質狀況示意圖
目前燕山水庫壩上和庫區水體水質為輕度富營養化程度水體,尚未發生富營養化的情況。燕山水庫壩上和庫區水質類別及富營養現狀見表1、表2。
依據《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中“湖泊(水庫)營養狀態評價標準”。(本次只對3項主要指標進行評價)評價標準見表3。

表1 燕山水庫壩上營養狀態評價表

表2 燕山水庫庫區營養狀態評價表

表3 湖泊/水庫營養狀態評價標準表
燕山水庫是以防洪為主,結合供水、灌溉綜合利用水庫?,F狀水質符合GB3838-2002Ⅲ類標準,滿足各種用水用途。管理部門應依法保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