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順來
(北京市監獄管理局中心醫院,北京 100054)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entral serous retinopathy,CSR)是一種常見于中青年男性、散發的和自限性的眼病,統計約30%~50%病例可以復發,10%病例可以多次復發,最終可使中心視力蒙受永久性損害。到目前為止對其發病的真正原因與病理基礎還不完全清楚,因此缺乏有效藥物治療。我們于2000年2月~2010年6月對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治療CSR的療效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道如下。
全部90例均為我院眼科門診就診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口服維生素、活血化瘀等傳統治療方法;觀察組采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治療。全部90例患者均符合CSR的診斷標準:(1)主訴視力下降,視物變形;(2)眼底后極部類圓形區視網膜下透明液體積聚;(3)視野可有相對中心暗點;眼底熒光造影黃斑部可見早期熒光滲漏,隨時間呈炊煙樣、墨跡樣、蘑菇樣擴大[1]。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視力、視野、病程、既往病史等方面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有可比性,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基本情況比較
對照組:維生素B110 mg,3次/d;肌苷片0.4 g,3次/d;維生素C,0.2 g,3次/d;維腦路通片,2片,3次/d,療程60~90 d;觀察組:單純使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8 mg 3次/d,療程為3周~3個月。兩組患者均對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給予妥善處理,屈光不正的患者均給予矯正。兩組患者均于治療2周后行視力、眼底檢查,2個月做視力、眼底、視野檢查。半年做視力、眼底、視野檢查并行眼底熒光造影。
該病目前沒有統一的療效判定標準,故暫定為:治愈:經藥品治療后視力≥1.0以上,視野正常,自覺癥狀消失,病程≤1個月,眼底熒光造影無異常,觀察12個月無復發;顯效:經藥品治療后視力≥1.0以上,視野正常自覺癥狀消失,病程≤2個月,眼底熒光造影無異常熒光,觀察12個月無復發;有效:經本藥品治療后視力≥1.0以上,視野正常自覺癥狀消失,病程≤6個月,眼底熒光造影色素上皮萎縮,觀察12個月無復發;無效:經藥品治療后視力<1.0以上,視野留有中央相對暗點自覺有視物變形或小視現象,病程6~12個月,眼底熒光造影色素脈絡膜毛細血管萎縮,多次復發者。
全部采用門診隨訪。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或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愈率73.3%,顯效率15.5%,有效率6.6%,總有效率95.56%;對照組:治愈率46.6%,顯效率13.3%,有效率4.4%,總有效率64.44%。兩組之間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例,n=45)
兩組患者療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小于對照組;對照組復發率高于觀察組,但兩組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復發率及平均療程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復發率及平均療程比較(±s)
分組 n 復發率(例,%)療程(d)觀察組 45 1(2.22)28.14±8.24對照組 45 4(8.88)54.84±13.26 x2或t值 3.75 13.17 P值 0.074 0.000
觀察組用藥后4例患者出現口干,6例患者出現嗜睡,但未經治療均能緩解,無其他嚴重毒副反應;對照組服藥期間無明顯毒副反應。
國內孫京華等[2]研究CSR患者血清中兒茶酚胺類物質增多,故考慮該病的發生與此有關。目前已知CSR原發病變是在色素上皮細胞,由于某種未明原因,導致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損害,因而脈絡膜毛細血管網漏出的含有多量蛋白質的液體通過色素上皮損害處深入神經上皮下,造成神經感覺層的盤狀脫離[3],滲漏點可在黃斑區內,亦可在黃斑區周圍,但不論其在何處滲漏多半積存于黃斑區。
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為H1受體阻斷劑。考慮CSR時脈絡膜毛細血管網漏出大量液體導致病理損害,馬來酸氯苯那敏片通過阻斷H1受體減少毛細血管的擴展、滲漏、組織水腫[4],從而起到治療作用,且采用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簡單實用,可適用于各級醫療單位。通過我們的臨床研究,我們認為馬來酸氯苯那敏片能有效縮短CSR療程,降低復發率,應在臨床推廣。
[1]葛 堅.眼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09.
[2]孫京華,譚俊鋒,王志濤,等.血漿兒茶酚胺與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04,40(3):199-200.
[3]Kitaya N,Nagaoka T,Hikichi T,et al.Features of abnormal choroidalcirculation in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J].Br J Ophthalmol,2003,87(6):709-712.
[4]李紹珍.藥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