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吳雪斌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婦產科,福建 漳州 363000)
隨著腹腔鏡設備的改進以及技術操作的不斷熟練,妊娠期腹腔鏡手術不再是禁忌癥,對妊娠合并卵巢腫瘤的患者實施腹腔鏡手術,是最小的侵入性手術。我院于2006年6月~2011年5月對20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腫瘤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卵巢瘤剝除術(腹腔鏡組);對照組18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腫瘤患者實施腹式卵巢瘤剝除術(開腹組),現報道如下。
回顧分析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漳州市醫院20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腫瘤患者,隨機分為腹腔鏡組和開腹組。腹腔鏡組:孕婦年齡22~28歲,平均26.2歲,孕周12~18周,平均14.6周,腫瘤直徑6~10 cm;開腹組:孕婦年齡20~31歲,平均27.2歲,孕周13~16周,平均14周,腫瘤直徑6~10 cm。
腹腔鏡組采用氣靜麻醉;開腹組采用硬膜外麻醉。腹腔鏡組:麻醉成功后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導尿,取臍上2~3 cm為第一穿刺點,人工氣腹后進鏡探查盆腹腔情況,與下腹部兩側做相應第二、第三穿刺點,暴露患側卵巢,避開卵巢門單極電鉤點狀電凝卵巢皮質2 cm,鈍性分離包膜,完整剝離腫瘤,2/0薇喬線縫合重建卵巢。腫物置入標本袋取出送快速病理檢查;開腹組:麻醉成功后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導尿,取下腹正中切口10~12 cm,切開腹壁各層進入腹腔,娩出患側卵巢避開卵巢門,切開卵巢皮質鈍性分離包膜,完整剝離腫瘤,2/0薇喬線縫合重建卵巢。標本送快速病理檢查。
兩組均于術前1 d靜脈滴注硫酸鎂10 g/d,術后滴注硫酸鎂10 g/d 滴注2 d。
采用SPSS 1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行兩樣本的t檢驗。
腹腔鏡組:20例均在腹腔鏡下完成卵巢腫瘤剔除手術。開腹組:15例完成卵巢腫瘤剔除手術,2例快速病理結果示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卵巢實性畸胎瘤惡性待除,行患側附件切除術。兩組病例妊娠均維持至足月。兩組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下床時間、術后住院日比較,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病例手術療效比較(例,±s)

表1 兩組病例手術療效比較(例,±s)
腹腔鏡組 開腹組 t值 P值n 20 18手術時間(min)42.62±8.12 55.35±5.23 10.65 P<0.01出血量(mL)30.25±7.58 35.00 ±8.35 2.49 P<0.05術后排氣時間(h)20.56±7.48 46.79±4.52 25.29 P<0.01術后下床時間(h)21.37±5.21 34.75±6.62 8.79 P<0.01術后住院日(d)3.12±1.05 6.15±1.34 11.02 P<0.01
腹腔鏡組20例,其中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6例,漿液性囊腺瘤3例,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1例;開腹組患者18例,其中囊性成熟性畸胎瘤13例,漿液性囊腺瘤3例交界性漿液性囊腺瘤1例,實性畸胎瘤惡性未除1例。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病理類型比較(例)
兩組患者均定期門診檢查,無發生流產、早產,術后均繼續妊娠至足月。腹腔鏡組順產12例,產科因素剖宮產6例,社會因素剖宮產2例,新生兒APGAR評分8~10 分,新生兒體質量3.15~3.78 kg,平均3.45 kg;開腹組順產9例,產科因素剖宮產5例,社會因素剖宮產3例,新生兒APGAR評分8~10 分,新生兒體質量3.34~3.98 kg,平均3.55 kg。
隨著腹腔鏡手術技巧的嫻熟,臨床應用中越來越突顯微創優勢[1-2]。其優勢在于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中腸道干擾小、胃腸功能恢復快,腹部小切口分散在幾個不同部位,術后疼痛輕、離床時間早,住院日短。本組20例病例順利完成手術,且妊娠均維持至足月,與對照組比較,新生兒APGAR評分及新生兒體質量未發現異常。妊娠期腹腔鏡手術主要的難點在于增大的子宮影響手術視野的暴露,盆腔充血,術中易出血,故手術難度增加。因此,術者的經驗是決定手術是否成功和對胎兒影響結果的重要因素。
1998年美國消化內鏡外科醫師協會(Societg of Ameriean Gastrro-intestinal Rndoscopic Sumeons,SAGRS)頒布了妊娠期腹腔鏡手術指南,腹腔鏡手術治療妊娠合并卵巢腫瘤在孕周12~16周進行最為適宜。此階段已胎盤形成,流產機會較低,且生理性囊腫消失,增大的子宮位于臍恥之間,鏡下操作空間較大,能減少誤傷子宮的風險。本組20例病例手術時機為孕周12~18周,平均14.6周,均為擇期手術。手術療效滿意,無流產、早產發生。
[1]李光儀.實用婦科腹腔鏡手術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06-212.
[2]張 力.腹腔鏡在異位妊娠手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藥,2011,6(7):84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