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軍弟 劉天軍 韓明玉 霍學喜
蘋果是我國少數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農產品。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研發中心依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對我國2012年上半年蘋果出口狀況進行分析,并結合市場趨勢對蘋果出口貿易形勢進行判斷。
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2年1—6月,我國蘋果出口總量50.43萬t,實現出口金額5.10億美元,平均價格907.50美元/t。與2011年同期相比,出口數量增加4.22%,出口金額增加16.17%,平均價格上漲11.47%。整體而言,2012年1—6月,我國鮮食蘋果出口數量、金額、單價均較2011年同期有所增長。
從出口省份來看,山東、陜西、新疆、遼寧、黑龍江是我國蘋果主要出口地區。2012年1—6月,這五省(區)出口總量39.1萬t,出口金額3.92億美元,分別占全國蘋果出口總量和出口金額的77.53%和76.86%;與2011年同期相比,山東、陜西、黑龍江出口數量分別下降12.76%、2.52%和23.37%,新疆、遼寧出口數量分別增長1.08%和29.17%。從絕對數量來看,山東出口數量減幅較大(見圖1)。出口價格與2011年同期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陜西蘋果出口價格增長37.67%。這是由于2011年1—6月陜西蘋果的平均出口價格較低,均價低于全國平均出口價格,2012年市場價格恢復,表現為價格漲幅較大。
從出口市場分析,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印度、孟加拉國是我國蘋果的主要出口市場,出口數量分別為7.90萬、6.65 萬、4.65 萬、4.29 萬和 3.87 萬 t,分別占出口總量的15.67%、13.19%、9.22%、8.51%和7.67%,合計占出口總量的54.25%。與2011年同期相比,出口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印度的數量分別下降了9.40%、10.26%和12.98%;出口哈薩克斯坦和孟加拉國的數量分別增加了5.44%和24.84%(見圖2)。
從出口海關分析,青島、烏魯木齊、滿洲里、南寧、哈爾濱海關是我國蘋果主要出口海關,出口數量分別占我國蘋果出口總量的47.71%、13.50%、7.61%、6.42%和4.46%;合計占全國蘋果出口總量的79.42%(見圖3)。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2012年1—6月,我國蘋果出口形勢整體較好,表現為出口數量較2011年同期略有增加,出口價格有較大上漲,出口金額亦隨之大幅增加;主要出口地區、出口海關、進口國家等市場結構未發生明顯變化,內部比例增減變動不一,但未能對整體出口結構產生顯著影響。
從近3年出口貿易數據來看,我國鮮食蘋果出口數量雖在各年 (或各月)略有增減,但整體波動幅度大體在5%以內。從主要出口市場的貿易現狀、貿易形勢與發展潛力判斷,未來幾年,我國蘋果出口的數量與市場結構均不會產生較大變化,年出口數量維持110萬~120萬t左右,出口結構亦與當前類同。基本理由如下。
第一,我國蘋果主要出口市場進口數量趨于穩態,增長潛力有限。近幾年,俄羅斯是我國蘋果的第一進口國,但從我國進口蘋果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并不大,市場增長潛力有限。從口味來看,俄羅斯市場偏好高酸蘋果,我國蘋果口味偏甜,不符合俄羅斯消費者的口感偏好;同時,受地緣貿易影響,波蘭、土耳其等國生產的高酸蘋果,對我國蘋果出口俄羅斯市場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近幾年的貿易數據表明,俄羅斯從歐洲進口的蘋果數量的平均增長率高于我國。除俄羅斯外,印度尼西亞、印度、哈薩克斯坦、越南、孟加拉國、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是我國蘋果主要出口市場。這些國家從我國年進口蘋果量僅為幾千噸至幾萬噸,所占比例較小。盡管從單一出口市場分析,各年進口量會隨市場需求變化而略有波動,但整體而言,不足以對我國蘋果出口格局形成影響。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多數地處熱帶、亞熱帶,盛產盛銷熱帶水果。熱帶水果是當地主要消費水果,蘋果消費增長潛力較小。因而,這些國家大量進口中國蘋果的市場潛力非常有限。

第二,國內銷售形勢好,出口相對效益優勢減弱。前幾年,國內蘋果銷售形勢低迷,果賤傷農,出口效益相對較好,果商有出口積極性。近3年,國內蘋果銷售呈現市場需求旺盛、產地價格高,銷售速度快、效益好等形勢,內銷效益不低于出口,甚至部分等級果品的內銷效益已高于出口。蘋果出口的相對效益優勢正在逐漸喪失,蘋果出口正在陷入低附加值的困境。加之鮮果出口面臨分級、認證、包裝、運輸、檢驗檢疫、報關等一系列繁雜的外貿手續,并易受國際貿易政策與環境的影響。因此,在國內銷售形勢較好的背景下,經銷商缺乏開拓國際市場的內在激勵。
第三,從國內供給來看,成本上漲導致出口價格持續、快速上漲是制約出口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蘋果生產越來越依賴于化肥、農藥等物資投入和密集的勞動力投入,正逐步成為高成本產業。小農經濟生產方式不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形成規模經濟,難以消化日漸上漲的生產成本。同時,非農產業對資源的競爭加劇,國際農資價格上漲,進一步誘致國內生產成本上漲趨勢。生產成本持續、快速上漲,成本推動出口價格上漲作用明顯。持續增長的成本導致我國蘋果生產的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被削弱,且有喪失趨勢。人民幣持續升值也為鮮果出口形成不利影響。價格上漲對蘋果出口產生負向影響。
整體而言,要素價格全面、持續上漲,導致我國蘋果產業的比較優勢正在逐年下降,蘋果出口市場拓展潛力有限,即成本推動出口價格上漲,出口競爭加劇。在果業競爭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應該持續關注和評估我國蘋果產業的市場及貿易競爭態勢變化,從保持競爭優勢和產業可持續發展視角出臺相關產業政策。綜合產業發展和市場變化趨勢判斷,開發國內消費市場是從需求角度保證我國蘋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