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鑫,沈植國,譚運德,程建明
(1.河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河南鄭州 450008;2.河南省林業廳,河南鄭州 450003)
毛梾(Cornus walteriWanger)屬山茱萸科(Cornaceae)梾木屬(CornusL.)落葉喬木,又名椋子木、油樹、車梁木。毛梾果肉和種仁均含有油脂,果實含油量為31.8%~41.3%,果實出油率為25%~33%,果肉出油率為15%,是極具發展前景的食用和工業用油料樹種[1]。毛梾單株果實產量可達100 kg以上。其木材堅硬,紋理細致,可做家具和農具,是優良的用材樹種;同時,樹冠豐滿,葉色濃綠,小枝紫紅,根系發達,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荒山荒坡上都適宜生長,不僅是發展林業生物柴油的良好樹種,同時也是優良的城市綠化和水土保持樹種[1-4]。
本研究于2010年對河南濟源、三門峽、洛陽采收的毛梾果實含油率、脂肪油的理化性質及主要成分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河南生物質能源樹種毛梾的品種選育提供依據。
毛梾果實分別采自河南的洛陽市、三門峽市、濟源市。
1.2.1 果實及種子形態分析 每地區用四分法取30粒果實測量其縱徑與橫徑,各測3組數據。并用同樣方法測量種子和各地毛梾的百果質量。
1.2.2 果實與種子理化性質及油性成分分析
1.2.2.1 分析儀器及試劑 SL101-1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樹立儀器儀表有限公司產品;BS210S 電子天平(Max=210 g,d=0.1 mg),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產品;Agilent 6890N型氣相色譜儀,美國Agilent公司產品;800型低速離心機,金壇市華峰儀器有限公司產品;鋁盒、索式抽屜裝置、數顯可控恒溫水浴鍋、組織搗碎機、阿貝折光儀、10 mL堿式滴定管、50 mL酸式滴定管、250 mL帶磨口錐形瓶、冷凝回流管等。
分析試劑有:乙醚(分析純)、95%乙醇(分析純)、0.01 mol/L氫氧化鉀標準溶液、0.5 mol/L鹽酸標準溶液、氫氧化鉀-乙醇溶液、酚酞指示劑、0.1 mol/L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韋氏試劑、淀粉溶液、100 g/L碘化鉀溶液、無水硫酸鈉、氯化鈉飽和水溶液、三氟化硼甲醇溶液、0.5 mol/L氫氧化鈉甲醇溶液、正己烷(色譜純)等。

表1 不同分布區毛梾果實及種子的形態差異
1.2.2.2 分析方法 毛梾種子、果實粉碎后測定其水分及粗脂肪含量,并對其果實油的酸值、碘值、皂化值、折光指數及脂肪酸組成進行分析。果實粗脂肪的測定參照GB/T5512—2008;果實水分的測定參照GB/T20264—2006;果實油酸值的測定參照GB/T 5530—2005及深色油脂酸值[5-6]的測定;果實油碘值的測定參照GB/T5532—2008;果實油皂化值的測定參照GB/T 5534—2008;果實油折光指數的測定參照GB/T 5527—2010;果實油脂肪酸甲酯的制備采用三氟化硼法。
從表1可以看出,3個分布區毛梾果實的縱徑、橫徑均有極顯著差異,且果實縱徑、橫徑均為濟源>三門峽>洛陽;去掉果皮的毛梾種子縱徑之間沒有顯著差異,但三門峽和濟源的種子橫徑與洛陽有顯著差異。3個分布區果實的縱橫比均大于1、種子的縱橫比均小于1,無論是果實還是種子,其縱橫比沒有顯著差異。
從表2可以看出,濟源、三門峽、洛陽3地的毛梾百果質量差異顯著,由大到小依次為濟源>三門峽>洛陽。

表2 不同分布區毛梾果實百果質量的差異g
2.2.1 毛梾果實及種子的粗脂肪含量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1)毛梾果實的粗脂肪含量高于毛梾種子的粗脂肪含量。其中,毛梾果實的粗脂肪含量為23.74%~32.28%;去掉種皮的毛梾種子粗脂肪含量為8.79%~10.65%,僅為果實粗脂肪含量的33%~37%。由此說明,毛梾果皮中含有較高的粗脂肪。(2)不同產地之間的毛梾果實及種子粗脂肪含量存在一定的差異。毛梾果實的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濟源>三門峽>洛陽;濟源與三門峽的果實與種子的粗脂肪含量差異不顯著,二者與洛陽毛梾的粗脂肪含量有極顯著差異。
2.2.2 毛梾果實及種子水分含量分析 含水量的高低對生物柴油的燃燒性能有很大影響,含水量高還會對柴油機產生腐蝕作用。此外,含水量高還會提高生物柴油的化學活性,使其容易變質,降低其存儲的穩定性[7]。由表3可知,毛梾果實的水分含量低于種子的水分含量。濟源毛梾果實、種子的水分含量分別為6.25%,10.05%,顯著低于洛陽、三門峽的,且差異極顯著。

表3 毛梾果實及種子中粗脂肪與水分含量 %
2.3.1 酸值 從表4可以看出,3個產地毛梾果油的酸值均較高,平均為42.97 mg/g,產地間無顯著差異,說明產地對酸值的影響不大。一般認為,原油酸值大于0.5 mg/g,就會在儲存、運輸和加工過程中造成設備腐蝕,從而影響原油的加工和產品的質量[8-9]。因此,培育低酸值品種是毛梾良種選育的重點[10]。
2.3.2 皂化值 3個不同產地毛梾果油的皂化值有顯著差異,皂化值由高到低依次為:三門峽>濟源>洛陽(表4)。皂化值愈高,說明脂肪酸分子量愈小,親水性較強,失去了油脂的特性;皂化值愈低,則脂肪酸分子量愈大或含有較多的不皂化物,油脂接近固體。
2.3.3 碘值 3個產地毛梾果油的碘值無顯著差異,說明產地對碘值的影響不大。碘值平均為95.88 mg/g,屬非干性油(表4)。碘值能夠反映出油脂中混合脂肪酸平均雙鍵(即不飽和鍵)的數量,碘值越高,混合脂肪酸的不飽和鍵數量越多,而不飽和鍵的多少又與生物柴油的燃燒性能、運動黏度、冷濾點等有關,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根據碘值判斷生物柴油的性質[11]。
2.3.4 折光指數 不同產地毛梾果油折光指數的差別不大,均值為1.471 2(表4)。

表4 不同分布區毛梾果油酸值、皂化值、碘值、折光系數差異分析
從表5可以看出,果油中包含5種不飽和脂肪酸和2種飽和脂肪酸。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洛陽、三門峽、濟源依次為75.16%,80.21%,78.64%。這可能是由于在緯度和海拔較高的地區氣候比較寒冷,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可以增強樹體的抗凍性,但由于其易被空氣氧化[10],將對生物柴油的穩定性帶來一定的影響。

表5 不同分布區毛梾果油的脂肪酸組成 %
不同分布區毛梾的果實特征和果油品質有較大差異,百果質量、果實縱橫徑、含油率、果油理化性質、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都有顯著差異。
(1)3個分布區的毛梾果實縱徑、橫徑和百果質量均有極顯著差異,且均為濟源>三門峽>洛陽。種子間大小差異不顯著,且縱橫比接近1∶1,為圓形。
(2)毛梾果實的粗脂肪含量要高于種子中的含量,說明毛梾果皮中含油率極高,且不同產地毛梾果實及種子粗脂肪含量之間存在顯著差異。毛梾果實的粗脂肪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濟源>三門峽>洛陽。毛梾果實和種子的平均水分含量較高,分別為6.60%和10.48%,濟源毛梾果實、種子的水分含量分別為6.25%,10.05%,顯著低于洛陽、三門峽,且差異極顯著。水分含量較高對生物柴油的綜合性能有很大影響,因此,降低毛梾種子含水量也具有重要意義。
(3)毛梾果實含油率較高(果實23.74%~32.28%、種子8.79%~10.65%),而且果油中的脂肪酸組成主要為二十碳鏈以下的直鏈脂肪酸,主要是十六碳和十八碳的脂肪酸,組成成分簡單而且集中。另外,由于毛梾果油的酸值(42.48~43.55 mg/g)較高,對其后續的生產加工將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培育低酸值的毛梾品種意義重大。同時發現毛梾果油含有大量的亞油酸,也可作為食用油原料加以利用。
志謝:感謝三門峽市林業局曹德寬,盧氏縣林業局孟文獻,濟源國有苗圃場薛茂盛、王文站,洛陽林科所楊建學、高守彬等在種子采集過程中給予的鼎立支持。
[1]鄭萬鈞.中國樹木志 [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7:1679-1689.
[2]尹暉.生物質能源樹種椋子木的初步調查 [J].河南林業科技,2009(6):95-96.
[3]王遂義.河南樹木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505-510.
[4]譚運德,朱延林,沈植國,等.河南省毛梾種質資源的自然分布與變異類型[J].河南林業科技,2010(6):2.
[5]劉瑞興,吳蘇喜.深色油脂酸價測定新方法的研究[J].糧油加工,2006(5):51-52,55.
[6]邢立民.深色油脂酸值測定新方法的研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8(8):80-81.
[7]呂鵬梅,袁振宏,廖翠萍,等.生物柴油標準分析與制定研究[J].現代化工,2006,26(12):8-12,14.
[8]竇立榮,侯讀杰,程頂勝,等.高酸值原油的成因與分布[J].石油學報,2007,28(1):8-13.
[9]周慧,魯厚芳,唐盛偉,等.麻瘋樹油制備生物柴油的酯交換工藝研究[J].應用化工,2006,35(4):284-287.
[10]陳隆升,彭方仁,梁有旺,等.不同種源黃連木種子形態特征及脂肪油品質的差異性分析 [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09,18(1):16-21.
[11]劉偉偉,張無敵.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質及質量標準[J].能源工程,2006(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