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季 鐘迎曉 葉 偉
(紅河日報社,云南 蒙自 661000)
2012年,又將是云南紅河州近年發展歷程中較為困難的一年。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經濟發展負面影響日趨加劇,紅河州經濟社會生活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尤其是長期積累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更加突出。面對這些問題,主流媒體在此格局中所起的作用,樹立的新聞觀、價值觀以及把握社會輿論導向的正確與否至關重要。主流媒體只有通過強化社會責任感,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才能為推進紅河新發展做好宣傳服務工作。
筆者認為,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應從三個方面加以重視: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加快推動紅河新發展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輿論支持。
當一個新聞發生以后,讀者一般都認為只要是媒體報道的都是真實的。面對復雜的新聞情況,作為黨的喉舌的主流媒體就應該起這樣的作用:全面、宏觀、科學地進行新聞報道,及時與讀者溝通,尤其在大家偏頗地看問題的時候,主流媒體更加應該做正確的輿論導向,也就是發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全面、公正地分析問題,并且以具有公信力的聲音去引導民眾。
首先,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新聞選擇的重要標準。新聞選擇的標準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指針,也是新時期統領新聞工作的根本指導思想。作為黨的喉舌的新聞媒體,必須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新聞選擇的重要標準,力求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事實。這既符合市場規律,也符合新聞規律;既是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和神圣使命,也是提升自身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把科學發展觀作為新聞選擇的重要標準,新聞宣傳工作才能找準著力點,更好地服從服務于工作大局,才能不斷提高紅河州主流媒體在干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和聲望。
其次,要不斷增強主流媒體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深入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新聞工作者要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的宣傳紀律,維護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時,要堅守新聞宣傳陣地,明確崗位責任,層層把關守責,堵塞各種漏洞,減少乃至杜絕新聞失誤和導向錯誤,確保輿論導向不出偏差,多幫忙不添亂,多聚焦不散光,多鼓勁不泄氣,維護紅河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再次,主流媒體要自覺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要緊密聯系紅河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實際和發展建設實際,深入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反映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的欣欣向榮的新氣象,全力展示紅河社會發展中興旺的、積極的、健康的內容,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更好地推動紅河經濟平穩持速健康地發展。
《紅河日報》作為紅河州新聞傳媒的主流媒體之一,其導向的正確與否,非常重要。目前,紅河州委在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工作進程中,提出了“推進紅河新發展”這一引領和推動紅河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理念、新目標。這一新的理念和目標卻涵蓋了紅河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多個層面。面臨這一新的變化,怎樣才能做好符合當前形勢的新聞宣傳報道,這就需要主流媒體具有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以全面、真實、準確的新聞報道把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廣泛地傳達到群眾之中,讓新聞宣傳產生良好的社會作用。

要使新聞宣傳產生良好的社會作用,首先媒體要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重大成就的宣傳報道上改進方式方法。要善于從讀者角度選題,用樸實的語言,以生動具體的事實,宣傳紅河州委、州政府及各縣市各部門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采取的改革措施,以及這些措施給老百姓帶來的利益。這樣的新聞報道才會不虛夸不走形式,讀者就可從中讀到看到身邊的變化,在體味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感受政府給予的溫暖。
要改進會議新聞宣傳報道的方式方法。要把會議的宣傳效果達到最大化,那就必須解決讀者對會議新聞關注的問題。如果讀者不喜歡看,會議新聞寫得再長再詳盡也沒有用。改進會議報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紅河州各級各界和新聞媒體共同下決心來解決,要改變思維定式,切實尊重并遵循新聞規律,在“三貼近”上狠下工夫。一要凸顯會議價值的宣傳報道。要靠我們強烈的新聞敏感和理性判斷能力,從眾多會議中發現、捕捉、挖掘出具有價值的東西;二要強化讀者意識。要以受眾最為關注的問題為出發點,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充分體諒他們的需求和渴盼,報道他們應知欲知而未知的信息;三是要改進作風文風。增強會議新聞的可讀性和親和力,使主流媒體真正成為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
要在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的宣傳報道上改進方式方法。重大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往往涉及發展和穩定大局,涉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群眾廣泛關注。對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要在穩妥、慎重的前提下,積極、大膽、及時而充分地報道。在報道時,要考慮宏觀形勢,注意傳播環境,爭取最佳的社會效益。要注意提高新聞的時效性,掌握主動性。
要在開展輿論監督上改進方式方法。媒體要從維護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從改進工作、懲惡揚善、增強團結的角度出發進行換位思考和多方位思考。要選準典型,扎實采訪,準確把握時機、尺度和分寸,減少發稿失誤。要出以公心,有始有終,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動機和效果相一致,努力使輿論監督的方向更為準確,力量更為適度,水平有新的提高。
新聞輿論處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最前沿,對社會精神生活和人民思想意識有著重大影響。在如此情況下,需要發揮好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作用,也需要新聞工作者不斷提高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這就需要加強政治業務學習。
加強學習是實現“三貼近”的保證。新聞工作者要學政治、學經濟、學文化、學新聞業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切實打牢政治理論知識、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基礎“根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須不斷改革創新,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加強主流媒體建設和新興媒體建設,形成輿論引導新格局;必須切實抓好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責任感,自覺服務于當地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才能做到堅定、清醒、務實、創新,圓滿完成各項宣傳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