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晚餐吃得過飽,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濃度就會增高,從而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因為人們在晚上一般活動量較少,熱能消耗很低,多余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會逐漸使人發胖。因此,晚餐宜清淡,攝入的熱量不應超過全天總熱量的30%,這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肥胖。
結石
據國外研究,尿結石與晚餐吃得太晚有關。這是因為尿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而食物中含的鈣除一部分被腸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鈣全部從尿液中排出。人體排尿高峰一般在飯后4~5小時,而晚餐吃得過晚,人們大都不再進行活動就上床睡覺,因此晚餐后產生的尿液就會全部儲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尿路中尿液的鈣含量也就不斷增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結石。
高血壓
晚餐過多進食肉類,不但會增加胃腸負擔,而且會使體內的血液猛然上升,加上人在睡覺時血液運行速度大大減慢,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壓病。據科學實驗證明,晚餐經常進食葷食的人比經常進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2~3倍,而患高血壓、肥胖癥的人如果晚餐愛吃葷食,害處就更多了。
冠心病
晚餐過飽,胃腸脹滿,常把心臟推向上方,心臟的血液供應相應減少。同時,攝入過多熱量可引起血膽固醇增加,而這又會刺激出低密度和極低密度脂蛋白,把過多的膽固醇運載到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為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原因。研究也發現,如果全天的熱量有70%集中在晚餐,可使血脂濃度猛然升高,脂質除沉積在血管壁外,還可直接阻塞血管,導致心、腦、腎的脂肪栓塞癥。
糖尿病
如果中年人長期晚餐吃得過飽,反復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會導致胰島細胞提前衰竭,進而引發糖尿病。
衰老
如果晚餐量過大,吃得又過于油膩,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胃腸道的負擔必然增加,大腦也得不到休息。久而久之,大腦代謝紊亂、功能下降,繼而引起腦組織萎縮,導致人體過早衰老。
(鐘玉欣薦自《老年博覽》)
責編: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