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不過是碳
記得我上中學的時候,有句廣告語已經深入人心:“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與之同時出現在電視畫面上的,是一顆360度光彩奪目的鉆石,以及一男一女幸福相擁的背景。我對鉆石并無特殊興趣,只當它是一種珍稀礦物,但也時常聽到業內人士說到鉆石的本質和“保值”的虛妄。一天,我專訪南非副總統莫特蘭蒂先生時,他的幾句話就把事兒說清楚了。
南非是中國在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有著“鉆石王國”之稱,世界上70%的原鉆都產自這里。盡管如此,世界上四個主要的鉆石加工中心卻都設在了歐洲,這使得在整個鉆石加工貿易產業鏈中,作為上游的南非,獲利遠遠不如下游環節。我對莫特蘭蒂的訪談,便涉及南非針對這一現象將采取的舉措。
我有幸與南非三任總統都曾有過交集。總統祖馬為人爽朗,但談到鉆石問題時,卻有些含糊其辭欲言又止。副總統莫特蘭蒂和祖馬風格不同,他是經濟學者出身,在經濟方面有著深刻的專業見解,并且擔任過代總統,所以敢說敢言,講話有底氣。我們聊到金融危機期間,鉆石和黃金一樣價格曾飛速上漲的狀況時,莫特蘭蒂立刻打破了人們在鉆石與黃金之間畫上的等號,說:“鉆石跟黃金不一樣,鉆石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虛榮心。”
這個說法似曾相識,但當它出自鉆石王國副總統之口時,意義卻非同一般。“鉆石不過是碳。倫敦的中心銷售機構嚴格管控著全球的鉆石市場,他們首先進行存貨,只向市場上釋放一小部分,人為地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上漲并不是因為鉆石會枯竭,而是他們控制了鉆石的市場供應。”
相信“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人們大概很難想象,全世界大多數鉆石都被一家叫作戴比爾斯的公司壟斷著,有關鉆石的各種美好象征,也是他們創造的。戴比爾斯由英國人賽西爾?羅茲于1887年在南非創立,其初衷就是要建立一個穩定有序的鉆石原石市場體系,它控制著全球60%的鉆石礦,因而有能力調節鉆石的需求走向。其余40%的生產商也必須將自己家的原石以指定價格賣給戴比爾斯,否則戴比爾斯可以通過釋放庫存來壓低市場價,令那40%的生產商血本無歸。據說,戴比爾斯的高管曾經一進入美國國境,就會面臨被起訴,罪名便是壟斷。
有一部我很喜歡的電影叫《完美無瑕》,講的是一個面臨解雇的鉆石公司女員工和即將退休的清潔工,聯手盜竊鉆石保險庫的故事。電影里鉆石堆積如山的寫實畫面,令我印象頗深。鉆石并不是我們這個地球真正意義上的稀缺資源,聽說地下還有無盡的鉆石礦未被開采,它的價值只是壟斷的結果,它的意義也只是人為的賦予。
“鉆石不過是碳”,這并非秘密,而是常識,我們在初中化學課上早已了解。碳是自然界分布最廣、儲藏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遇到合適的溫度和壓力,便形成了鉆石。可惜,鉆石商和奢侈品商的巨額廣告營銷費,足以收買各種媒體,雇用最龐大的水軍和各路名人做宣傳,讓你不得不信: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只定制最昂貴的夢想?
某天下午,我在一家酒店大堂和朋友聊天,只見身邊來來往往的女士們都是統一裝備:手挎愛馬仕包,腳穿香奈兒鞋,腕戴名表,非金即鉆。用大牌將自己武裝到牙齒,應該是混跡時尚圈的必修課,而怎樣讓“大牌”變得更“大牌”,最方便的升級途徑就是鑲鉆。
所以,為了幫助精英人士們更好地自我定位,便于他們相互攀比,與價格直接掛鉤的各種產品版本應運而生。限量版、白金版、鑲鉆版、全鉆版……箱包、衣帽、手機、鋼筆、打火機,凡是能鑲鉆的地方都鑲上。鉆石的多少,成為富貴級別的標識。
如果說暴發戶們必須通過華而不實的消費,才能給自己的閑錢找一個妥善的去處,那么各種鉆石版本的存在也算相當合理。但可惜的是,大多數普通消費者也被卷入了這場“全球大忽悠”,多少小伙子為了給女朋友買一枚心儀的鉆戒,省吃儉用數月甚至數年,又有多少年輕姑娘把“克拉”當成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仿佛沒有克拉就沒有幸福。
“戴比爾斯公司花了20年時間終于讓中國女人相信:鉆石的克拉數是愛情的象征。”2011年英國《金融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這純屬營銷作祟,鉆石除了觀念中的價值外,毫無用處。中國人被戴比爾斯說服以為鉆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其實毫無邏輯。中國人比我們歐美人更加把鉆石當寶貝。”
很多表面炫目的東西,一剖析到本質都難免讓人失望,鉆石是好東西,但其價格與價值發生了錯位。花幾千元甚至上萬元買來的,其實就是一粒經歷了高溫高壓的碳,從化學構成上講,還不如其他有色寶石稀有。人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只字未提“一顆永流傳”的鉆石。我想,這大概是因為鉆石不易變現流通,而且價值過多地倚賴于工藝的原因。精湛的切割技藝會令它升值,而一旦失手,它又會被打回原形,變成廉價的碳。從這個角度講,它的確無法與黃金相提并論。不過,這種“人造”的奢侈品,不僅成了世界通用的財富象征,甚至擁有了讓人贏得或失去一份感情的魔力。
2011年下半年,南非奧本海默家族宣布:出售戴比爾斯公司40%股份給另一股東英美資源集團,套現51億美元。英美資源集團CEO宣布交易時,大談收購背景:中國等新興市場消費者對鉆石的渴望愈發強烈,公司在中國等市場的營銷驚人地成功。鉆石已成為該集團絕對的核心業務。
2011年5月,戴比爾斯擴張的腳步終于踏上了中國的土地,其精品旗艦店在北京“新光天地”閃亮登場,據說只接待固定的客人,只定制最昂貴的夢想。此言既出,不知又有多少人的心被攪得蠢蠢欲動。
對于很多從來沒有擁有過鉆石的中國人,談論鉆石的本質,或許的確不合時宜。因為,我們也許連自己的心的本質,都還沒弄清楚。(作者系中央電視臺著名新聞主播。本文摘編自《虛實之間》)
編輯 家英宏 xjjyh_32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