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進入21世紀,人類已邁入信息的文明時代,而人類文明的源泉,則來自于古希臘的黃金時代,即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00年。在那段近100年的時間里,古希臘井噴式地出現了一批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的著作奠定了人類文明的基調。
雖然那個時代距今已經2500年之久了,但是,回顧那個時代的杰出人物,是今天仍然被那個時代的陽光普照的人類義不容辭的責任。
通讀過美國科學史學家,被譽為科學史之父的薩頓的名著《希臘黃金時代的古代科學》一書的人都知道,古希臘的黃金時代起始于公元前479年。在希臘雅典打敗波斯帝國的入侵后的大約100年時間里,古希臘進入了一個平靜、繁榮的時期。通過海上貿易,雅典城邦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于是那些有志于探索自然奧秘的人就有了保障。
在古希臘愛奧尼亞地區的幾個城邦中,最有影響力的是以弗所。黃金時代的第一位杰出科學家赫拉克利特就出生于此,也在此寫出了著名的論著——《論整體》。這部著作如今保留下來的有100多個殘片,被編成三個部分。其中《變化的世界》是赫拉克利特對自然界的認識,在今天看來,這種認識似乎更具哲學家的風格,而在那個時代,這就是個純粹的自然哲學問題了。因此可以這樣說,赫拉克利特是自然哲學的先驅。
同一時代,在另外一個城邦——埃利亞——也誕生了兩位哲人,他們便是巴門尼德和芝諾。這兩位哲人的著作在今天看來更接近近代科學,其中芝諾的悖論最有影響。實際上,是他最早認識到“極限”這個概念的。
但是,上面這幾位哲人的著作從本質上看更像是哲學,是還處在科學萌芽階段的自然哲學。而真正接近近代科學理念的哲人,則是阿格里真托城邦的恩培多克勒。
他假設自然界是由四種基本的元素——火、氣、水、土——組成,還假設自然界存在兩種作用力——向心力和離心力,這兩種力作用于四元素從而構成了紛繁的世界。
在今天看來,這種對自然構成的簡單劃分很可笑,但是,正因為有了這種劃分,人類才有了采用“分割”、“歸納”、“推理”的方法去認識自然界,而這種方法,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方法。
因此,可以這樣說,恩培多克勒是人類如何正確“解析”自然奧秘的先驅者。正是由于他提出了這一正確的、提示自然奧秘的“解析”方法,才為后來留基伯和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奠定了哲學基礎。
關于留基伯,史學家知道得很少,至今人們尚沒有考證出他的出生地。據說他寫過一部著作,叫《大宇宙》,書中采用原子論的觀點解釋世界。不幸的是,他的著作如今已經遺失了。
后人對德謨克利特了解得比較詳細。他的出生地在色雷斯地區的阿布德拉城邦,出生年代也很具體,在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57年。他的《箴言》集在今天看來其實也更像一本哲學著作,但在書中,他明確提出了“萬物皆為原子構成的”這一接近現代理念的概念。近代化學之父道爾頓正是從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中得到啟發,從而用原子概念打開近代化學大門的。
上面談到的這些哲人,其實是人類自然科學誕生初期對自然界有粗淺認識的學者。他們原始的,甚至是將自然界擬人化描述的著作,和東方哲學相比較,最大的進步之處在于提出了認識自然奧秘的方法——解析與推理相結合的方法。
近年,有些學者將數學從自然科學中獨立出來,就叫數學學科,是和自然科學并列的。這種劃分,從古希臘黃金時代學術的進步角度看是合理的,在古希臘時代,數學的確是一門完全獨立的學科,和自然哲學獨立發展。
黃金時代第一個出場的數學家是埃里亞城邦的芝諾,緊隨其后的是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在幾何學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遺留下來的數學著作有:①《論圓與球體的接觸》;②《論幾體學》;③《論數》;④《論無理數》。這些著作奠定了幾何學和代數學的基礎。
繼德謨克利特之后,希俄斯城邦的希波克拉底又在數學領域取得輝煌。
他出生于希俄斯城邦,于公元前5世紀的第三個25年活躍在雅典城。他解決了三個幾何學方面的難題,分別是:①求圓的面積;②是否可三等分角;③倍立方問題。另外,他對幾何學的符號化表征也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是他統一了幾何學中的基本單元,如點、線、面等的符號化表征,這為后來的幾何學公理化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后,埃利斯城邦的希庇亞斯,昔蘭尼城邦的塞奧多洛,赫拉克利亞城邦的布里森也都在幾何學領域有了許多重大的發現。特別是布里森,他提出在同一個圓上構造一系列外切多邊形,外切多邊形的面積逐漸減小,而圓的面積是內接多邊形面積的上限和外接多邊形面積的下限。在這里,已經萌芽出了最初步的“極限”的思想。
古希臘的黃金時代只延續了近100年。到了公元前430年,隨著一場瘟疫的到來,城邦之間開始了無休止的征戰,曾經輝煌一時的雅典哲學與科學的光芒就此暗淡下去,直到1000年之后的“文藝復興”時代才又重新燃起。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100年只是短暫的一瞬間。但是,智慧的希臘民族卻在這短短的100年內創造出了極其輝煌的哲學、科學以及工程學奇跡,是那個時代的哲人們找到了人類認識自然、控制自然的利器。
世界著名的比較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比較研究了地球上不同地域曾出現過的近30種文明形式,但幾乎所有的文明都沒落了,或者消失了,只有古希臘黃金時代創造出的文明被傳承下來,并在15世紀的意大利爆發出燦爛的光芒,引領整個人類步入近代文明。
為什么古希臘黃金時代的哲學、科學遺產有如此輝煌的價值?原因在于,那個時代的哲人們找到了和自然對話的正確道路:將自然界分割、分析,然后再進行邏輯推演。在數學領域,那個時代的數學家首先發明了符號系統這一先進的表達方法,有了“分析”手段,加上“符號系統”,在邏輯推理的作用下,自然界的奧秘將被逐漸揭開。
而其他的文明都沒有發展到那個層次,對自然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簡單列舉法、簡單歸納法的層次上,遠遠沒有發展到“分析”的層次。更為致命的是,這些文明沒有發明符號系統,因此,邏輯推演就不可能出現于這些文明的科學著作之中。
正是因為古希臘黃金時代的哲人們找到了正確認識自然的銳利武器,所以,自“文藝復興”至今的6個世紀中,人類近代科學從萌芽到爆發,直至今天步入了信息時代。因此,現今的文明是那個時代的哲人們留下的豐厚科學遺產的延續。
人類已步入信息文明時代。但是如果沒有古希臘黃金時代的科學做基礎,人類也許還在黑暗中徘徊。2500年前的古希臘的哲人們找到了通向自然之門的正確道路,在漫長的歲月中,幾經風雨,最終引領人類步入了科學的輝煌年代——現代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