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光宇 薛昊罡
(北華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21)
為了探討糖尿病骨質疏松大鼠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AGEs)的表達情況及其與組織生長因子(TGF)-β1的相關性,本研究對比了糖尿病組大鼠與正常對照組大鼠的AGEs與TGF-β1的表達情況,探討TGF-β1在糖尿病骨質疏松保護作用中的可能機制。
1.1 材料 選擇24只健康的Sprague-Dawley(SD)大鼠作為研究對象,均為6月齡,雌雄各半,體重(201.54±30.24)g,購自北華大學動物實驗室,并飼養于北華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清潔級環境,所有大鼠均飼養于塑料鼠盒中,派專人看護飼養,每籠4只,共6個籠子。所有大鼠均晝夜周期12 h環境中適應性飼養2 w,并任其自由攝入標準固體顆粒飼料和自來水。
1.2 方法 隨機將SD大鼠分為正常對照組(n=12)和糖尿病組(n=12),兩組體重、月齡及喂養條件均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其中正常對照組大鼠正常喂普通飼料和自來水,而糖尿病組大鼠則給予高糖高脂飼料喂養8 w。然后再禁食12 h后正常對照組腹腔注射等量枸櫞酸緩沖液,糖尿病骨質疏松組大鼠一次性左下腹腔注射STZ 65 mg/kg。造模2 w后測定兩組大鼠的血糖和體重來鑒定糖尿病造模是否成功〔1〕,采用4%戊巴比妥鈉1 ml/kg腹腔注射麻醉下取下腔靜脈血,4℃離心,吸取上清并保存于-70℃冰箱備用〔2〕。
1.3 檢測指標 (1)血清學指標:采用Hitachi-850型熒光分光光度計測定血清中AGES的含量〔3〕。(2)骨組織中TGF-β1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用大鼠椎體松質骨作為實驗材料,石蠟包埋、切片,脫蠟入水后3%H2O2封閉內源性過氧化氫酶,使用1∶500山羊抗大鼠 TGF-β1多克隆抗體(福建邁新,克隆號為RAB-0238)作為一抗于37℃孵育1 h,使用1∶5 000生物素化驢抗羊IgG作為二抗于37℃孵育1 h,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
1.4 統計學分析 計量資料以x±s表示,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2.1 建模情況 12只糖尿病組大鼠中1只死亡,1只建模失敗,最終糖尿病組造模成功10只。注射STZ前,糖尿病組大鼠的體重在8 w后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注射STZ后糖尿病組大鼠的體重增長明顯緩慢,至20 w實驗結束時體重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P<0.05)。注射STZ后糖尿病組大鼠的血糖較對照組大鼠明顯升高,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2.2 兩組大鼠血清AGEs水平比較 糖尿病組大鼠造模后,血清AGEs含量為(5.81±1.20)U/ml;對照組大鼠的血清AGEs含量為(1.28±3.37)U/m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57,P <0.05)。
2.3 兩組大鼠TGF-β1蛋白表達比較 正常對照組大鼠骨組織TGF-β1蛋白表達強且廣泛,而糖尿病組亦出現TGF-β1蛋白的陽性表達,但是糖尿病組的TGF-β1表達均散而且淡染。見圖1。將兩組的TGF-β1表達使用Image J軟件進行統計,發現糖尿病組的TGF-β1蛋白表達染色平均光密度(2.11±0.43)明顯低于對照組(4.32±0.74),且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

表1 注射STZ前后兩組大鼠空腹體重變化比較(x ± s,g)

表2 注射STZ前后兩組大鼠空腹血糖變化比較(x ± s,mmol/L)
2.4 大鼠血清AGEs與TGF-β1的相關性分析 血清AGEs與TGF-β1呈顯著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693(P<0.05)。

圖1 兩組大鼠骨組織的免疫組化染色(×400)
糖尿病可引起患者多個系統損害,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3〕。到目前為止,糖尿病骨質疏松的發生機制和相關影響因素尚未完全明確。近年來,有學者研究發現糖尿病骨質疏松可能與AGEs引起骨代謝紊亂有關〔4~6〕。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組大鼠造模后,糖尿病組大鼠的血清AGEs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這主要是由于AGEs抑制間充質干細胞(MSCs)增殖,誘導凋亡,并阻止其分化為脂肪組織、軟骨和骨組織,結果導致骨組織(如彈性膠原)理化和機械特性的改變〔7〕。另外,還有一些學者對骨質疏松與TGF-β1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有學者發現在去卵巢后6 w,大鼠骨中的TGF-β1含量即有明顯下降,認為雌激素缺乏引起的TGF-β1耗竭導致進一步的TGF-β1的分泌減少,而用生理濃度的17β-雌二醇治療可以使 TGF-β1含量上升〔8~10〕。為了探討糖尿病大鼠骨質疏松中AGEs與TGF-β1的相關性。本研究對正常對照組和糖尿病組大鼠血清中AGEs水平與骨組織TGF-β1水平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二者呈顯著負相關。這表明通過抑制AGEs而引起TGF-β1的過表達在糖尿病中起到骨保護的作用。
1 張艷紅,董 進.rhIGF-1對成骨細胞增殖、BMP-2及Cbfa1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0;16(3):157-60.
2 王 娟,陽文琳,陳 雋.辛伐他汀對糖尿病大鼠骨組織BMP-2基因表達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7):834-6.
3 Brewer L,Williams D,Moore A.Current and future treatment options in osteoporosis〔J〕.Eur J Clin Pharmacol,2011;67(4):321-31.
4 Shin M,Paek D,Yoon C.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urinary cadmium concentration of residents in an industrial complex〔J〕.Environ Res,2011;111(1):101-9.
5 Schnatz PF,Marakovits KA,O'Sullivan DM.Assessment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and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for osteoporosis〔J〕.Obstet Gynecol Surv,2010;65(9):591-6.
6 Russell LA.Osteoporosis and osteomalacia〔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10;36(4):665-80.
7 Vichinsky E.Complexity of alpha thalassemia:growing health problem with new approaches to screening,diagnosis,and therapy〔J〕.Ann N Y Acad Sci,2010;1202:180-7.
8 Almstedt HC,Canepa JA,Ramirez DA,et al.Changes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response to 24 weeks of resistance training in college-age men and women〔J〕.J Strength Cond Res,2011;25(4):1098-103.
9 Zebaze RM,Ghasem-Zadeh A,Bohte A,et al.Intracortical remodelling and porosity in the distal radius and post-mortem femurs of women:a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2010;375(9727):1729-36.
10 李 濤,郭洪敏,聶志奎,等.糖基化終末產物在糖尿病大鼠骨質疏松中的作用及阿司匹林干預性觀察〔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0;33(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