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指腦供應血管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相應血管的閉塞,并由此產生血管供應區腦功能損害和神經癥狀的一組臨床綜合征[1]。近些年來他汀類藥物被廣泛用于治療各類疾病,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它除了有降脂、保護內皮細胞、抑制炎性反應及抗氧化等作用外,在腦梗死疾病的治療方面也有很好的療效[2]。本研究對AIS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氟伐他汀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7月~2011年12月東臺市人民醫院收治的AIS患者52例(男34例,女18例),平均年齡(57.2±12.3)歲。將52例AIS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病灶大小及梗死部位、經濟狀況等各項指標經統計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條件 (1)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2)頭顱CT顱內無出血或低密度影像,MR彌散加權像顯示腦梗死病灶;(3)根據中華醫學會神經學分會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3]中的診斷標準確診為腦梗死;(4)排除標準:所有患者均無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無出血傾向,無嚴重糖尿病史和妊娠等。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控制血壓、抗腦水腫、口服阿司匹林等常規對癥支持治療。
1.3.2 治療組 在對照組相同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氟伐他汀(商品名來適可)40mg每天睡前服一次。兩組患者于治療后7d、14d評定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1.4 判斷標準 神經功能缺損評定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療效標準:(1)基本痊愈:NDS減少90%~100%,病殘程度0級;(2)顯著進步:NDS減少46%~89%,病殘程度1級~3級;(3)進步:NDS減少18%~45%;(4)無效:NDS減少或增加18%以內;(5)惡化:NDS增加18%以上;(6)死亡[4]。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7d、14d時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59、3.38,P<0.05)。1個月時,治療組患者基本痊愈率和顯著進步率分別為34.62%和46.1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和23.0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99,P<0.01),見表1~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7d 治療后14d治療組 26 18.4±7.5 10.2±4.0 6.4±5.2對照組 26 18.5±7.3 15.1±5.7 11.6±5.9 t 0.05 3.59 3.38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療效情況比較[n(%)]
AIS是神經內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發病率高、致殘率高?;颊呷朐汉蟪R愿纳颇X血液循環、抗凝、溶栓、抑制腦水腫及支持治療等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AIS患者在抗腦水腫、口服阿司匹林、對癥支持治療基礎上加用氟伐他汀,其療效明顯優于未加用氟伐他汀患者。兩組患者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有顯著差異(t=3.59、3.38,P<0.05),基本痊愈率和顯著進步率比較也有顯著差異(χ2=13.99,P<0.01)。究其原因,可能是他汀類藥物藥理作用發揮有關。他汀類藥物(statins)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此類藥物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還原酶,阻斷細胞內羥甲戊酸代謝途徑,使細胞內膽固醇合成減少,從而反饋性刺激細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體數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膽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他汀類藥物還可抑制肝臟合成載脂蛋白B-100,從而減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此外,他汀類藥物對新生血管生成與小動脈血流起到促進作用,能夠有效促進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的合成,降低纖溶酶原激活抑制物-l的水平,增加纖溶活性,從而增加局部血流、改善腦循環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發揮神經保護作用[5-7]。
綜上所述,AIS患者在常規進行抗腦水腫、口服阿司匹林、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氟伐他汀治療,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恢復,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使用。
[1]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1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2669.
[2]趙靜,張麗華,周盛年.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山東醫藥,2006,34(1):15.
[3]中華醫學會神經學分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2.
[4]馬宗娟,王雯雯.丹奧與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治療進展性腦梗死98例療效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5):547.
[5]曹紅,孫長凱,劉麗杰,等.辛伐他汀或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患者血清CRP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1):11.
[6]歐江榮,劉坤,譚蘭.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6的影響[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7,27(1):32.
[7]潘莉,謝朝歡.他汀類藥物對腦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及預后評價[J].中國醫學文摘,2008,2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