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 梁慧心 溫利方
隨著護理學的進一步發(fā)展,護理工作不只是進行單純、簡單的醫(yī)療技術上的操作,而是更加注重實施“以人為本”的護理目標。進行舒適護理干預為一種具有整體、個性、創(chuàng)造、有效特點的醫(yī)療護理方法,舒適護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患者在其心理、生理、社會上等方面達到一個最為愉快的治療狀態(tài)[1],或盡可能的降低由于各種治療和病癥所出現(xiàn)的不愉快。本文選取我院心血管內科2010年10月~2011年10月8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對部分患者進行了舒適護理干預,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80例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隨機兩組。對照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齡41~84歲,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手術24例,冠狀動脈造支架植入術16例;觀察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齡40~83歲,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手術25例,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15例。兩組患者在數(shù)量、年齡、介入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按照醫(yī)囑進行常規(guī)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舒適護理干預,主動尋找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獲得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充分舒適。
1.2.2.1 環(huán)境舒適 手術后通常在CCU監(jiān)護室監(jiān)護1d以上,嚴密心電監(jiān)測,病房要保持安靜、整潔、舒適的環(huán)境,床單也要保持舒適、干凈、干燥、整潔,及時的進行更換,注意病房良好的通風,保持空氣的新鮮,以及比較柔和的光線,溫濕度要適宜,室內的溫度控制在22℃~24℃,濕度控制在大約60%[2],室內的設施盡量簡化,注意減少監(jiān)護儀帶來的噪音。減少探視,以免出現(xiàn)一些不良的刺激,以及影響患者的休息。隨時關注患者的情況,如患者是否出現(xiàn)心絞痛,股動脈傷口有無出血及足背動脈搏動等情況,盡量滿足患者的提出需求,可以適當播放一些旋律舒緩的音樂,使患者身心放松,為患者營造一個比較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以促進康復。
1.2.2.2 鎮(zhèn)痛舒適 患者會因為病情的原因,有時會感覺到疼痛。所以要密切的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盡量的滿足患者因為疼痛所提出的個體化的治療要求,盡量可以讓患者達到最大的舒適。同時護理人員要通過臨床經(jīng)驗,設法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以提高痛閾值。對于強烈克制疼痛的患者,要鼓勵并且囑咐其可以呻吟,以此來分散對疼痛的注意力,從而減輕患者的疼痛。在患者疼痛時要囑咐患者的家屬要在旁陪護,這樣可以給予一定的感情支持,使患者在治療期間能夠獲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雙重舒適。
1.2.2.3 排泄舒適 要囑咐患者要多食用高纖維素及高維生素蔬菜以及水果,并注意防止出現(xiàn)便秘。指導患者要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在必要時可給予一些緩瀉劑。在臥床期間需要病床上進行排便,在排便時一定要給予遮擋,尊重患者隱私。
1.2.2.4 睡眠舒適 高質量的睡眠十分重要,好的睡眠可以緩解疲勞,在患者睡眠時病房的光線要柔和,床墊及枕頭的軟硬要適宜。盡量避免干擾患者睡眠,注意降低監(jiān)護儀的噪音,在進行各項治療操作時,盡量在患者睡前或自然覺醒時再進行。
1.2.2.5 心理舒適 患者因為病情的原因會出現(xiàn)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焦慮等負性的情緒會使人體的交感神經(jīng)出現(xiàn)興奮,從而加重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所以護理人員應該主動的關心患者,并理解、同情其感受,要耐心的傾聽患者的擔心、疑問,并注意一些非語言的交流技巧,例如保持自然微笑,同情的眼神,對于一些比較嚴重的患者要給予適當關愛性的觸摸,滿足患者受尊重的權利。并主動的將一些積極的治療信息告之患者,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和宣傳疾病知識。并且注意有效利用家屬對患者的心理支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并通過同患者的坦誠交談,隨時了解患者的各方面需求情況,盡量幫助解決問題,盡量滿足患者各種生活習慣,給予個性化護理服務,建立一個和睦、融洽的護患關系。
1.3 觀察項目 在護理前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焦慮程度及兩組舒適性程度進行評價。
1.3.1 生活質量評價[3]采用生活質量的評價問卷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包括物質上的生活狀態(tài)、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共4大方面,共20個題目,每個題目極差為1分,極佳為5分,滿分100分,總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1.3.2 心理評價 采用漢密頓的焦慮量評定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價,在測試前對評價問題含義和測定方法對患者進行講解,滿分100分,總分越高,表示患者的心理焦慮程度越高。
1.3.3 舒適性程度 讓兩組患者對環(huán)境舒適、鎮(zhèn)痛舒適、排泄舒適、睡眠舒適、心理舒適分別進行評價,每項滿分10分,分數(shù)越高,舒適性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結果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活質量評價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生活質量評價上沒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價(81.2±15.9)分,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價(61.2±7.1)分,兩組患者在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理評價 治療前兩組患者在心理評價上沒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后觀察組心理評價(40.3±4.2)分,對照組心理評價(61.2±6.2)分,兩組患者護理后的心理評價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生活質量和心理評價比較(±s)

表1 兩組生活質量和心理評價比較(±s)
時間 組別 生活質量評價 心理評價護理前 觀察組(n=40)(43.4±5.7)分 (71.6±8.4)分對照組(n=40)(42.5±5.9)分 (72.5±8.1)分t 8.4525 7.2536 P>0.05 >0.05護理后 觀察組(n=40)(81.2±15.9)分 (40.3±4.2)分對照組(n=40)(61.2±7.1)分 (61.2±6.2)分t 12.5258 12.3696 P<0.05 <0.05
2.3 舒適性程度評價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環(huán)境舒適、鎮(zhèn)痛舒適、排泄舒適、睡眠舒適評價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舒適性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各項舒適性情況比較(±s)
組別 環(huán)境舒適 鎮(zhèn)痛舒適 排泄舒適 睡眠舒適觀察組(n=40)8.52±0.25 7.23±0.76 9.12±0.69 8.26±0.25對照組(n=40)5.23±0.16 4.36±0.36 5.26±0.45 6.25±0.31 t 12.2536 13.2536 11.6932 10.3652 P<0.05 <0.05 <0.05 <0.05
冠心病的臨床治療目的主要是為了減輕或緩解患者所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更好的恢復患者的心臟功能,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命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臨床目前治療用于治療冠心病的途徑有:改變患者的生活方式、使用藥物治療、進行介入性的治療及進行外科手術治療[4]。所謂的介入性治療主要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手術、冠狀動脈斑塊旋磨手術、冠狀動脈斑塊旋切手術、冠狀動脈斑塊切吸手術、冠狀動脈內支架手術、經(jīng)皮冠狀動脈激光成形手術以及溶栓治療。本組患者進行的為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手術和冠狀動脈造支架植入術。在手術后患者送回病房,要注意很多護理的細節(jié)。例如注意從患者表情上的變化觀察患者的感覺和需求,及時給患者提供便器,并在便后要重新檢查患者的敷料是否保持清潔和干燥,如果一旦出現(xiàn)污染就要及時的給予更換。同時注意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一定要嚴格的臥床休息,同時注意患者的穿刺側肢體要制動24h,避免出現(xiàn)穿刺口的出血。因為長時間的制動體會患者可能會感覺不舒適,所以一定要在不影響患者傷口的前提下,幫助患者盡量提高臥位的舒適程度,幫助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這樣可以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更為舒適。通過和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各種需要,注意病室的每天定時通風,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以及保持室內的溫濕度,給予患者一個最為舒適的環(huán)境。通過舒適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的情況均明顯好于對照組,可見對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是具有重要意義的[5]。
患者是一個完整個體,不僅有對健康的高度渴望,更有作為一個患者特有的關于生理和心理及治療上的特殊需求,所以需要醫(yī)護工作者對患者更加具有細心、愛心、耐心、責任心。要以患者的需求為總的出發(fā)點,主動考慮患者的需求,不但要在治療上正確的執(zhí)行醫(yī)囑,也要重視患者住院治療期間的舒適,以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情,積極配合治療,早日康復。本文對部分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進行了舒適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的患者無論在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tài)上都明顯好于對照組的患者,
綜上所述,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術后的心理和生活質量都具有積極的影響,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廣泛推廣使用。
[1]許曉云,劉麗敏.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的護理[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7,4(29):70-71.
[2]楊曉光.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后尿潴留的相關因素分析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8):626-627.
[3]謝亞利.舒適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術后心理和生活質量影響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1):11-13.
[4]胡書芳,孫洪香,葛建云.舒適護理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7):602-603.
[5]李曉燕.舒適護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yī)學,2010,16(11):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