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冬梅 曾觀紅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90)
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簡論
關冬梅 曾觀紅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廣東 珠海 519090)
職業能力可分為職業關鍵能力和專業能力,職業關鍵能力對個人就業和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目前,探討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方式已成當務之急。本文以筆者與企業共同開發的《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課程為例,探討了以創業活動為載體對學生進行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途徑。
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創業活動載體;研究實踐
高職教育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關鍵能力對一個人的就業和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加強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是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職業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的熱點,也是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關鍵能力培養、培訓的課程方案和教學模式研究才剛剛起步,需要研究、探索和實踐的領域還很多。筆者率先開設了以創業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課程——《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擬以該課程為例,探討基于創業活動的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問題。
世界職教領域對人的能力構成有著明確的概括:在職業生涯中,人的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專業能力是指具備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專門技能及專業知識,關鍵能力則是存在于任何行業、崗位中的基礎能力,其數量最少卻適應范圍最廣。德國、新加坡一般稱之為“關鍵能力”,美國稱之為“基本能力”,個人職業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專業能力和職業關鍵能力整合的狀態。
(一)職業關鍵能力的內涵
職業關鍵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初,它的提出是與職業世界的變化,特別是職業的流動性與職業的適應性要求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德國勞動力市場與職業研究所所長梅騰斯于1974年在《關鍵能力——現代社會的教育使命》一文中指出,關鍵能力指的是具體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以外的能力。它強調的是當職業發生變更,或者當勞動組織發生變化時,勞動者所具備的這一能力依然能起作用。由于這一能力已成為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從而能夠在變化了的環境中重新獲得新的職業知識和技能。這種從事任何一種職業的勞動者都應具備的能力常被稱為跨職業能力,也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可攜帶的能力”。由于這種能力對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又稱為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所強調的并不是某種專業或某一職業領域所具有的職業知識和技能,而是所有職業共同具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力和在社會中交往的能力,它是對傳統職業能力觀的補充和發展,具有普適性、可遷移性、持久性、價值性、難以模仿性和整合性等六個特性。普適性是指普遍適用于一定范圍的崗位群;可遷移性是指可以擴展到相關的新的工作領域;持久性是指關鍵能力一旦獲得便會伴隨個體的整個職業生涯;價值性是指對于提高個體的工作適應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難以模仿性是指關鍵能力的獲得是一定發展過程的產物,其他人很難模仿;整合性是指關鍵能力不是一種單一的能力,而是多種能力和技巧的綜合。
(二)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職業關鍵能力培養更強調持續發展和人生關懷 關鍵能力是職業能力中的基礎能力,雖然每一種職業需要的專業能力不同,但其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卻是一樣的。從職業的角度而言,關鍵能力是個人完成職業所期望的技術結果不可缺少的基礎能力。當前,我國經濟建設邁入新的發展時期,社會職業、行業、產業及崗位的綜合化程度日益加深,直接帶來對勞動力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向復合型發展的需求,同時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也不斷催生社會職業、行業、產業及崗位的消長變化,勞動者必須善于不斷學習,適時調整個人知識與能力結構才能適應社會變化。高職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上崗就業,并且要關注其崗位質量、就業品質;不僅要努力實現學生畢業后即時上崗,更要重視學生基礎性、可遷移性能力的培養,使之能夠在就業市場變化加劇、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保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職業關鍵能力培養更強調持續發展和人生關懷。
探討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方式已成當務之急 在我國高職教育實踐中,學校層面更多地表現出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視,普遍認為學生就業成功幾率及未來發展后勁與專業技能聯系更為密切些,教學也主要圍繞專業技能的學習與訓練展開,人才培養方案中雖有涉及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內容,但并未真正進入教學意識中,難以在教學實踐中操作,往往流于形式或口號,沒有轉化成實質性的教學行動。筆者曾就高職經管類各專業就業崗位的人才規格需求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亟待提高,用人單位普遍認為高職學生在創新能力、人際關系、有效溝通、團隊合作等方面的技能相對缺乏,特別是與人溝通、團隊合作及創新等能力的欠缺已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創業和可持續發展。這一切,究其原因是缺乏系統、規范、科學的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因此,探討科學、規范、有效的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方式已成當務之急。
從筆者能夠收集到的信息來看,目前全國尚無一所高職院校開設專門以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筆者致力于探索科學、規范、有效的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方式,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與企業和行業相關人士合作,開發出《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課程,旨在突出培養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
課程的開發設計結合高職經管類專業特點,圍繞“以創業活動為載體培養和訓練學生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這一宗旨,按照“項目導向、任務驅動、過程考核”的設計思路;通過行動導向的教學組織和“做、學、教一體化”的課堂學習掌握課程要義;設計與專業特點密切相關的“創業任務和創業項目”,在模擬和真實的創業環境中開展教學,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提升職業關鍵能力,并通過日常行為規范的開放性評價指導、校企雙方教師的職業性崗位鍛煉,培養創業能力與職業關鍵能力,實現“做、學、教、考一體化”和知行合一的教學目標。
(一)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與實施
根據用人單位對高職學生人才規格需求選取教學內容 在課程開發過程中,筆者對“珠三角”企業用人單位對于高職學生的人才規格需求進行了調研,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地高校畢業生招聘會上,收集了近一千份企業招聘資料,并對企業招聘條件進行了分項統計分析。統計結果表明,除了學歷和專業等硬件條件外,用人單位在職業關鍵能力方面也有比較明確的要求。依照用人單位提出要求次數的多少,其順序分別為:溝通表達能力、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自主學習(領悟)能力。根據調研結果,結合高職經管類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筆者與企業專家共同提煉出七項創業職業關鍵能力作為教學內容,即職業生涯規劃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與人溝通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建設與管理能力。
以創業活動為載體設計教學內容 傳統的職業關鍵能力培養與訓練教育大而空,聚焦點不突出、不明顯,特別是缺乏有效的培養載體。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筆者認為,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有三個載體:一是以專業崗位活動為載體,通過以職業活動導向的教學模式,借助專業學習領域的開發,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完成職業關鍵能力培養;二是以創業活動為載體,通過創業教育活動導向,結合具有專業特色的創業活動,通過軟件模擬與實踐演練相結合的開放式實踐教學環境,如采用創業軟件實訓、組織創業大賽和迷你創業園真實經營等活動,完成職業關鍵能力培養;三是以學生課外活動為載體,通過學生活動導向,如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文化節、各類體育比賽、學生社團活動的組織,實現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目標。筆者主要選擇的是以創業活動為載體,完成對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因為創業活動是一種適合經管類專業學生的跨專業、跨崗位的活動,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及體驗性,對職業關鍵能力的要求更高,通過設置有專業特色的創業活動情境和項目,可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興趣,在完成創業工作項目的過程中達到培養和提升職業關鍵能力的目的。
以“教學—實訓—實踐”模式實施教學內容 在教學組織實施過程中,我們依照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培養循序漸進、不斷深化的規律,以創業活動為載體,選取與創業活動相關的內容作為學習任務,設計了7個學習情境,提煉出12個體驗項目,序化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每個任務都注重學生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達到知行合一;通過課堂教學、實訓教學、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體系,使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的培養有一個認知——體驗——應用的提升過程。學習情境的具體內容設計如圖1所示。

表1 職業關鍵能力培養課程內容設計表
1.課堂教學注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的認知與感悟。在課堂教學的12個學習任務中,每個學習任務都有相應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并結合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注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培養,強化學生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的認知與感悟。如體驗項目“通過與人溝通注冊你的公司”的課堂教學設計,由學生模擬注冊公司的真實場景,通過讓學生體驗注冊公司的完整流程,學會怎樣與人溝通,教學內容設計如圖2所示。

表2 課堂教學任務設計表
2.實訓教學注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體驗。通過校內外實訓活動和模擬軟件教學,強化學生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的體驗。如實訓教學項目“創業大賽”,學生通過我院每年組織一屆的“我能創未來”創業大賽,從選擇項目、組織團隊參賽到教師指導、點評等活動過程,體驗與人溝通、創新、團隊合作、信息收集與處理等職業關鍵能力。
3.實踐教學注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應用。以校內大學生迷你創業園、淘寶創業聯盟等教學企業為訓練基地,讓學生自己組成微型公司,有組織地進行真實項目實踐,包括商業創業項目實踐,網絡營銷創業項目實踐以及電話訪問營銷項目實踐訓練,使學生在完成真實項目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強化學生對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的應用。項目訓練時間不計算在課時內。
(二)課程考核與評價
課程的成績評價運用綜合評定法,即由項目單項考核和綜合任務考核組成。突出技能過程考核、技能目標考核與綜合實訓考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原則,在綜合評定考核中,綜合考核占40%,技能過程考核占30%,技能目標考核占30%。特別強調在真實的職業場景和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創業與職業關鍵能力,學習并實踐人際交往、團隊合作、解決實際問題、信息收集與處理、創新等能力;項目單項考核評價,在單項項目考核中以學習成果評定為主,兼顧學生自我評價和教師評價。每個項目都基于工作過程設計了項目考核評價表,內容包括知識掌握、技能應用、工作態度、學習紀律。在每個項目結束時進行結果目標PPT匯報展示。項目考核評分內容包括知識掌握、技能應用、工作態度、學習紀律及結果目標,總分為100分。
創新了高職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模式 筆者實施的以創業活動為載體,以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為目標的課程教學模式,就我們目前掌握的信息來看,在國內相關職業院校還屬于首創。我們突出了幾個創新:一是教材新。筆者主編的以培養學生職業關鍵能力為核心的教材 《創業技能》2008年8月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廣受好評,在2年時間里已再版3次。二是開發了豐富實用的網絡教學資源(課程網站)。網絡教學資源項目包括:課程標準、情境講義、創業網絡課堂、演示文稿、教學動畫庫、創業案例庫、在線測試、創業小測驗、實訓考評庫、實訓活動庫等。三是教學團隊新。課程教學團隊充分體現工學結合,由教學經驗及實踐經驗均非常豐富的中青年教師和企業人員組成,企業兼職教師占教師隊伍的40%,他們對課程開發、課程建設、教學方法有較強的指導能力,在近幾年的教學質量考評中,教學團隊整體均獲得優秀。
課程設計和教學效果獲得校內外專家好評 廣東某高校一位專家評價道:《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課程的開設非常符合現代企業對高職學生的崗位需要。它最大限度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技能、職業素質及學生的職業關鍵能力,同時為開發學生的創業潛能、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學生在崗位實踐中體現出良好的溝通能力、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的確是一門可以影響學生一生的課程,同時也是對企業、對社會非常有益的一門課程。幾年來對我們教師團隊的教學質量評價,無論是學生評教還是學校教學督導評教,整體教學評價都是優秀。
學生職業關鍵能力普遍提高 應企業要求,我院成立了一支專門的禮儀接待服務隊伍,并為珠海市天威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全國高職高專工商管理教指委實踐教學分指委等企業和組織提供過多次禮儀和會議方面的接待服務,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受到企業和代表的一致好評。實踐證明,參加過課程學習和訓練的學生與沒有參加過課程學習和訓練的學生相比,其職業關鍵能力都有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在與人溝通能力、團隊建設能力、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表現更為明顯。中國電信珠海分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評價道:珠海電信公司招聘過廣東科技職業學院經管學院畢業生,我們發現學習過《創業與職業通用能力》課程的學生,在技能上與其他學生差別不大,但在個人發展、溝通、團隊合作能力方面,都能比較主動、自然,非常符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對于我們分配的任務,不懂的地方也能通過自主學習快速地理解,這說明學生的職業素質很高,并且能夠自主思考,這樣的人才正是企業所需要的。
[1]劉越棋,孟國強,郭海龍.能力核心的汽車運用技術專業現代職教課程體系的構建[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35.
[2]劉京輝,唐以志.關鍵能力及其啟示[J].職教論壇,2000,(3):16-19.
[3]蔣永忠.基于實踐視角的高職學生關鍵能力培養及評價體系研究[J].銅陵學院學報,2009,(5):120-122.
[4]童山東.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探索[J].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4):56-61.
G715
A
1672-5727(2011)12-0082-03
關冬梅(1963—),女,廣西桂林人,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為創意產業、創業與創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