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遠
(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師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20)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現狀及發展前景可行性分析
鄧志遠
(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師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20)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引進廣州機床廠成熟生產線進入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實訓園區,讓學生在校園感受企業真實的生產任務,領略企業文化氛圍,在獲得企業生產技能的同時,還可以獲得同員工一樣的薪酬,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勵成效非常顯著,結果表明:“廣機校企合作“模式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通過基于工作過程教學模式的創建,“廣機校企合作”成效將更加顯著。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工作過程;發展前景;可行性分析
在職業教育大力提倡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一直在努力尋求合作伙伴,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廣州機床廠在企業出口不暢、通脹日益高漲的情況下,積極打造三個基地建設,積極打破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其中,一個基地建設就是加強企業培訓業務的發展。在難得的歷史機遇下,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與廣州機床廠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開創了“廣機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廣州市輕工高級技校與廣州機床廠合作辦學模式主要體現在:(1)在運行管理方面,成立了“4人工作小組”來共同管理。其中,廠方和校方各派一名代表擔任管理小組的領導成員。(2)由廣州機床廠提供來料供應和負責產品接收,并且負責加工過程中的一切技術指導、機床的管理與維護。(3)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則負責提供實訓場地、實訓設備、實訓的學生和指導教師。(4)負責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理論知識培訓,首期開班一個班,共39名學員。學校提供機床23臺,其中,加工中心5臺、數控車床12臺、數控銑床2臺、數控磨床2臺、鉆床兩臺。(5)學校配備一名實訓指導教師,工廠配備兩名技術骨干人員,負責現場技術指導以及現場管理,保證加工的順利進行。
近期目標是完成接納150名學生的實訓任務,遠期目標是能同時進行500名學生的培訓。
實現工學結合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創造性地實現了學生在學校期間進行專業課程學習的同時,能夠參與企業產品的實際生產過程,使學生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有機結合,有助于學生感受真實的企業文化、生產流程以及管理理念。
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學生在實際加工生產中,通過對實際產品的加工和技術的處理,無形中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同事溝通協調以及合作的能力,使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通過這種合作模式,不但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增強了他們的職業認同感。
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評價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自開始實施以來,得到了學院的大力支持。學院抽調了大部分的骨干力量,在設備配備方面也是優先保證,在企業技術人員的精心指點下,生產線由安裝起步到磨合逐步走上正軌,經過3個月左右的訓練,7月份,學員終于交出了自己的第一份合格產品成績單,也領到了由企業發出的第一份薪水。學院結算實現了首次盈余,企業也得到了合格產品,實現了合作之初的愿望,實現了學生、學院、企業“三贏”的良好局面。“廣機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越來越多地得到了更多行內專家的認可和好評。特邀前來參觀的國際知名專家勞耐爾教授發出這樣的感慨:在德國不能實現的,在廣州市輕工技校實現了。在一些前來參觀的職業院校隊伍中,有單位領導參觀后,馬上就組織自己學院的管理隊伍前來取經,交流學習。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模式,它有效地建立了企業與學校緊密合作的橋梁。學生在學校通過進行企業訂單生產,也切身體驗了企業的管理和生產氛圍,這些對提高學生的質量意識和行業認同感都很有幫助。為了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校企合作教學中來,同時,遵循“資金最省、場地高效”的原則,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找準定位 “廣機校企合作”模式適合于畢業生的崗前培訓,其主要理由是,它不會打亂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把實訓放在畢業生離校的崗前教育階段,可以確保學生系統地學習到專業知識,系部也不需要對專業教學進度做過多調整。
合理地建立專業銜接 為了保證高職學生能在第三年第一學期順利進行實訓教學,一方面,要保證學生學好必要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確保學生具有一定的機床操作經驗和技能,為學生的校企合作實訓打下扎實的基礎,學生學習進度安排可按表1進行。在正常教學的第二學年,就可以開展實訓班的選拔工作。在考證教學過程中,可以用5周左右的時間,按照實訓教學的模式,對學生實施分組教學,對在分組教學中表現良好以上的學生進行初錄,在征求學生本人意愿的基礎上,編入第三學年校內專業實訓名單,這樣既可完成校企合作實訓教學人員的初次選拔,也可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分組教學過程中,原材料由企業提供,對分組教學的合格產品,由企業負責購買,對企業支付的產品工資費用可以用來獎勵表現優秀的學生;對于實習之中加工的不合格產品,原材料費用可以由學校承擔,當作學生正常練習支出。

表1 教學進度表
合理控制人數 為了讓學校盡量減少財力供應,而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實訓學習,設定合理的人數非常重要。筆者認為:只要讓參與的人數達到年級專業總人數的20%(約200人)即可,具體配備見表2。如果采用倒班制(機床不停,人員輪換,1天2班),那么,實際參與的人數在設備、場地不變的情況下可以凈增一倍,達到400人左右。
適時引進箱體加工零件,擴大加工范圍 針對目前加工型面比較簡單,學生實訓技能獲得和提高有限的現實,建議適時引進箱體加工零件,擴大學生加工范圍,讓學生得到更多技能的練習與培訓,開闊視野。

表2 實訓教學資源配備表
在工序崗位制定標準工序卡片,規范現場管理 在每道加工工序崗位配備工序卡片,明確加工內容、檢測范圍及檢測標準,使加工現場更加規范。
現場毛坯和零件的管理可以用電腦管理 對現場毛坯和零件可以進行標號管理,統一輸入電腦,建立數據庫,實現嚴格規范的庫房管理。
按照廣州機床廠給定的月度生產計劃制定學習任務 根據企業給定的生產任務,制定相對應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要求所有學員能根據任務制定出要完成任務的工作程序、工作步驟、需要的工作條件,并且用圖表繪制出來,做到任務和目標清晰、明確。
制定完成課題的計劃 這一內容主要包括制定加工工藝過程卡,編寫自己當前所要完成的工序卡片,詳盡填寫所需要的材料、加工的刀具、量具、夾具以及檢測的標準和要求。
實施 在實施階段,既包括學員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當前工序所要完成的加工任務,又包括在加工工序崗位輪換過程時面對新的加工崗位對應完成的崗位內容。
實際中的測量與監控 實施中的測量包括加工工序的測量,也有產品抽檢的測量,對于測量中發現的問題要有詳細記錄,以用于原因分析。對于整個教學與生產,需要由輔導教師來監控,以保證教學秩序順利進行和生產任務的完成。
評價 對于學員的評價,既要有生產產品質量的評價,也要有學習創新的評價,對于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評價,工作態度的評價;既要有日評價,也要有周評價和月評價;既要有自我評價,也要有相互評價以及教師、專家(現場工程師)評價,最后以綜合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對學員的實習進行綜合評價,并以此作為學生的實習成績。
在“廣機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不斷運行中,通過工作系統化課程的教學配套建設與專業教學改革,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此同時,把實訓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反饋到課堂理論教學中,通過專業教學進度的合理調整,使實訓教學安排得更加合理、高效。“廣機校企合作”模式將變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對職業教育改革發揮更大的示范作用。
[1]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張映故.在實踐教學中促成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J].職教論壇,2009,(26).
[3]楊明.論職業核心能力及其培養策略[J].教育與職業,2007,(24).
[4]黃斌.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高職課程模式的理性選擇[J].中國成人教育,2008,(23).
[5]肖化移.審視高等職業教育的質量與標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88-189.
[6]張同花,張金芳.淺談職業學校教學模式[J].職業,2008,(1).
[7]徐樂蔚,倪焱.真實情境教學模式的改革探究[J].杭州科技,2009,(3).
[8]程喜樂,李東.中職教學新嘗試:體驗式學習[J].新鄉教育學院學報,2009,(4).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
G718
A
1672-5727(2012)01-0155-02
鄧志遠(1974—),男,湖南衡陽人,廣州市輕工高級技師學院講師,機械工程師,主要從事數控加工、機床維修和模具制造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