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斌,李曉瑩,王志剛,劉 海,杜 杰,李昌梅
(水城礦業(yè)集團總醫(yī)院腫瘤科,貴州 六盤水 553000)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女性惡性腫瘤死因中位于第2位[1]。局部晚期宮頸癌(locally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廣義的指Ⅰb2~Ⅳa期的患者,狹義的指局部腫瘤直徑>4 cm的Ⅱa期以下的早期宮頸癌[2]。近年來,術前新輔助化療(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療效已得到認可,作者觀察托泊替康聯(lián)合順鉑和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2種方案在術前局部晚期宮頸癌NACT中的療效和毒副反應,以期找到高效、低毒的NACT方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5例局部晚期宮頸癌患者,符合以下條件:1)病理檢查證實為宮頸癌;2)經婦科檢查及陰道B超、盆腔MRI增強掃描等檢查,臨床分期為Ⅱb~Ⅲa期,或Ⅰb期但腫瘤直徑>4 cm,符合FIGO(2003)分期,無遠處轉移者;3)初治患者;4)KPS評分≥70分,年齡<70歲;5)所有患者化療前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基本正常,血常規(guī)正常。55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29例,年齡26~67歲,中位年齡45歲;其中鱗癌 27例,腺癌2例;Ⅰb期但腫瘤直徑>4 cm 3例,Ⅱb期18例,Ⅲa期8例;對照組26例,年齡27~69歲,中位年齡47歲;其中鱗癌25例,腺癌1例;Ⅰb期但腫瘤直徑>4 cm 2例,Ⅱb期16例,Ⅲa期8例;無高血壓、糖尿病及藥物過敏史者。2組患者的年齡、分期、病理類型及構成比例等相似,具有可比性。化療2周期后評價療效。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托泊替康0.75 mg·m-2,靜滴,d1~3;順鉑75 mg·m-2,靜滴,d1,21 d 重復,共2 周期。對照組:紫杉醇135 mg·m-2,靜滴,d1;順鉑 75 mg·m-2,靜滴,d1,21 d 重復,共 2 周期。
1.3 療效評價 按照WHO實體瘤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以CR+PR計算有效率。
1.4 毒副反應 按WHO的化療毒副反應評價標準,分為0~Ⅳ度。
1.5 隨訪 治療結束后定期隨訪。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2.1 近期療效 治療組 CR 4例,PR 20例,SD 3例,PD 2例,有效率85.71%;對照組CR 5例,PR 18例,SD 2例,PD 1例,有效率88.46%,2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手術情況 化療2周期后復查陰道B超、盆腔MRI增強掃描,經療效評定治療組有24例、對照組23例可手術;手術率與有效率一致。
2.3 術后情況 2組術后均給予腔外放療,5例SD患者不能手術,給予腔內、腔外同時放療。隨訪47例術后患者及5例SD患者,至統(tǒng)計時均存活,2組各有2例復發(fā)。因考慮復發(fā)因素較復雜,可能與分期、病理類型、化療方式、手術方式、放療方式及劑量等均有關,故未予比較。治療組1例PD者為Ⅲa期腺癌患者,對照組1例PD者為Ⅲa期鱗癌患者,均改用其他治療手段。隨訪率為94.55%,隨訪7~36個月,平均22個月。
2.4 毒副反應 主要為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周圍神經系統(tǒng)反應等。見表2。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近期療效比較 例

表2 治療組與對照組毒副反應比較 例
NACT是局部晚期宮頸癌綜合治療中的一種有效的選擇[3]。NACT 的適應證[4]:1)Ⅰb2期宮頸癌,腫瘤直徑>4 cm;2)Ⅰb2期及Ⅱa期宮頸癌,伴有預后不良因素者(如腺鱗癌、低分化等);3)局部晚期宮頸癌。局部晚期宮頸癌往往采用NACT以縮小病灶:1)利于手術切除,并減少術后的并發(fā)癥;2)術前防止遠處轉移;3)使手術時腫瘤細胞的活性降低,不易播散入血,并利于術后放療;4)避免術后潛伏病灶加速生長;5)避免術后體內殘存病灶轉移;6)減少復發(fā)等。目前宮頸癌NACT的藥物有很多種,臨床上以順鉑為基礎的聯(lián)合化療方案較常用,但目前仍無統(tǒng)一的最佳方案[5],F(xiàn)IGO 2003年推薦的 NACT方案為 VBP方案[6]。托泊替康是半合成喜樹堿衍生物,是一種具有抑制拓撲異構酶Ⅰ,通過誘導DNA單鏈可逆性斷裂,使DNA螺旋松解及雙鏈DNA損傷,主要作用于細胞周期S期的特異性抗癌藥。紫杉醇聯(lián)合順鉑方案治療局部晚期宮頸癌的有效率是75% ~90%[7-8]。紫杉醇可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治療前需用地塞米松預處理,致其使用受限,如有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的患者須慎用或不能選用。本文治療組與對照組有效率分別為85.71%、88.4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骨髓抑制、胃腸道反應、周圍神經系統(tǒng)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毒副反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托泊替康聯(lián)合順鉑方案無須防過敏預處理,無明顯脫發(fā),無需顧及高血壓及糖尿病等基礎病,更適于臨床推廣。
[1]顧美皎,馬丁.婦科腫瘤診治臨床經驗薈萃[M].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06:33-34.
[2]Zhang WH.Advanced of chemotherapy in cervical carrinoma[J].J Prac Oacot,2003,18(3):172 -175.
[3]Benedetti Panici P,Bellati F,Pastore M,et al.An update i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ervical cancer[J].Gynecol Oncol,2007,107(1 Suppl 1):S20- S22.
[4]任亞娟,糜若然.宮頸癌新輔助化療臨床應用及預后影響因素[J].國外醫(yī)學:婦產科分冊,2007,34(6):415 -418.
[5]王芙霞,葉元.宮頸癌新輔助化療的臨床評價[J].醫(yī)學綜述,2011,17(14):2117 -2120.
[6]沈鏗,郎景和.婦科腫瘤臨床決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287.
[7]任江虹.PT與BIP新輔助化療方案對局部晚期宮頸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4):61 -62.
[8]趙營,黃守松,杜佩妍.順鉑聯(lián)合紫杉醇方案在局部晚期宮頸鱗癌新輔助化療中的應用[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8(11):2072-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