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素萍,史曙霞,楊保衛
(濟源市腫瘤醫院放療科,河南 濟源 454650)
胰腺癌為消化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隱匿,確診時多數患者已為疾病的晚期。其中50%~60%患者為局部晚期胰腺癌,無法手術只能采用同步放化療或化療進行治療。中位生存期一般 <1 a[1]。作者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三維適形放療(3-DCRT)聯合吉西他濱同步化療治療3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效果較滿意。現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組38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齡37~72歲,中位年齡55歲。病灶部位:胰頭18例,胰體12例,胰尾8例。其中以上腹脹痛為首發28例;上腹不適、納差、乏力5例;全身黃疸3例;瘙癢2例。38例中有16例經CT穿刺病理細胞學證實,余22例經CT/PET-CT或MRI診斷,并經證實無遠處轉移。腫瘤體積 3.02 ~9.61 cm3,平均 4.61 cm3。血常規、心、肝、腎功能基本正常。
1.2 治療方法 38例患者均經CT或MRI增強掃描定位。定位前2 h口服水加20%碘海醇500 mL,定位前口服200~300 mL。患者均取雙手頭部抱肘仰臥位,負壓真空成型墊固定。立體定位框架下于體表標明標記點,層距3~5 mm,圖像資料傳入三維治療計劃系統。以PTV幾何中心為射野等中心,通過系統設計確定4~7個共面或非共面適形照射野。90%等劑量曲線包括PTV。處方劑量每次2~3 Gy,每周5次,總劑量50~56 Gy,20~25次。周圍重要臟器受照射量不超過其耐受量,脊髓劑量≤40 Gy,50%肝臟體積劑量≤30 Gy,30%雙腎體積劑量≤20 Gy。同時,開始放療之日起,38例患者均同步應用吉西他濱1000 mg·m-2,靜脈滴注,d1,8,15,28 d 重復。完成 2 周期后進行療效評價。
1.3 評價標準 客觀療效按WHO標準評價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以CR+PR計算有效率,以CR+PR+SD計算總局部控制率。毒副反應按照WHO抗癌藥物急性和亞急性毒副反應標準及RTOG和EORTC聯合評定標準評價。
1.4 隨訪 所有患者均自確診為胰腺癌開始治療時開始隨訪。隨訪方式包括電話和信訪。
2.1 客觀療效 38例患者均可評價療效,其中CR 6例(15.79%);PR 23 例(60.53%),SD 4 例(10.53%),PD 5 例(13.16%),總有效率 76.32%,局部控制控率86.85%。
2.2 癥狀改善情況 治療前2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治療結束疼痛完全緩解10例(35.71%),疼痛明顯減輕13例(46.43%)。38例中體力狀況改善23例(60.53%)。治療前3例黃疸患者,治療后2例(66.67%)明顯消退。治療前2例瘙癢患者治療后均明顯減輕。
2.3 生存狀況 1例1 a后失訪,余37例均隨訪2 a,失訪者按死亡計算。6、12、24個月生存率分別為85.21%、65.12%、14.03%,中位生存期為11 個月。
2.4 毒副反應 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和血液學毒性。胃腸道反應主要為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血液學毒性以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為主。其他毒副反應發生率低,且均為輕度。見表1。

表1 同步化放治療晚期胰腺癌的毒副反應 例
胰腺癌手術切除率較低,放化療逐漸成為提高無法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的首選治療手段。放化療聯合治療的1、2 a生存率高于單獨化療[2]。
對于局部晚期不能手術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臨床上進行了新化療藥物吉西他濱、希羅達、泰素等與放療聯合的探討。吉西他濱為核苷同系物,新型胞嘧啶核苷衍生物,屬細胞周期特異性抗腫瘤藥,主要殺傷S期細胞,同時也阻斷細胞增殖由G1向S期的過渡。吉西他濱單藥作為目前晚期胰腺癌的治療藥物,其臨床受益率約23% ~40%,客觀緩解率5.4% ~16.6%,中位生存期約3.9 ~6.3 個月[3]。同步放化療中,吉西他濱可起到一定的放療增敏作用,同時還能增加臨床受益率。
胰腺位于上腹部,周圍緊鄰許多重要臟器,采用常規放療,無法提高腫瘤放射劑量。3-DCRT由于采用CT精確定位,立體定向等中心多面照射,能夠在靶區獲得高劑量照射的同時減少靶區外正常組織受照射劑量,減少并發癥,具有常規放療不可比擬的優勢。于龍珍[4]報道3-DCRT治療胰腺癌有效率為25%,局部控制率為82.1%。臨床癥狀改善明顯,毒副反應小。1、2、3 a生存率為67.8%、39.3%、10.7%。
3-DCRT的優勢再加上吉西他濱的放療增敏及殺傷腫瘤細胞作用,放化療聯合可獲得更好的療效。本文結果表明,3-DCRT聯合吉西他濱同步放化療治療晚期胰腺癌,可明顯提高腫瘤局部控制率。作者認為對一般情況好,腫瘤體積小的可加大總劑量,以提高局部控制率;而一般情況差,腫瘤體積較大者,則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的,可給予姑息劑量。
[1]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等.腫瘤放療治療學[M].4版.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837-841.
[2]劉麗威,任剛,閆偉偉,等.178例胰腺癌的臨床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0,15(1):60 -63.
[3]顧艷宏,來永前,黃普文,等.吉西他濱聯合厄洛替尼治療晚期胰腺癌的觀察[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6,11(7):515 -517.
[4]于龍珍.三維適形放療治療局部晚期胰腺癌療效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1,24(2):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