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軍榮,米月琴
(1.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西安 710071;2.艾默生科技資源西安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建設已深入到各行各業,也給管理工作帶來了重大變革和全面發展。管理信息系統正是在計算機向管理領域的滲透中產生和不斷發展的。構建一個高效便利的管理信息系統平臺,已經成為當今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一個體現。目前各大院校教師信息方面的系統有很多,但多數是從管理員的角度設計的,并不方便教師使用。
而學校每年組織的職稱評審、導師遴選、申報各類科研項目、教改項目、成果獎、成果鑒定等,都需要教師本人花費大量時間準備成果支撐材料并提交復印件,同時需要管理人員花費大量精力審核材料,特別是交叉學科、跨專業和跨學院的信息,一般都采取教師個人報送并提交證明材料、學院初審和學校復審等三級管理模式,給教師本人及管理人員增添了很多工作量。
本系統從方便教師和管理員操作出發,旨在切實減少教師及管理人員相關工作量,提高管理效率,并改善當前大多采用EXCEL、WORD等簡單信息管理模式造成的數據不規范、工作量大等缺陷。
本系統為方便教師使用,采用B/S型(Browser/Server,瀏覽器和服務器結構)網站作為登錄前臺,而不采用C/S 型(Client/Server客戶機和服務器結構,需特定軟件支持)。網站設計包括教師人事基礎信息管理模塊、成果信息管理模塊、信息統計模塊和系統設置維護模塊,每個模塊都具備增、刪、查、改和批量導入導出功能(如圖1所示),每條信息在后臺都對應有詳細字段,如“基礎信息”包括教師工資號、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參加工作時間、郵箱、電話、身份證號、專業、學科方向、在崗情況、碩/博導、特殊/關鍵崗位、職稱變動、學歷變動、黨團關系和工資檔次等,“項目信息”包括項目類型、名稱、來源、編號、立項時間、周期、完成時間、計劃經費、第i年到款、負責人、參與教師、參與學生、摘要、備注和相關論文等。

圖1 系統結構模塊
數據庫選擇SQL Server 2005,使用ASP(Active Server Page,動態服務器頁面,不需要其他環境支持)作為調用語言,采用計算機安全領域廣泛使用的MD5加密算法(Message Digest AlgorithmmD5,消息摘要算法第五版,用以提供消息的完整性保護,廣泛用于操作系統的登陸認證上)。
1.3.1 數據庫精簡設計
由于信息量巨大,所以如何把數據庫設計的精簡、縮短前臺網站用戶等待的時間是關鍵問題。有的系統雖然功能強大,但是運行太慢,用戶等待時間太長,以致不愿再次使用,得不到推廣。
本系統采用教師工資號作為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的關聯字段,雖然工資號和身份證號都是員工的唯一標識,但工資號比身份證號數據短、占位少、易操作和識別。后臺數據表的設計也通過工資號(ID)作為關聯主鍵(如圖2所示),使得人事信息和成果信息雖然在一個平臺上但是獨立的數據源,可以形成兩個獨立運行的系統,但通過視圖方式又可以相互調用數據。

圖2 表間關系截圖

圖3 人事信息與成果信息調用
在提高運行速度方面,首先給數據庫“瘦身”,每個數據表要精簡,除id外不存儲其他重復的信息。其次根據需求分析,系統中使用最多的是查詢功能,比如用戶查看一個科研項目信息時可能不只是需要名稱、經費等項目本身信息,可能還需要顯示負責人職稱、學歷、所在學科等信息。查詢時采用數據視圖方式,根據需要的信息調用各數據表的相應字段。視圖具有簡單性和安全性,可以將視圖看成是一個移動的窗口,通過它可以看到感興趣的數據,可以從一個或多個實際表中獲得。通過視圖用戶只能查詢和修改他們所能見到的數據,數據庫中的其它數據則既看不見也取不到,數據庫授權命令可以使每個用戶對數據庫的檢索限制到特定的數據庫對象上,實現管理人員對用戶權限的設置管理。
1.3.2 一個平臺兩個系統
在“ASP+SQL”的技術平臺上實現成果信息管理和人事信息管理兩個系統,實現人事信息管理、成果信息管理、信息統計、報表打印和數據導入導出等多重功能,實現功能最大化,同時保持界面友好,適合每個教師操作,簡單易行。比如用戶在查詢教師人事信息的同時也可看到該教師發了多少文章、承擔多少項目、獲了多少獎等成果信息;查看一個成果信息時也可以看到負責人的職稱、學科等信息(如圖3所示)。同時實現自定義交叉統計,如“2011年度”+“副教授”發表“EI”論文多少篇,近五年來XX學科到款經費多少萬元等。
1.3.3 特色功能
本教師成果信息管理系統除了一般管理系統通用功能外,還根據教師實際需要增加了特色功能,如:成果信息支撐材料的上傳、下載。教師有新的成果,可以自己申請更新并提交支撐材料電子版(如論文信息的期刊封面、目錄、文章全文、獲獎證書掃描件等),管理人員審核或修改后,網站永久保存,之后如有需要該成果信息的地方直接可以從網上下載打印,從而避免讓教師再去找、復印等,讓本系統真正做到減輕教師的工作量,而不只是一個成果信息列表的存放處。
另外系統還增加信息“是否審核”、“審核人”標記,教師每年申報職稱、導師材料時都需要有審核人簽字認可,如果一個信息往年審核過了,那么教學或科研助理員就不用再去核對支撐材料了,提高了管理人員的審核效率,縮短教師等待審核時間。
隨著師資隊伍規模的擴大,教師科研教學能力在不斷提升,教師成果信息量也越來也多。本系統的實現,可以大量縮減教師在準備各類材料上投入的精力,如每個成果只需填報一次,以后需要時直接調用,不用每次讓教師去查找很多年前的成果并提交復印件等。而且教師本人可以隨時維護更新自己的信息,保證了信息的及時性。
[1] 鄭曉生.科技成果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吉林: 吉林大學, 2007.
[2] 曹風華.基于B/S的科研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現代計算機, 2010(4): 198-200.
[3] 胡亞平, 杜娟.高校教師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J].計算機與現代化, 2009(11): 204-206.
[4] 許申.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分析與設計[D].上海: 上海師范大學, 2007.
[5] 祝延.高校組織人事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2009, 19(5): 202-205
[6] 巫莉莉, 張波, 李濤.高校科研管理系統智能分析模塊的分析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10, 31(11): 2641-2644.
[7] 夏開建, 周錦程, 景衛民.基于WEB高校科研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0, 6(21): 5700-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