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遼東學院韓朝經濟與文化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1)
進出口業務模擬是貿易類專業教學的重要實踐性環節,是一門應用性與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而“一考定終身”的傳統考核方式無法全面真實地檢驗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目前,國內各高校大多使用simtrade等貿易模擬操作軟件進行實踐性教學和考核,其存在很大缺陷,如無法考核函電內容、報價核算較為混亂、單證形式固定單一、部分學生完全按照軟件中的示例抄襲等現象嚴重。
報價核算是貿易前期的一個重要環節,包括出口報價核算、出口還價核算和進口價格核算。由于涉及的核算內容頗多、背景信息復雜、計算麻煩,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因此,在進行兩課時的講解和練習后隨堂進行該內容的考核,既可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以彌補不足,又可督促學生抓緊練習以避免隨意應對的現象發生。此模塊重點考核學生進行價格核算的實踐能力,分值占總成績的10%。
利用往來函電進行磋商是貿易前期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包括建立業務關系、詢盤、發盤、還盤、成交等環節。由于全部函電要求英文書信,并需符合商業談判的要求和語氣,對學生來說存在很大難度,有的學生在上機模擬操作時,往往使用錯誤語句或隨意用語,從而造成上機模擬操作時系統無法識別,因此此部分內容需單獨考核。此模塊重點考核學生貿易磋商和英文函電撰寫的實踐能力,分值占總成績的10%。
此部分是本門課程考核的核心內容,以學生自己上機操作為主,教師輔導為輔,占總成績的40%。為提高考核效果,將其再細分為三個部分:
1.上機操作(30%)。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上機操作完成多套進出口任務,機器自動評分。
2.提交作業(5%)。部分內容機器評分時存在有缺陷,僅注重數量,忽視質量,需要以書面作業形式加以彌補。主要包括模擬操作中涉及的公司注冊信息、往來函電、核算過程三個部分。
3.實驗總結(5%)。包括實驗操作過程、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實驗收獲和不足。通過實驗總結,使學生把在每類業務、每種角色中的得失、感悟加以總結,以便在今后的學習中有針對性地加以提高。
以閉卷考試形式進行,內容基本涉及整個進出口業務。此部分一方面是對平時上機考核部分缺陷的彌補,另一方面是結合單證員、外貿業務員等職業資格考試的內容進行考核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此模塊考核重點是考查學生對全套業務主要環節、主要知識點的綜合性運用能力,以及與職業資格相適應的能力,分值占總成績的40%,見表1。
課程考核采用了多種考核方式的結合,包括隨堂測驗、上機實踐模擬、課后作業、實驗總結、期末綜合考試幾種不同形式,分別在期初、期中、期末以及全程進行考核,各個考核模塊做到了各有側重、彼此交叉、互相彌補,而且各個模塊考核內容的測評標準也做到了細化、量化,最終在實踐性考核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考核的科學性、全面性、綜合性,實現了考核形式多樣化和考核時間全程化的目標。

表1 《進出口業務模擬》課程考核形式及內容
以往課程考核方式往往不重視過程考核,而且僅通過平時上機操作來加強過程考核,存在無法考核函電內容、報價核算較為混亂、單證形式固定單一、抄襲現象嚴重等弊端。本考核方式改革針對上述弊端進行設計,從而很好地改善、杜絕了上述問題。
以往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時,存在不重視平時學習、上機操作抄襲對付、找人代做等現象。本次課程考試改革從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平時考核過程控制等多方面加以完善,使過程考核和期末考核有機結合,將學生的注意力和興奮點真正吸引到教學過程中來,使得學生通過對整個教學過程的認真對待切實提高進出口業務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