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娜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1)
1997—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服務出口平均增長率為26.9%,進口平均增長率為22.94%,2010年服務業出口總額達1712億美元,進口總額達1933億美元。然而在服務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分析各服務行業的貿易競爭力狀況,從而把握當前我國服務貿易的產業結構,對各服務行業貿易競爭優勢和劣勢加以分析,有利于客觀地認識當前我國各服務行業的貿易競爭力狀況。
服務出口額、進口額是最基本、最直觀反映各行業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的指標。進口額反映了進口國消費者對國外服務產品的消費需求能力,出口額可以反映服務產品對外的供給能力及服務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顯然服務出口額越高,證明國際市場對該國服務產品需求越多,該國的服務競爭力越強。同時競爭力強弱是個相對概念,利用比重數據能反映各服務行業的貿易競爭力地位。
我國主要的服務出口集中在旅游、運輸、咨詢、建筑、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以及其他商業服務等行業。2010年旅游服務出口總額為458億美元,占服務出口總額的26.8%;其他商業服務出口額為356億美元,占當年服務出口總額的20.8%;運輸服務為106.3億美元,占比為20%;咨詢服務為228億美元,占比為13.32%;建筑服務為145億美元,占比為8.47%;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為93億美元,占比為5.43%。上述六個部門的出口額合計占服務出口總額的94.77%,是我國的主要服務出口部門。但從歷年數據看,每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又有所不同。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出口雖然絕對值在增加,但是占比不斷下降,從1997年的49.12%和31.24%降到2010年的26.8%和14.9%;運輸行業、建筑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占比緩慢遞增,分別從1997年的12.08%、2.4%、0.34%提高到2010年的19.4%、6.7%、5.24%;咨詢行業增長迅速,占比從1997年的1.41%上升到2010年的15.03%,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因此從出口數據看,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的地位正不斷削弱,而運輸行業、建筑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穩步增長,咨詢服務業快速成長。
我國服務進口部門有:運輸、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咨詢、保險、專有權利和特許費。2010年運輸服務進口總額為633億美元,占服務進口總額的32.7%;旅游服務為549億美元,占比為28.4%;其他商業服務為172億美元,占比為 8.9%;咨詢服務為 151億美元,占比為7.8%;保險服務為158億美元,占比為8.2%;專有權利和特許費為130億美元,占比為6.7%,以上部門占到我國2010年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92.7%。1997—2010年這六個部門進口額逐年上升,但是進口占比卻不盡相同。其中,咨詢、保險、專有權利和特許費三個部門的占比分別從1997年的1.54%、3.45%和1.79%上升到2010年的7.8%、8.2%和6.73%,增長迅速。運輸服務則占比穩定,1997年占比為33.81%,2010年占比為32.7%。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的進口緩慢下降,占比分別從1997年的33.54%和17.33%下降到2010年的28.4%和8.9%,傳統服務業的進口需求逐步減弱。
差額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大進大出,差額平衡”,表明該行業內需、外需都很強勁;二是“小進大出,顯示為順差”,說明該服務行業不僅供給本國市場,占有自身內部市場且大量出口,搶占國外市場;三是“大進小出,顯示為逆差”,說明行業服務貿易競爭力劣勢明顯。從我國服務貿易所產生的貿易差額的大小看,主要產生差額的有七個部門。其中產生貿易順差的有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咨詢和建筑四個部門。旅游服務和其他商業服務從1997到2010年主要呈現為順差且順差逐步上升狀態。2010年旅游服務順差額為46.9億美元,占順差總額的10.9%。其他商業服務2010年順差額為184億美元,占43.1%。咨詢服務和建筑服務則逐漸由逆差轉為順差,2010年咨詢服務順差為77億美元,占18.0%,2010年建筑服務順差為94億美元,占22%。產生我國主要逆差的服務部門為:運輸、保險、專有權利和特許費,1997—2010年一直呈現逆差狀態,運輸服務逆差保持平穩,其中2010年,運輸服務逆差為290億美元,是當年服務貿易逆差總額的44.8%。保險服務、專有權利和特許費部門逆差從1997年到2010年迅速上升,2010年保險服務逆差為140億美元,占當年逆差總額21.6%。專有權利和特許費逆差部門為122億美元,占18.8%。
從上面的差額數據可以看到,我國的主要優勢服務行業為旅游、其他商業服務、咨詢和建筑,其中旅游和其他商業服務是我國傳統優勢服務行業,而咨詢和建筑行業是新興優勢服務行業,具有一定的發展潛力。相對處于劣勢的行業為運輸、保險、專有權利和特許費,運輸行業是我國的傳統劣勢行業,保險服務、專有權利和特許費部門的劣勢近年來逐步形成且不斷擴大。
TC指數即競爭優勢指數,也稱貿易專業化指數(Trade Special Coefficient)。公式為:

其中i表示國家,j表示某種商品,N代表TC指數,X為出口,M為進口。
TC指數值接近0時,說明比較優勢接近平均水平;大于0說明比較優勢較大,越接近1,競爭力越強;反之小于0,競爭力弱,越接近-1,競爭力越小。從TC指數看,我國各服務行業的競爭優勢不大,劣勢較大。存在微弱優勢的部門主要有:旅游、通訊、商業服務;其次是計算機、咨詢和建筑。其他均為劣勢部門。其中劣勢比較大的有:保險和專有技術;其次是建筑電影;金融、政府和咨詢服務。
通過對1997—2010年我國服務貿易各行業TC指數的分析可知,競爭力接近平均水平的服務行業有旅游業、廣告宣傳業和通訊行業,TC指數都在-0.1~0.2之間,以正數為主。旅游行業TC指數13年中最低為2010年的-0.09,最高為2006年的0.16,平均值為0.09。廣告宣傳TC指數最低出現在1998年,為-0.11,最高出現在2005年,為0.2,平均為0.068。通訊行業由于貿易額很小,進出口的小幅波動會帶來TC指數顯著的變化,所以出現了1998—2000年三年的異常值(1998年為0.6,1999年為0.51,2000年為0.7,顯現為很大的優勢),其余年份的TC值都在-0.1~0.2之間,以正數為主,與前面兩個行業類似。其次,TC指數平均值平穩在-0.1~0.2之間,但在長期的變化中又表現為明顯的上升趨勢。主要包括:其他商業服務、建筑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和咨詢四個行業部門。它們TC指數的平均值分別是0.17、0.06、0.09和-0.11。其他商業服務行業從1997年的0.19增長到2010年的0.35,建筑服務業TC指數最低為1997年的-0.34,最高為2010年的0.48;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 TC指數最低為1997年的 -0.47,最高為2010年的0.51;咨詢行業最低為2002年的-0.34,最高為2010年的0.2,這四個行業呈明顯的增長趨勢。我國劣勢最明顯的服務行業為保險服務和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這兩個行業TC指數值常年為負值,且接近-1,表現為明顯的劣勢。其中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部門TC指數最低為2005年的-0.94,平均TC指數值分別為-0.82和-0.89,這兩個行業是我國劣勢最明顯的行業。我國輕微劣勢的服務行業有運輸、金融服務、電影音像、政府服務,TC指數平均值分別為:-0.37、-0.25、-0.31和-0.18。這四個行業雖然表現為輕微的負值,呈一定的劣勢,但是增長和優化的趨勢非常明顯。例如運輸行業:1998年TC值為-0.57,而到了2010年為-0.3。金融服務行業1997年為-0.84,2010年為-0.04;電影行業1997年為 -0.6,2010年為 -0.4;政府服務部門1997年為-0.58,2010年為-0.1。因此,這四個行業雖然顯現為負值,存在一定劣勢,但是增長趨勢明顯。
通過對出口額、進口額占比、差額和TC指數的分析,得出結論如表1:

表1 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競爭力比較
從數據分析結果來看,我國服務貿易行業的競爭力可以分為以下四類情況:第一,進出口額大,且出口上升速度快,表現為順差且不斷擴大,TC指數為正且逐年上升,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非常明顯的行業。我國咨詢服務行業的貿易競爭優勢最為明顯,表現為大進大出,順差明顯,TC指數較高,且上升趨勢明顯。這是服務貿易13個行業中市場競爭潛力和實力最強的行業。第二,進出口額較大,表現為順差,進出口額占比較大但比較平穩,有的在逐年緩慢下降,TC指數為正且不斷上升,表現此特征的是我國傳統優勢的服務行業,包括建筑、其他商業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部門。第三,TC指數接近于0,且比較平穩,沒有上升或者下降趨勢的,優劣勢均不明顯的行業。這些行業主要有旅游、廣告宣傳業和通訊行業。其中,旅游業進出口額占比逐年下降,在全國服務貿易中的地位日益下滑,但仍表現為順差。廣告和通訊行業則占全國服務貿易比重很小,TC指數也較為平穩,未明顯顯現出較強的優勢或者劣勢。第四,TC指數接近-1,逆差明顯,表現出明顯的劣勢。這些行業主要是保險服務、專有權利和特許費和運輸三個部門。其中保險服務、專有權利和特許費兩個部門進口額占比逐年上升,逆差也逐年上升,TC指數不斷下降,表現為日益明顯的劣勢。金融服務、電影音像、政府服務三個部門的TC指數負值和劣勢明顯,但占我國服務貿易總量比重很小,因此對我國整體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不大。
[1]陳秀蓮.中國與東盟國家運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比較和提升的對策建議[J].國際貿易問題,2011(1).
[2]葛麗芳.上海旅游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財貿研究,2011(1).
[3]黃毅.中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D].安徽大學,2005.
[4]聶聆.“金磚四國”生產性服務貿易結構與競爭力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3).
[5]宋麗娜.外商直接投資對我國國際服務貿易發展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OLS估計線性回歸模型的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0(5).
[6]周麗,黃原.中國與東盟五國產業內貿易實證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10(3).
[7]王紹媛.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基于進出口數據的指標分析[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1).
[8]王桂蘭.基于國際比較的我國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J].北方經貿,2010(9).
[9]肖德.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評價及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國際商務,2010(6).
[10]張俊暉.我國運輸服務貿易競爭力提升及對策探析——基于相關年份運輸服務貿易數據的研究[J].中國商貿,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