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苑二剛
寶雞農民喝上“甜水”
□ 本刊記者 苑二剛
30多年來一直吃自家咸井水的張建成終于吃到甘甜可口的山泉水。
2009年8月,位于陜西省寶雞北部山區的千陽縣開始了農村集中安全飲水工程,利用水溝村山上的天然優質泉水建起了水溝集中供水站,為周圍幾個村子的村民提供優質安全的飲用水。集中供水的管道通到了水溝村村民張建成的家門口。
“自家井里的水太渾濁了,必須燒開了才能喝,每次燒水后,壺底都會留下水垢,自來水管的水就好多了,因為經過處理的,生水也可以喝,很甜。”體會到集中供水好處的張建成說。
靠著“聯村連片集中供水”的方式,寶雞近幾年下大力氣解決農村的安全飲水問題,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近80%,這對于大部分地區地處山區的寶雞來說,實屬不易。同時,寶雞還創造性地運用投保方式解決了供水工程的日常維修費用問題,開創了農村集中安全供水的寶雞模式。
5月9日,當記者進來時,36歲的張建成正在自家院子的浴室里洗手。
自從家里接進了自來水管后,張建成關掉了自己院子里的水井,還在水龍頭旁邊蓋起一間浴室。這樣,張建成和家人不僅喝上甘甜的山泉水,還可以不出家門就能洗上熱水澡。
集中供水工程剛啟動時,很多人擔心費用會增加,加上家家戶戶基本都有自己的水井,很多村民對修自來水管的事并不上心。經村委會人員耐心講解:修水站、建管道的費用都是國家給出,管道鋪到門口,每家只要接一條管子進來按上水龍頭就行,花不了幾個錢。供水以后,試運行期間每噸水要花一元錢,費用也沒多少。之后,村民才對此表示了支持。
然而,實行集中供水以后,水利部門要求村民把自家的水井關掉,這一措施在開始實行時遭到很多村民的反對。
體會到集中供水的好處后,大多村民最終放棄了原來想自己解決用水問題的想法,還主動關掉了家里的水井,因為“沒用了”。
素有“關中水龍頭”之稱的寶雞市,區內2/3的土地面積屬高山丘陵溝壑和黃土臺塬地區,水資源十分緊缺,由于一些村組受地域條件限制及自然災害等影響,地下水位下降或水質不達標,農村群眾飲水問題尤其突出。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需求的進一步增加和飲水安全標準的提高,目前寶雞市仍有117萬人飲水達不到國家安全飲水標準,占全市農村總人口的42%。
為此,寶雞市水利和扶貧部門在對全市農村飲水安全情況全面調查分析后,以國家支持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實施扶貧開發,建設農村安全飲水示范縣和省級整體推進縣為契機,對加快改善北部喬山地區、南部秦嶺山區、西部關山山區三大連片扶貧區域群眾的安全飲水條件作出規劃;并爭取到一批農村飲水安全示范工程、示范村和示范鎮建設項目,努力解決10個縣區2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千陽縣共有8個鄉鎮,98個行政村,人口13萬多人,大部分位于偏遠山區。千陽縣水利局早在2006年就開始解決農村的集中安全飲水問題。幾年下來,千陽縣的農村集中安全飲水工程覆蓋率已經達到85%以上。
在千陽縣水利局集中供水控制中心,記者看到,全縣5個集中供水站,都能通過視頻實現實時監控。
“每個水站的水都要經過凈化殺毒處理,保證人們飲水安全。每個水站的水質數據都能實時發到控制中心,水處理的每一個環節控制中心都能顯示控制。如果水質不達標,馬上責令負責人進行調整。”千陽縣水利局副局長尚建功說。
因為有了安全優質的集中飲用水,在農村,因為飲水不安全發生的疾病減少了,村民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幅提高。
“原來沒有通自來水的時候,要到坡下的小河去挑水,一天挑兩擔水來回近一個小時。家里要是沒有男勞力,女人一次就只能挑半桶,要跑好多次,更不要說刮風下雨的時候了。現在通上了自來水,在自家院里打開水龍頭就能用上自來水,這水喝起來就是甜呀!”寶雞市石鼓鎮甘河坡村一位60多歲的村民李大爺對記者說。
地處偏遠的甘河坡村,全村1300多人多年來一直靠村外的一口老井解決吃水問題。2011年,寶雞市的安全飲水工程不僅讓村民們喝上了干凈衛生安全的自來水,改善了群眾的生活質量,同時還使得周邊生態環境和衛生條件發生了變化。當地村民根據所處區位優勢,辦起了“農家樂”。
“現在可以在家里掙錢了,一年少說也能掙四五千元。”李大爺樂呵呵地說。目前,全村已辦起50多戶“農家樂”。
“我在西部山區調研時,親眼看到這些地方群眾飲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水,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寶雞市水利局水資源管理處處長高功強說,“每到一個地方,農民都非常熱情,對我們工作非常支持。”

陜西省寶雞市隴縣東風鎮峪頭村,村民在取水。圖/崔衛國
目前,寶雞市的農村集中安全供水工程大都為政府投資,在政策允許收取的水費中沒有維修費用開支這一項。隨著管道的老舊,維護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如何解決這項費用,保持水利管理的良好運行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5月10日,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寶雞中心支公司與寶雞市6個縣區14個供水站,簽訂了農村供水工程財產綜合保險合同。這是一項全新的保險業務,也是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一種全新嘗試。
“十一五”期間,寶雞市先后投入5億多元,建成農村供水工程1040處,基本都以政府投入為主。
高功強介紹說,該保險業務將為寶雞70%的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提供保險保障服務。參與投保的供水站,在投保范圍內出了問題,將在一周內得到賠付。保費來源按照誰使用誰交費的原則,從農戶繳納的水費中收取,由各級水站向保險公司繳納。
2011年6月6日,水溝村一處溝道里的管道發生破裂。第一時間,水溝供水站站長張華一邊對破裂管道進行維修,一邊給保險公司打了電話。保險公司趕到現場,在查驗核定損壞管道后,很快就進行了賠償。這是寶雞市水利工程管理第一個賠付案例。
高功強說,對農村供水工程實行投保,不僅可以發揮保險業的保障和經濟補償功能,還有效降低了工程建設風險,破解了長期以來困擾農村飲水工程的建管難題,促進了農村飲水這一民生工程良性運行,有利于供水事業可持續發展。
□ 編輯 崔銀娜 □ 美編 王 迪